2007年,湖南在經歷50年一遇的夏、秋、冬三季連續大旱之后,2008年又遭遇30年一遇的冰雪天氣。記者走訪了長沙市幾大蔬菜批發市場,發現老百姓一天也離不開的蔬菜,價格穩定、品種豐富、數量充足。這源自于長沙市蔬菜產業的迅速發展和市農業部門根據天氣預報做的市場分析,提前做好了應急準備。

長沙市農業局局長李增加到辦公室還沒落坐,一份長沙市每天《蔬菜成交量及價格》的報告送了過來,看著報告上豐富的蔬菜品種、充足的數量、合理的價格,李增加松了一口氣。長沙從1月13日起連降大雪,給這座擁有260萬人口的省會城市帶來很多麻煩,也考驗著政府職能部門緊急狀況下的應急能力。
豐富市場 調劑品種
李增加局長說,長沙的蔬菜供應,主要依托2個大市場。馬王堆蔬菜批發市場每天成交量450萬公斤,紅星市場60萬公斤,以及市內180多個小型農貿市場,200余家超市,20余家蔬菜配送公司,能保障大型酒店、超市、市場的及時供應。
保障供應,組織好蔬菜生產種植是根本。長沙300萬畝耕地面積中,蔬菜地50萬畝左右,加上復種指數,蔬菜生產面積80萬畝。2007年蔬菜總量突破了40.2億公斤,其中放心菜39.3億公斤,產值收入34億元,畝平均產值4200元。
蔬菜產業重在提質增效,主要是抓住龍頭企業集團進行蔬菜集約化生產。長沙蔬菜生產基地50多個,放心菜基地48個,蔬菜種植面積5000畝以上的大型種植基地有10多個。其中,寧鄉超大集團(福州的上市公司)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瀏陽天野公司3000畝有機蔬菜;隆平高科農業集團,規劃1萬畝,已建成4000畝;開福區的陳家坡朝陽基地等,著力培育無公害蔬菜品牌,“陳家渡”、“柯藍”、“綠光”等深受長沙市民信賴。通過擴大反季節栽培、設施栽培等途徑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益。在滿足長沙市的需求后,其余30-40%還可外銷。
提前預警 防患未然
2007年長沙遭遇50年一遇的夏秋冬三季連續干旱,給糧食和蔬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農業局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改種土豆、玉米、蘿卜、辣椒等,收入比去年同期還有增長;時令蔬菜的生產主要靠自然氣候條件,而長沙大棚只有5萬余畝,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積極推廣小白菜、萵筍、蘿卜等速生菜的種植,政府給予每畝補助1000元的補貼,其1.1萬畝的種植面積有利保證了長沙的蔬菜供應。
連續的冬旱之后,2008年又遭遇連續的冰雪天氣,長沙每天的蔬菜價格穩定、品種豐富,源自于農業部門根據天氣預報分析,提前做好了應急準備,在11月和12月通過冬季農業擴種了26萬畝蔬菜。當前菜園待收的有46萬畝,總產量10多億公斤。
時值湖南“兩會”召開、春節和全國“兩會”的臨近,湖南10年一遇的冰凍,李增加還是感覺有些被動。緊急情況的出現,提早采取的應急措施派上了用場。長沙市農業局早在2007年11月,對天氣預報和市場分析,提出了相應的緊急應對措施:一是及早準備,把蔬菜種植作為重點,大力發展冬季農業。目前包菜、大白菜、蘿卜、土豆等存欄充足,保證了全市人民的生活所需。同時采取預案及時外購,在岳陽、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各訂購蔬菜300萬公斤左右。二是在馬王堆蔬菜批發市場,給予菜商免除進場費的優惠,外調入的蔬菜按每公斤0.2元補貼,補貼總額達120萬元。這樣不僅使菜商有利可圖,也及時保障了人民的生活所需。
盡管非常時期,長沙缺電占1/3,道路不通,冰凍嚴重,湖南省農業廳、長沙市農業局領導還是想方設法深入基層,對種植基地或菜農進行實地防寒指導。同時,加強市場監管,嚴格農產品質量檢測,打擊趁大災之機哄抬菜價等不法行為。
即使在這樣的冰雪天氣,長沙平均每天蔬菜保有量450萬公斤,13個主要蔬菜品種,批發價均價1.5元-1.8元/公斤,上漲10%左右,整體價格平穩。
嚴重的災害給長沙農業生產帶來了不利影響,也成為長沙推行現代農業的“催化劑”。局長李增加自豪地說,長沙農業擁有百里優質稻走廊、百里茶走廊、百里花卉苗木走廊、百里水產走廊“四大品牌”叫響全國。渡過眼前的難關后,長沙的現代農業更加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