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新年伊始,一場大雪似乎注定要為本已經“處于十年來最困難階段的中國經濟”(溫家寶總理語)雪上加霜。一個明顯的特征是,一切都在漲價,膨脹成為了普通百姓最耳熟能詳的關鍵詞。
與此對應的是,在客車行業,在大家都期盼著宇通對漲價做出一個回應的時候,在北京出席“兩會”的宇通總裁湯玉祥面對這樣一種呼聲,他半開玩笑半當真地詢問行業媒體的記者們: “你們說我是漲還是不漲?”其實不用媒體回答,答案早已在老湯胸中成形。 在行業所有的人都盯著宇通反應這樣一種情形下,湯玉祥代表宇通做了一個響亮的回答:“我們不漲價?!?/p>
不漲價的背后
老湯決定不漲價,是因為老湯有一種自信。在明確宇通不漲價之前的那個月,靠近年關,宇通客車營銷總部所在的宇通大廈依舊繁忙,人來人往的嘈雜讓這座宇通客車自己蓋的辦公兼招待大樓顯得熱鬧非凡?!翱爝^年的時候,來提車的客戶太多了,吃飯去食堂都沒有位置。”宇通內部人士這樣向《汽車觀察》形容宇通營銷部門最忙時的情景。
就是這樣一種繁忙的場景,對于湯玉祥領導的宇通公司來說,早已見怪不怪。只是,在整個客車行業受到膨脹影響時,新一輪的行業整合已經不可避免。作為行業老大的宇通,其一舉一動自然受到頗多關注。
宇通上下依然顯得很平靜,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已經牢固樹立了行業地位的宇通,顯然已經將“有所為有所不為”這一策略運用得爐火純青,在整個社會此起彼伏的“漲聲”中,湯玉祥及其宇通,顯然很冷靜。
2007年,客車行業的整體走勢從數字反映,還算不錯。主要的企業都在不斷增長,但是,認真審視這些數字的背后,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是,國內客車市場在不斷萎縮。除了宇通,幾乎所有的客車生產企業在國內市場的擴張都在放緩。而支撐除宇通外所有企業看似光鮮的增長速度的要素歸結到一個詞,就是出口。出口似乎成為了整個行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一切還在不斷向著更壞的方向發展?!皣鴥瓤蛙囀袌鲈诮洑v了高速發展和擴張期之后,事實上,整個行業的利潤率在不斷下降,這是一個明擺著的事實。”國內有關研究客車行業的資深人士這樣向《汽車觀察》記者描述眼下的國內客車市場。
原因很簡單,眾所周知,就在客車行業朝著高科技、高檔次發展的同時,一直籠罩在客車市場的惡性競爭仍然存在。統計顯示,目前年總銷量不足10萬輛的客車市場,卻有140多家企業,主流的客車企業便有55家。共同的零配件采購,同樣的組裝,價格戰一直是客車市場競爭的主要特點,行業利潤在逐步走低,部分客車企業的上市年報的利潤甚至低到百分之零點幾。
與此同時,近兩年客車行業的發展不僅沒有形成行業整合,反而讓更多的人蠢蠢欲動。和宇通一樣,很多大客車企業都曾面臨被小企業抄襲模仿而帶來的困惑。已經根深蒂固的客車市場的競爭特點短時間內仍然難以消亡,客車企業的生存面臨市場和同行惡性競爭的雙重考驗。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異軍突起,成為客車企業一項長期的課題。
在國內市場高速發展的時候,行業集中度低的弊病并沒有顯示的十分明顯,但是,當膨脹來臨時,在所有的原材料都在漲聲一片的狀況下,所有的客車企業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這樣一種形勢下,漲價似乎已經不可避免。宇通的底氣
“宇通不漲價,是因為宇通有足夠的資本和實力去應對原材料漲價給我們帶來的生產成本壓力。”宇通客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文兵很肯定的對記者做了上述表示。
他解釋道:“前幾年。因為宇通的產銷狀況良好,加上宇通的品牌優勢,宇通現在手里有了相對比較雄厚的資金儲備。我們寧可自己少賺點,從而讓利于客戶?!?/p>
鑒于宇通在國內客車行業的地位,宇通選擇不漲價,也就沒有了企業敢選擇漲?!坝钔ǖ倪@個舉動,看似有些不近人情,會讓一些客車生產企業生存困難。但是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說,宇通的這種做法,卻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p>
生產成本的不斷上升,產品利潤的不斷下滑,加之宇通選擇不漲價,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也就等于宣布了客車行業新一輪整合的正式開始,一批技術落后、規模小的客車生產企業將率先出局。
有所不同的是,這輪客車行業的整合,市場因素真正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不同于乘用車市場,可能還摻雜著政府主導的痕跡??蛙囀袌鲈?008年的整合,卻是價格杠桿的運作結果。這種市場因素主導下的行業整合,也更顯科學。
這種經過市場的選擇而形成的一個相對更加科學的發展環境,顯然是湯玉祥及其宇通特別想要的。而且宇通的想法是,對于自己的競爭對手而言,也是他們想要的。
逆勢而為,宇通不漲價的舉動,可能讓行業內有的人咬牙切齒,但是對于更多的企業來說,卻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一個健康的行業發展大環境,對于任何有一定技術和實力的企業來說,都是必要的支撐。
支撐宇通不漲價的底氣,卻得益于宇通的一個未雨綢繆之舉,也顯示了湯玉祥領導下的宇通高明之處:宇通在客車行業乃至整個中國的汽車工業中率先打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供應鏈系統,宇通將客車行業中單純的產品競爭提升到了整個產業鏈的競爭這樣一個高度。
而從供應鏈嘗到甜頭的宇通,近日對供應鏈體系組織結構進行了調整,并成立了公司轉型項目管理組織,深入推進公司整體業務模式的轉型。基于此,宇通重新對供應鏈項目進行了定位。實際上,現在重新定位以后宇通已不把這個轉折項目稱為供應鏈項目了,而定義為宇通公司業務整體轉型項目。提升到這樣的高度,整個項目對于宇通發展的戰略地位也一下子彰顯出來。
另外,一個已經公開的事實是,對于自己在高端客車上的短板,宇通已經準備有所作為。至此,宇通的產品線也會更加完善。
加上雄厚的資金儲備,科學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湯玉祥領導下的宇通,在2008這樣一個非常之年,讓所有的人清晰看到了一股當年宇通成為霸主之前的王者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