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軍陸軍航空兵部隊的不斷壯大,陸航部隊擔負任務的多元化,以及現代戰爭的突發性、高消耗性等特點,航材保障已成為影響陸航部隊戰斗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適時地推進我軍陸航航材保障的變革,改進航材管理手段,更新航材管理觀念已迫在眉睫。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陸軍航空兵;航材保障
中圖分類號:E2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6-0108-03
Abstract: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my Aviation, the Army Aviation undertaking different missions and the emergency、high consumption of modern warfare, the air-material supply becomes the one of important key influencing the fighting capacity of the Army Aviation. It is very critical of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air-material and altering the concept of management of air-material.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rmy Aviation; Airmaterial supply
0引言
航材保障是陸航部隊戰斗力形成的重要因素。航材保障的基本任務是遵循航材消耗的客觀規律,科學籌措、儲備和供應備件,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將所需的航材備件供應到指定地點。在航材保障過程中,涉及航材生產、采購、運輸、倉儲、補貨,以及最終配送到各陸航部隊等一系列環節。同時,故障件或到壽件還包括經修理、延壽后再補充到部隊這樣一個支鏈,最終通過這樣的循環實現航材的軍事效益。我們可以將這樣的循環叫做航材供應鏈。
1供應鏈管理簡介
SCM即供應鏈管理,是英文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縮寫,供應鏈指相互間通過提供產品與服務而使廠家、供應商、零售商等組成的網絡。供應鏈管理則是對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進行設計、規劃和控制,從而增強競爭實力,提高供應鏈中各成員的效率和效益。它是確保顧客滿意的一個主要環節,即保證在正確的時間把正確的產品、服務送到正確的地方。它是在企業資源規劃(ERP)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把公司的制造過程、庫存系統和供應商產生的數據合并在一起,從一個統一的視角展示產品制造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把企業活動與合作伙伴整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嚴密的有機體。SCM幫助管理人員有效分配資源,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減少工作周期。
供應連管理方法主要有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 QR),有效客戶反應(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 ECR),協同規劃、預測和連續補貨(Collaboration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CPFR)。
1.1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 QR)是指在供應鏈中,為了實現共同目標,零售商和制造商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利用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等信息技術,進行銷售時點的信息交換以及訂貨補充等其他經營信息的交換,用高頻度小數量配送方式連續補充商品,以實現縮短交貨周期、減少庫存、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和企業競爭力的供應鏈管理方法。
1.2有效客戶反應(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 ECR)是由生產廠家、批發商和零售商等供應鏈節點企業組成的,更好、更快并以更低的價格滿足消費者需求為目的的供應鏈管理系統。
