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藥品動態流動是醫院計算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合理設置藥品流動的動態管理既可以方便醫院的自主使用,又可以避免軟件開發人員頻繁地改動程序。針對醫院管理系統中藥品動態流動的問題,應用集中參數表方式設定藥品動態流動結構的思想和基表結構,解決了藥品動態流動中的問題,效果良好。
關鍵詞:HIS;醫院管理;動態管理;計算機網絡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3-0042-03
Abstract: The dynamic flow of drug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ospital computer management. Dynamic management of resonable set of drugs flow not only facilitates hospital but also avoids frequent changes to procedures. According to dynamic flow problem of 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 setting drugs flow structure and base srucure using lumped parameter, the problems can be settled.
Key word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ospital management; dynamic management; computer networks
0引言
采用現代化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現代物流技術對醫院藥品流信息進行管理是現代化的醫院發展的必然趨勢,無論從現代技術的水平和信息需求方面,目前都達到了成熟階段。醫院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已經在國內許多醫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這些應用的系統中,開發設計者所設計的系統完全可以滿足各類醫院的要求。但從發展來看,由于國家醫療保險制度的不斷改革,社區醫院的全面推出以及新農村醫療的體制的完善,醫院網絡信息管理軟件的功能和結構也在不斷地適應新形勢下提出的各種新的要求。此外,醫院自身內部管理環節也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和變更。這些都要求網絡信息管理軟件必須具有良好的結構動態管理功能,這樣才能使醫院在系統正常運行過程中,自行隨機調整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的結構組成,而不依賴于軟件開發人員頻繁進行修改程序。通過幾年開發設計網絡信息管理系統,深刻地體會到藥品動態流動的動態管理非常重要。本文就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中,應用集中參數表方式設定藥品動態流動結構的思想和基表結構進行了深入討論。其典型醫院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中可見,醫院構建的計算機網絡一般由5部分組成:服務器(Server)、交換機(SW,switch)、工作站(WS,WorkStation)、路由器(router)和互聯網(Internet)組成。
1藥品流動方式流程
藥品流動方式是醫院網絡信息管理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藥品流動是醫院業務運行過程中的一條主線。從整體來看,藥品流動可分為進/存/銷/返四個階段:進表示藥品的購進如庫管理階段;存表示藥品在庫房中的存儲管理階段;銷表示藥品被病人消費售出階段;返表示過期或查封藥品在藥庫或藥局中返回購進地或藥庫。醫院藥品流動業務流程圖如圖2所示。
