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區性的物流需求預測對于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和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常州市近10年來的物流需求變化,建立了灰色預測的GM1,1模型,通過計算對常州市今后10年的物流需求進行了預測,為政府規劃地區物流發展提供相關理論參考。
關鍵詞:物流需求;貨運量;灰色預測;GM1,1模型
中圖分類號:F299.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6-0051-04
Abstract: A regional logistics demand forecast for the formulation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and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to pla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based on the past 10 years change of Changzhou's logistics demand,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gray forecast GM1,1 model, then forecasts the next decade logistics demand of Changzhou, according to some calculation.
Key words: logistics demand; cargo; gray forecast; GM1,1 model
為了推動現代物流的發展,對歷史物流需求進行分析和對未來物流需求進行科學預測已成為必需。因為,物流需求分析和預測是制定物流產業發展政策及物流基礎設施規劃、設計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保證物流供給、調整物流需求平衡、合理整合物流資源的基礎。以下將利用灰色系統理論對常州市物流需求進行建模分析。
1常州市物流需求指標和數據的選取
物流需求是指在一定時期和一定區域空間范圍內,由于生產和消費而引起的實物在時間和空間上對運輸、包裝、庫存、裝卸、配送、流通加工及信息處理等活動需求的總和。度量物流需求的指標體系有實物量體系,如貨運量、貨運周轉量、庫存量、加工量等,以及價值體系,如物流成本、物流收入等。由于缺乏必要的統計數據,應用后一體系時只能根據專家經驗對物流需求進行經驗預測。為了對物流需求進行量化研究,同時兼顧數據的可能性,以下采用實物量體系中的貨運量或貨物周轉量來表示物流需求。這兩個指標都是運輸活動的結果,雖然運輸需求只是物流需求中的一部分,也不能全部代表物流服務的作業量,但運輸是物流過程中的基本活動,貫穿于整個物流過程,運量的多少也必然決定著相關物流業量,如搬運、裝卸、包裝等的多少。因為貨運量或貨運周轉量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物流需求量是能反映物流需求變化規律的,所以利用貨運量或貨物周轉量的歷史數據進行物流需求預測建模是可行的[1]。
鑒于數據的可得性,同時為構成一個等間隔數列,本文以2002~2006年常州的地區生產總值、貨運量和貨運周轉量的數據為基礎來建模預測。其具體數據見表1。
從表1看到,2002~2006年的物流需求已知,并呈現出一定的增長態勢,但物流需求的未來發展,需求變化與哪些因素有關等問題確是未知的。因此物流需求是一個“少數據,不完全信息”的灰色系統,用灰色系統理論來對其進行預測無疑是一種有效的工具。
2物流需求灰色預測GM1,1模型的構建
3常州市物流需求的GM1,1預測及檢驗
取常州市2002~2006年的貨運量作為樣本原始數據,建立GM1,1預測模型,并運用相關計算軟件預測常州市2007年至2015年的貨運量。
3.1GM1,1預測模型的前期檢驗
取常州市2002~2006年的貨運量數據序列,有:X0=5 140,5 437,5 648, 6 032, 6 855。X0的1-AGO序列記為X1
=5 140,10 577, 16 225,22 257,29 112。由z1k=1/2x1k+x1k-1, k=2,3…n,可以得出X1的緊鄰均值序列
Z1,有Z1=7 858.5,13 401,19 241,25 684.5。
根據檢驗條件,其光滑比數列ρk和級比數列δk分別為:ρk=1,1.0578,0.5340,0.3718,0.3080;δk=(1,2.0578,
1.5340,1.3718,1.3080)。
從以上兩個數列可以得到,當k>3時,ρk<0.5,滿足光滑型檢驗條件;當k>3時,δk∈1,1.5,滿足準指數規律檢驗條件。所以可以對X1建立GM1,1預測模型。
3.2常州市物流需求量的GM1,1預測模型
根據假設及公式(1)、(2)可以得到:
4常州市2007~2015年物流需求量預測
通過一系列的檢驗,證明所建模型適合對未來物流需求量進行預測。運用該模型對常州市貨運量進行中期預測,結果見表3所示。
通過灰色理論的預測,常州市2007年的物流需求值應為7 862.36萬噸,通過為期四年的增長,至2011年時,常州市的物流需求將上升至10 780.03萬噸,到2015年時,全常州市的物流需求達至14 780.42萬噸。由此可見,2007~2015年全常州市的物流需求水平逐步提升,呈現出平穩增長的態勢。物流需求大規模增長的同時,必然會誘發對于物流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對于物流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長;必然會誘發社會物流對于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物流專業市場的更高要求。在此期間,各方應抓住機遇,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物流服務提供商在這個良好的環境下應該努力提升物流服務水平,為常州市實現現代物流的發展上新臺階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陳森,周峰. 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物流需求預測模型[J]. 決策參考,2006(2):59.
[2] 汪江龍,楊旭,李嚴鋒. 物流發展潛力預測模型研究[J]. 經濟問題探索,2006(10):148-151.
[3] 寧宣熙,劉思峰. 管理預測與決策方法[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13-129.
[4] 常州市統計局. 常州統計年鑒2007[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
[5] 鄧聚龍. 灰色理論[M]. 武漢: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