1.3協同規劃、預測和連續補貨(Collaboration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CPFR)是利用Internet通過零售企業與生產企業的合作,共同進行商品需求預測,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連續補貨的系統。CPFR有3條指導性原則:(1)合作伙伴框架結構和運作過程以消費者為中心,面向價值鏈;(2)合作伙伴共同負責開發單一、共享的消費者需求預測系統,這個系統驅動整個價值鏈計劃;(3)合作伙伴均承諾共享預測并在消除供應過程約束上共擔風險。
在供應鏈管理的基礎上產生了航材供應鏈管理,即是指通過反饋的航材物流及信息流將航材的生產與修理廠商、后方航材倉庫、部隊航材股直到最終的航空兵機務大隊綜合協調成一體的新型航材管理模式,它以航空兵部隊的需求為驅動,以信息共享為基礎,強調戰略管理,側重于鏈節間的協調。航材供應鏈管理的目的在于密切各級機關、各級保障單位間的協調合作關系,縮短航材供應時間,加快航材周轉,降低航材保障費用,優化航材保障資源配置,使航材供應更加及時、準確、高效。
2陸航航材保障特點分析
2.1航材來源廣泛
與空軍相比,陸航部隊直升機數量不多,但很多機型從國外引進。其中既有美國、法國、俄羅斯的直升機,也有國產的機型。雖然近年來不少型號直升機實現了國產化,但相當多的機型仍然從國外進口。所以有相當部分航材由國外制造商提供,國內制造商提供的航材并不占主要部分。
2.2航材種類繁多
陸航直升機型號多,有美國產黑鷹直升機、俄羅斯產米系列直升機、法國產直升機,還有國產直9系列,目前又有新型號直升機將裝備陸航部隊。同時有武裝直升機、運輸機、電子對抗、救援救護、通訊等眾多機種。眾多的機種、類型的直升機航材也給航材保障帶來難度。按航材維修來分類,航材又可分為消耗件、周轉件和時控件。消耗件如保險絲、開口銷等;周轉件是指在直升機定檢、大修時更換有故障或失效的零件;時控件是指有規定壽命的直升機部件,如直升機旋翼、發動機等。不同種類、不同價值的航材也給航材保障帶來難度。
2.3航材消耗量大
與空軍相比,陸航裝備直升機高空性遠不及固定翼飛機,而且飛行速度慢。同時,由于其特殊的機身設計,它不具有現代很多固定翼飛機所具有的隱形能力。因此,它更容易遭到來自地面的攻擊。直升機的動力傳動系統更為特殊和復雜,其機械故障率更高。因此,直升機戰損率、機械故障高,航材消耗量大。
2.4航材配送難度大
我軍陸航自20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經過20年的發展,部隊規模迅速擴大,部隊駐地分布于全國各地。陸航航材中心倉庫與各部隊航材倉庫距離遠,且各個分庫間業務聯系較少,造成航材采購、倉儲及配送難度大。
2.5航材管理環境較差
陸航航材管理基本沿用空軍航材管理經驗,缺乏適合陸航航材管理的先進理論,管理技術較落后,航材管理基本停留在計劃管理狀態。航材各種信息和資源不能共享,造成航材供給、消耗信息失真,給航材決策帶來困難。另外,缺乏航材管理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3陸航實施SCM的意義
3.1有利于整合陸航航材保障網絡資源,提高航材保障能力和水平
供應鏈管理的精髓就在于企業間、部門間的有效合作,沒有合作就談不上供應鏈管理。陸航航材管理部門與航材供應商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后有利于航材供應渠道效能的大幅提升,減少航材供應鏈上不確定因素。同時,可以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加強航材應急保障能力。在供應鏈環境下,陸航航材管理部門可以隨時掌握整個航材保障網絡情況,根據部隊航材供需情況變化,調整航材采購、倉儲、配送策略,達到滿足基層部隊航材需求的目的。
3.2有利于提高航材信息共享水平,加強航材保障信息化建設
供應鏈管理是基于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的一門新興管理科學。信息共享是供應鏈管理的基礎,在陸航航材保障網絡中實現供應鏈管理就必須運用供應鏈信息技術,擴大信息的共享范圍,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的航材保障供應鏈網絡。在供應鏈環境下通過流暢的信息傳遞實現整個航材保障網絡中的降低庫存和快速高效保障的目的。
在傳統的航材保障中,需求信息與供給信息是逐級傳遞的,信息反饋速度較慢,在送向上游的需求信息中極易出現信息扭曲現象,即“牛鞭效應”。同時航材物流經歷的環節多、時間長,達不到快速反應的目的,航材保障層次中存在物流的瓶頸。
在供應鏈環境下,加大信息共享的范圍和水平,實現航材保障系統內部的信息共享。在由航材主管部門和基層航材保障部門組成的航材保障系統內部實現了信息共享,系統內部任何節點都能及時掌握供應鏈內航材消耗情況,實現系統內部的自動查詢和調撥。
實現航材保障系統與航材供應商的信息共享。航材保障系統和航材供應商共享庫存信息,可實現“雙贏”局面,航材保障系統增加了一部分原本屬于航材供應商的虛擬庫存,提高了保障能力;航材供應商可及時了解器材的消耗信息,合理安排生產,降低制造費用,縮短供貨的前置期。
實現航材保障部門與保障對象的信息共享。通過基層保障單位與機務等保障對象的聯網,實現更大范圍的信息共享。保障對象可在最短時間內查取器材庫存信息和器材到達時間;基層保障單位可獲得一線保障對象對器材的需求和預測信息,從而提高保障效率和水平。
3.3有利于降低航材庫存,降低庫存占用資金
