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鐵路運輸代理業的實際入手,探討了物流業是運輸代理業的發展方向的課題。介紹了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的定義、特點、優勢及國內外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現狀。通過對運輸代理概念、特點、功能的闡述,提出第三方物流是鐵路運輸代理的發展方向,并提出了鐵路運輸代理業向第三方物流業發展的必要性、有利條件和基本構想。
關鍵詞:鐵路;運輸代理;第三方物流;發展探討
中圖分類號:F5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6-0022-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actuality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 agent, discussing the subject tha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trade issue. It also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logistics,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third-party logistic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domestic third party logistics. Through the statements about the concept, features, functions of the transport agent, it summarized that the third-party logistics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 agent. It proposed the necessity,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 agent.
Key words: railway; transport agent; third-party logistics;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被稱為“第三利潤源泉”的現代物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現代物流業每年以25%的速度在增長,涌現出一大批成功的物流企業。
鐵路運輸代理行業是鐵路多元經營系統的支柱行業。近年來其經濟效益呈穩步上升之勢。以哈爾濱鐵路局為例,運輸代理業的年收入在10億元左右,年利潤超過8 000萬元,從業人員4 000多人。其經濟總量、設備設施總量和從業人員數量已頗具規模。
但總體看,鐵路運輸代理業的發展水平還相對較低,服務手段和經營方式落后,抗風險能力薄弱。多數代理企業僅局限于代辦運輸手續、倉儲、代墊運費等簡單服務。同時,國家為了保證戰略性物資運輸,限定糧食、鋼電煤等不允許開展運輸代理。這些政策制約了運輸代理業的發展。2003年國家停止糧食運輸代理,哈爾濱鐵路局運輸代理的收入和利潤分別較上年下降了33%和53%。運輸代理經營水平的滯后,已經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業態升級、企業再造,已經成為運輸代理的必然選擇。
1第三方物流是鐵路運輸代理業的發展方向
1.1關于物流業
物流的概念最早出現在美國。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的定義是:物流是為了滿足用戶需求而對原材料、中間庫存、最終產品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流動和儲存而進行的計劃、管理和控制的過程。2001年,原國家經貿委對物流下了一個定義:物流泛指原材料、產成品從起點至終點及相關信息有效流動的全過程,它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服務。
以上兩個定義,體現了物流的4個基本特點:(1)物流是計劃、管理和控制的過程,是一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2)物流是為了滿足用戶需求而進行的活動。(3)物流涵蓋了從采購、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包括從供應鏈的上、下游到最終客戶的相關活動。(4)物流的作用之一就是降低企業流通成本。
1.2關于第三方物流
1.2.1第三方物流的定義
學術界普遍認為,第三方物流是指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間商提供的企業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本身并不是供應鏈的一部分,但他們通過物流控制來服務于供應鏈。日本的中田信哉教授提出,物流業務中的第三方,既不是貨主,又不是運輸業者,是第三物流主體。
1.2.2第三方物流的特點
(1)第三方物流來源于貨主企業內部物流的外部委托,內容由初步的單項業務拓展到由企業自身完成的采購、庫存控制、銷售及廢棄物回收等環節的物流活動。(2)第三方物流廣泛利用信息技術和設備,提高了效率。(3)網絡化經營。具備暢通、高效的物流網絡是第三方物流的重要特征。(4)系列化服務。第三方物流承擔著企業內部多項甚至全部物流業務。(5)個性化服務。由于客戶的不同,物流業務也有較大差別。第三方物流企業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設計個性化的服務。
1.2.3第三方物流的優勢
(1)便于顧客集中力量開展核心業務。(2)節省費用,減少資本積壓。第三方物流企業利用專業優勢,通過提高效率來節省費用。(3)減少庫存。第三方物流企業借助精密計劃和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改善企業現金流量,降低企業成本。(4)提高效率。第三方物流企業根據顧客需求制訂個性化物流方案,通過對供應鏈的控制,減少物流的復雜性,縮短交貨期。
1.2.4我國第三方物流現狀
我國第三方物流的市場空間巨大。據《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02〉》介紹,2001年我國物流相關支出為1.9萬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的20%左右。而2001年我國第三方物流市場僅有400億元左右,僅占物流市場的2%左右,而美國為8%,歐洲占10%。這說明,如果達到歐洲的水平,第三方物流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 000億元。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這一數字還在成倍增加。
1.3關于運輸代理
1.3.1運輸代理的概念
運輸代理是指運輸代理企業接受貨主委托,以完成貨物位移為目的的中介服務行為。其主要功能就是通過組織、協調、管理和控制來降低運輸、交易成本,實現貨物位移。
1.3.2運輸代理的特點
