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在和人初次見面時,總要興高采烈地報上名號:“Hi, I am Jack from New York.”這一點為英國人所不齒,往往會聳聳鼻子,面露猶疑和不屑。同樣,中國人初次見面,出于自謙,也很少自報家門,一般由人引見。除非草莽英雄:“燕人張飛張翼德在此,誰是賊兵主帥,還不上來受死!”聲如炸雷,豪氣盈天。如有名不見經傳之鼠輩道:“你好,我是來自紐約的杰克。”便仿佛雄赳赳的一聲:“你好,我乃村東頭鄭屠‘鎮關西’是也。”
英國人通常不屑知道你的名字,除非熟悉程度略有加深,比如你娶了他們的女兒什么的。交換名號,一般等到親切交談之后,但不會主動報料或索名,總是等對方采取主動。倘若對方不幸比你更紳士老道,按兵不動,可以說:“Goodbye, nice to meet you.”然后做如夢初醒狀:“er...oh, I didn't catch your name?”對方少不得心領神會,做受寵若驚狀,道出姓名。最后再不經意地報上自己家門:“I'm David, by the way.”這個by the way 要配上臉部輕描淡寫狀。這一番微妙交鋒,心照不宣。天真如美國人者,如何能體會?
英國人談天氣,和中國人問“吃了嗎”一樣,不指望否定的回答。正如英國人常說的“It's hot. Isn't it?”天真熱,是嗎?說者無心,聽者也該隨口答道:“Mmm, very hot.”這簡單得如同領導說:“同志們好!”我們就得凜然道:“首長好!”而不能齊聲訴苦:“我們不好!缺衣少食,上有八十老母,下有黃口小兒……”之類。美國人在歷史長河里涉世未深,偏偏喜歡較真,連聲說哎喲哎喲這哪熱呀,不熱不熱真的不熱。阿甘似的。
若碰上年少毛糙的英國人,也許略有不快。經過一小段尷尬的沉默,會自我解嘲:“Well, it feels hot to me.”不和老美一般見識,還把責任攬給了自己。而大多數英國紳士,體貼入微,好似看到做客的懵懂孩童,無意打翻了自家的花瓶,臉上浮出慈祥寬厚的笑容,并努力幫忙打圓場,掩蓋美國人的小錯。“Oh, er, 也許你不覺得熱。和我老婆一樣,她特怕冷。這樣的天氣她覺得正好。嘿嘿,女人總比男人怕冷……呵呵呵,哈哈哈……”
沒想到美國人又來了神,正色道:“不不,男人也有怕冷的。我那舅舅約翰,可不咋的……您瞧……呵呵呵,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