庫存航材雖然暫時退出了航材物流,但它仍舊占有流動資金,仍屬于資本的投入和運用。在陸航航材倉儲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更應追求成本和效益問題。實施供應鏈管理(SCM)后,由于航材管理部門能夠及時地了解航材的消耗情況,便可以相應地增加或減少航材的庫存量,所以航材中心就無需儲備大量航材,只需儲備最低庫存量以及戰備儲備,這個量只需滿足日常使用和戰備使用。這樣就降低了航材庫存水平,達到了降低航材庫存占用資金的目的。同時隨著航材訂貨周期的縮短,此數量也可相應的減少。
由于航材庫存水平的降低,航材倉庫的利用率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針對不同種類的航材,可以采取更加合理的存儲技術,如控制濕度和溫度,加強防塵、防輻射、防磁化、防靜電、防震動、防泄漏等措施,以減少和降低航材庫存損耗。
4陸航實施SCM應注意以下幾點
4.1加強陸航航材保障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程度
空軍于近年建成了以空裝航材部局域網為中心,軍區空軍航材處局域網為樞紐,場站航材股、后方航材倉庫局域網為支撐的航材保障信息網絡管理系統,研制出了基于“北斗一號”衛星通訊技術的“航材保障指揮系統”。同時新版的《空軍航材管理系統》得以推廣使用,航材收發料賬已全面實現計算機管理,基本實現了航材庫存、消耗、修理等信息的動態監控。陸航航材管理部門可以借鑒其先進做法,加快航材保障系統信息化建設,以提高航材決策的科學性、準確性,增強航材決策的可靠性。
4.2積極引入第三方物流,降低保障成本
航材保障部門可以選擇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專業的物流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專業化物流設備、設施和先進的信息系統,發揮專業化物流運作的管理經驗,以求取得航材保障整體最優的效果。同時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廣泛的網絡結點實施共同配送,可大大提高運輸效率,減少運輸費用等。
4.3引進現代化信息技術,加強航材標準化管理
現代信息技術包括要包括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無線通信技術、GPS(全球定位)、GIS(地理信息系統)、條形碼技術、光儲卡技術、射頻識別技術、手持終端技術等。通過運用這些技術以實現所有庫存航材和在運途中航材的可視化管理、實現航材資源優化配置和快速調運以及外場快速保障。
陸航航材成千上萬種,加強航材標準化建設有利于航材管理的精確化,實現航材的存儲、收發、統計、查詢以及航材資源信息的處理、傳遞、交換的自動化管理。實現航材標準化管理可以減少重復浪費,降低航材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成本,加快航材保障信息化建設步伐。
4.4建立科學的航材保障績效評估體系
通過科學的航材評估體系航材保障能發現航材保障工作中的偏差,找出航材保障中存在的問題,為合理儲備航材、提高航材保障效率、降低航材保障成本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4.5引進和培養航材保障方面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在新技術革命催生下,現代戰爭已成為以信息技術為主的高技術戰爭。戰爭的時效性空前提升,戰場呈大縱深、立體化特點,作戰方式、方法發生了深刻變化,戰爭要素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戰爭越來越趨向合同化。要使陸航航材保障與現代戰爭相適應必須引進和培養懂得先進管理理論的綜合航材保障人才。
4.6加強保密意識教育
供應鏈管理的基礎是信息技術,陸航部隊在建設航材管理網絡的過程中,以及在航材具體管理過程中都要加強航材保障人員的保密意識教育。同時加強航材供應商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管理,防止陸航航材保障相關信息泄密事件的發生。
5結束語
在陸航航材保障中引進供應鏈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涉及陸航航材保障機構、管理機制、工作模式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只有在陸航航材保障部門各級領導重視、各基層保障單位積極配合的情況下,航材供應鏈管理才能順利實施。隨著新軍事變革的日益深化,在陸航航材保障中引入供應鏈管理是有現實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韓興才. 航材管理工程[M]. 北京:藍天出版社,2003.
[2] 王耀球,施先亮. 供應鏈管理[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3] 李曉陽. 從航材倉儲看成本管理[J]. 民航經濟與技術,2001(1):28-30.
[4]胡勇,鄭金忠,高雙峰. 航材供應鏈保障模式研究[J]. 物流技術,2004(1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