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有害生物風險性評價的定量分析法,對天津市六星黑點豹蠹蛾進行了風險性分析,結果表明六星黑點豹蠹蛾在天津市屬于重度危害的有害生物種類,會對全市的林業資源構成嚴重威脅。應當加大相關技術研究、引進新的適生抗蟲新樹種并嚴格實施檢疫。
關鍵詞:六星黑點豹蠹蛾;風險性分析;管理
中圖分類號:S763.3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6500(2008)01—0058—03
六星黑點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lter)屬鱗翅目豹蠹蛾科豹蠹蛾屬,枝干害蟲,在天津地區一年發生一代,以老熟幼蟲在被害枝干內越冬。2004年在我市東麗區首次發現,迅速擴散蔓延,到2007年危害面積已達3 000 hm2。其主要危害花灌木和喬木的枝梢,嚴重的造成林木死亡,已被列為我市重點林業有害生物。
1 風險性分析
1.1 定性分析
1.1.1 國內分布狀況 目前,六星黑點豹蠹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等省。在天津主要分布于東麗區、津南區、塘沽區、大港區和北辰區等區,該蟲害是2004年在全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中發現的,據調查當年危害面積近300hm2,因此,推測傳人時間可能在2002—2003年之間。到2007年危害面積已達3000多hm2,傳播擴散速度非常快,目前主要危害行道樹、園林綠化花灌木和部分經濟林。
1.1.2 寄主植物 根據在天津地區的調查結果,六星黑點豹蠹蛾的寄主種類至少在50種以上,主要寄主有白蠟、法桐、椿、國槐、洋槐、柳樹、楊樹、棗樹、桃、山楂、柿樹、海棠、蘋果、梨、紫葉小擘以及其它花灌木等,其中楊、柳、白蠟、國槐是我市目前主要的造林樹種,栽種面積相當廣泛,我國三北防護林就以楊柳樹種為主,我市楊柳樹林地面積5萬多hm2。此外白蠟是我市的市樹,現有林地面積2萬多hm2。而棗樹、柿樹、蘋果和梨是主要的經濟林樹種。因此,在天津市除了山區的常綠樹種外,其它闊葉樹種基本全部可以作為六星黑點豹蠹蛾的寄主。其初孵幼蟲在寄主幼枝的葉芽上方蛀孔,從韌皮部開始危害一直深入到木質部,寄主受害后枝葉枯黃、萎蔫、枝梢枯死或折斷,嚴重者導致整株樹木死亡,被害寄主死亡率在5%以上。目前國內對于六星黑點豹蠹蛾的研究和報導相對較少,我國及其他國家沒有將其列為檢疫對象。
1.1.3 傳播途徑 六星黑點豹蠹蛾在自然界中主要靠成蟲擴散傳播,傳播速度相對較慢。但是,由于其寄主多為園林綠化樹種。苗木調運的高峰期多在幼蟲期或蛹期,因此其人為擴散速度相當快。通過對截獲的苗木檢疫,發現大部分幼蟲均能存活。流行黑點豹蠹蛾在我國除東北、西北外的其他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1.1.4 防治難度 六星黑點豹蠹蛾成蟲期較短,從5月中下旬開始羽化,至7月上旬基本結束,成蟲期50d左右,幼蟲在枝梢內部危害,防治難度大,治理效果不理想。
1.2 定量分析
1.2.1 評價賦分 根據有害生物風險性評價指標體系(pest risk analysis簡寫PRA),將六星黑點豹蠹蛾的上述定性分析指標作為評價指標進行賦分,見表1。

1.2.2 定量計算 根據有害生物危險性定量分析計算公式,分別進行各項評判指標(Pi)和危險性R值的計算:P1為表1內賦值,即P1=2;P2=(0.6×P21+0.2×P22+0.2×P23)=0.6×2+0.2×0+0.2×0=1.2;P3=MAX(P31,P32,P33)=MAX(3,2,2)=3;P4=(P41×P42×P43×P44×P45)1/5=(2×3×1×3×2)1/5=2.047;P5=(P51+P52+P53)/3=(2+1+3)/3=2。有害生物六星黑點豹蠹蛾的危險性R值:
R=(P1×P2×P3×P4×P5)1/5=(2×1.2×3×2.047×2)1/5≈1.967
按照有害生物風險性分析判斷標準,R值為2.5~3.0為特別危險;2.0-2.4為重度危險;1.5~1.9為中度危險;1.0~1.4為低度危險。因此,認定六星黑點豹蠹蛾在天津地區屬于重度危險的林業有害生物。
2 管理措施
2.1 加大對該有害生物的相關研究
六星黑點豹蠹蛾屬于我市新發現的林業有害生物種類,其相關的生物學、生態學和防治技術數據資料相對較少,通過加大研究力度,逐步摸清其發生和危害規律,制定相關監測技術標準,進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術措施。
2.2 引進適生抗蟲新樹種
目前,我市大部分樹種均為六星黑點豹蠹蛾的寄主,所以為其在全市的快速擴散和蔓延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引進新的適生抗蟲樹種,營造混交林,增強林木抵御林業有害生物的能力。
2.3 嚴格檢疫
加強對進出口林木苗木的檢疫,嚴格控制帶有六星黑點豹蠹蛾的綠化苗木的傳人,從源頭上控制其危害。同時加大對全市林木種苗基地、苗圃和花卉基地的產地檢疫力度,防范六星黑點豹蠹蛾由我市傳出,對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參考文獻:
[1]呂玉里,劉仕玲,范金龍,等.一種新的林業害蟲六星黑點豹蠹蛾[J].天津農林科技,2006(4):44.
[2]蔣青,梁憶冰,王乃楊.有害生物危險性評價的定性分析研究[J].植物檢疫,1995(4):208—211
[3]周建華,肖育貴,李榮偉,等.松阿扁葉蜂對四川岷江上游引進樹種輻射松風險性分析和風險管理[J].中國森林病蟲,2005,24(5):7—8.
[4]宋玉雙,楊安龍,何嫩江.有害生物紅脂大小蠹的危險性分析[J].森林病蟲通訊,2000,20(6):34—37.
[5]徐公天.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原色圖譜[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