(1)對貨物流通過程進行組織、控制和管理;(2)代理企業是介于貨主和運輸企業中間的第三方;(3)代理貨主的貨物運輸;(4)代理承攬貨源;(5)在自身賺取利潤的同時為客戶降低流通成本。
1.3.3運輸代理的功能
(1)設計運輸方案;(2)代辦運輸手續;(3)運輸業務咨詢;(4)辦理多式聯運;(5)代墊付運雜費;(6)代貨主組織短途運輸、倉儲保管、押運等事宜。
1.4第三方物流是運輸代理的發展方向
以上探討可以看出,運輸代理是第三方物流的雛形或者初級階段,也可以說,第三方物流是運輸代理的發展方向。
(1)運輸代理和第三方物流的目的一致,都是為完成貨物位移為最終目的。(2)運輸代理和第三方物流都是組織、控制和管理的過程,都是介于物流提供者和貨主之間的第三方,都有在賺取利潤的基礎上為顧客降低物流成本的特性。(3)運輸代理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所需要具備的條件相似。相配套的人員、倉儲設施、短途運輸工具、網絡設備等,二者都須具備。(4)運輸代理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都具有網絡經營的特性。
從國內外第三方物流的發展來看,大多數第三方物流公司都是從傳統的“類物流”業發展而來的。國內知名的寶供物流集團就是著名的例子。1992年,寶供僅僅是廣州一個小型鐵路貨物代理站,但它以獨特的服務理念和高效的運作,很快贏得了市場。1994年,寶潔公司同寶供開始合作。從此,寶供逐漸引進現代物流管理模式,1998年率先建立起物流網絡信息系統。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寶供已發展為網絡遍布全國、管理模式先進的大型物流集團。寶供的經驗告訴我們,運輸代理企業距離第三方物流僅有一步之遙,關鍵在于開拓和進取。
2鐵路運輸代理業向第三方物流業發展的必要性
(1)運輸代理的先天不足決定必須要實現轉型。鐵路運代企業多數是由延伸服務發展而來。長期依賴鐵路主業的經營方式,使多數企業都不具備獨立闖市場的能力。這種先天不足決定了運代企業必須轉型升級。
(2)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大形勢要求運代企業實施改造。2003年,國家做出了國有大中型企業實施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決策,鐵道部也要求多經企業要改制分離。多經企業面臨著脫離母體,獨立走向市場的局面。目前看,運輸代理如不抓緊轉型、實施改革,脫離鐵路就只能是消亡。因此,必須要尋找新的支撐點,盡快具備自我造血的能力。
(3)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要求運代企業轉型。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和諧社會,鐵路也把增加職工收入、提高職工生活水平作為工作重點。運代企業的效益下滑已經影響到職工的切身利益。長此以往,勢必出現職工隊伍的不穩定。因此,運代企業必須盡快調整,確保隊伍穩定。
(4)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運代企業向第三方物流方向發展。我國加入WTO以后,承諾在2005年后外資可以參股物流企業,2008年后可控股。目前這些承諾已經兌現。敦豪、UPS等跨國物流巨頭已經進入中國。國內的物流企業也在快速成長,物流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可以預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操作原始的運輸代理業勢必會退出歷史舞臺。這就迫使鐵路運輸代理業必須轉型,盡早擺脫困境。
3鐵路運輸代理向第三方物流轉化的有利條件
(1)有比較完善的場地、倉庫、專用線、裝卸機具等基礎設施設備,具備了發展物流業的基本條件。
(2)有一支長期從事運輸業務的專業隊伍。運輸代理業的從業人員基本上都從事過鐵路運輸業務,稍加培訓,即可成為物流企業的骨干。
(3)有成熟的網絡。鐵路路網遍及全國,有嚴密的經營管理系統。這是鐵路運輸代理業先天的網絡條件。
(4)有穩定的運力保證。近年來,鐵路部門對于運輸代理的運力保障有了一定的扶持,這是鐵路運代企業向物流業發展的一大優勢。
4鐵路運輸代理業向第三方物流轉型的基本構想
4.1建立物流網絡基本框架
在現有運輸代理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在中心城市(人口在100萬人以上)設立具有一定規模的物流基地。同時,制訂相應的網絡公約、清算辦法等規章制度,為各物流基地所共同遵守。
(1)加強基礎設施的投入。將鐵路運輸業的閑置資產投入到運輸代理企業,作為向第三方物流轉型的基礎。
(2)成立物流行業協會。通過協會,制定運代企業的發展規劃、網絡公約、業務流程、清算辦法等制度,使會員單位形成一個初步的網絡聯合體。
(3)搞好物流試點工作。以開發某一品類和某一企業物流外包為切入點,增加原料采購、運輸包裝、分揀、配送、信息等增值服務功能,探索轉型模式。
4.2豐富服務手段,拓展市場
在試點的基礎上,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引進一批有物流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的人才,縮短與現代物流企業的距離;大力開發市場,選擇有實力的大企業開展合作,全面承攬其物流業務。
(1)加強網絡建設。開發或引進現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建立起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物流網絡信息系統,提供內外部的物流信息化服務。
(2)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充分利用后發優勢,高起點、厚基礎、嚴標準,引進現代化的貨物識別、跟蹤、倉儲設備、管理設備,建成設施領先的物流基地和物流網絡。
(3)推廣試點經驗,有針對性地開發市場。要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在各企業加以推廣,并結合吸引區的產品特點,利用網絡優勢,加大市場開發力度,集中開發一批大型企業物流項目。
4.3組建“鐵路物流”旗艦,實施品牌戰略
經過前兩個階段的探索和實踐,企業的人員素質、設備設施、管理水平、市場經驗將會有本質的提高,組建鐵路物流集團的時機也隨之成熟。屆時,對鐵路運輸代理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引進現代產權制度,組建“鐵路物流”集團。積極吸引民營資本、個人資本和社會資本參股,形成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結構優化的多元投資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積極培育“鐵路物流”品牌,逐步樹立“鐵路物流”品牌的整體形象,使之成為全國物流業知名品牌之一。
參考文獻:
[1] 武國慶. 運輸代理實務[M]. 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1.
[2] 中田信哉. 物流入門[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
[3]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02〉[M]. 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