從醫院的藥品流動業務流程圖可以看出:醫院的基本業務模式基本相同,但具體到每一所醫院,實際情況卻大不一樣。在藥品流動結構的最上層醫藥公司或藥廠是藥品進入醫院的源點,這是藥品流入醫院的關鍵環節,在此層必須把好藥品流入方式;第二層是藥品流動進入醫院層(藥局、藥庫),是藥品進入醫院的起點,根據不同醫院的情況,可以設置藥品的種類庫,如西藥庫,中成藥庫和中草藥庫(飲片庫)。第三層是將第二層流動進入的藥品按計劃流進入第四層,此層是藥品進入醫院的銷售層。即藥品流動業務的第三層是醫院各類藥局。藥品被直接從藥庫發往各個藥局,此種方式取消了傳統的醫院藥庫與藥局之間設置二級緩沖庫房的環節,避免藥品流動過大造成物流不暢,避免增加藥品的庫存量,避免藥品的周轉效率低等問題。第四層是藥局對應的多投藥點(窗口)層,每個投藥點的藥品數量為定量,每當交接班時,由各藥局管理人員根據當班的付出藥品數量向投藥點補充藥品。這對尋找藥品的物理位置以及對藥品的統計方面都會很方便的。第五層(最底層)是投藥點藥品流動業務的最底層,也是醫院藥品流動的末端,也是消費者(患者)將醫院藥品從投藥點取走藥品后便完成了藥品的全部流通過程。表面上看,患者是從藥局取出藥品,實際上是從投藥點取出藥品。一般情況下醫院只需要設置門診西藥,門診中成藥,住院西藥,住院中成藥和門診/住院中草藥局(門診/住院共用),投藥點單獨管理,相互獨立。如果醫院又增加新的藥局或藥店,只要在系統初始化中完成增加新的藥局或藥店的代碼及名稱即可。綜合上述情況,醫院藥品動態流動結構層次圖如圖3所示。

以上層次中,各家醫院可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多種靈活組合,以實現最佳的效果。假設醫院有9個藥品投藥點分別是:門診西藥局投藥點1(MCT1)、門診西藥局投藥點2(MCT2)、門診西藥局投藥點3(MCT3)、門診西藥局投藥點4(MCT4);門診中藥局投藥點1(MZT1)、門診中藥局投藥點2(MZT2)、門診中藥局投藥點3(MZT3);門診中草藥局投藥點1(MYT1)、門診中草藥局投藥點1(MYT1)。9個藥品投藥點代碼分別是:01,02,03,04,05,06,07,08,09。現新增3個門診西藥局特殊投藥點(MCT5、MCT6、MCT7、),其對應代碼設置為:11、12、13,在系統初始化設置中增加新代碼11,12,13即可滿足新增3個門診西藥局特殊投藥點的要求,對程序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否則,軟件開發人員必須隨著藥品流動結構的變化而進行修改程序,修改后的程序還必須進行測試校核。可見軟件的修改不是用戶和一般維護人員能做到的,過程相當煩瑣,稍有不慎或沒有考慮到某些因素,程序就不能正常運行。在藥品的動態流動中,網絡系統不僅要對金額進行匯總,還要對數量進行統計,而每一次藥品的流動,在不同的層次上處理的方法各不相同。合理解決藥品流動動態結構的設置是醫院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系統成為一個完善系統的重要標志之一。

2藥品數據表結構的設計
為了使醫院計算機網絡系統對應各類醫院具有良好的適應性,靈活性和完整性。該系統采用了功能模塊進行集中參數表方式,即功能模塊在運行時所需要的關鍵參數由數據庫基表提供,以解決多種模塊的自動識別,對多種模式中的每一個具體模式設置相應的操作標志,每個醫院根據自己的需求激活標志,系統按標志自動執行對應指定功能。為避免操作時選錯對象,在不同的結構中應自動篩選出正確的對象提供操作人員選擇,多窗口運行的另一個細節是缺藥自動轉換,當某個窗口缺少某種藥品時系統自動將取藥窗口轉至下一窗口,依次類推,直至循環完畢所有開放窗口。為此,必須在系統中設置基表。藥品輸入基表結構和藥品代碼基表結構見表(1、2)。
3結論
通過對HIS的研發和維護升級,一套好軟件不僅要詳細考慮程序設計的步驟、方法和數據庫基表的結構,而且要合理解決藥品動態流動的問題。本文在原來三層結構的基礎上擴展為五層結構進行討論分析,采用集中參數表方式和基表結構關鍵技術。經多家醫院實際運行表明:用此方法實現的系統具有通用性強,靈活性好,有自適應能力及良好的動態結構管理功能,藥品流動性好和庫存量小等特點,是一套比較好的醫院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系統。
參考文獻:
[1] 王書達. 醫院信息系統藥品動態結構的研究[J]. 物流科技,2002,25(4):28-31.
[2] 孟小峰,王珊. 中文數據庫自然語言查詢系統設計與實現[J].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01,38(9):1080-1086.
[3] 孫佰清. 醫療診斷系統專家知識的表達與獲取方法[J].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1,33(2):134-136.
[4] 韓慶蘭,隋慧. 應用數據倉庫技術實現成本管理系統[J]. 管理與信息系統,2001(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