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包企業與物流服務商之間信息不對稱,以及不可控的市場環境因素等,使得物流外包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文章以“防范物流風險”為目的,分析了競爭情報的價值,物流外包風險的來源及其形成的機理,探討了利用競爭情報如何防范物流風險,從而得出了競爭情報防范物流風險的作用機制。
關鍵詞:競爭情報;物流外包風險;信息的不對稱
中圖分類號:F27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6-0120-03
Abstract: Because of asymmetry of inform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 that was not controllable, 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 are in anywhere and anytime. The article analyzes meanings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 management and value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sources and formative mechanism of outsourcing risk, educes how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keep way outsourcing risk-oper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 information asymmetry
0引言
物流是一種極具風險的行業,不測因素很多,易發生毀機、沉船、翻車、傷亡、錯收錯發、貨損、質變、錯單、延擱等事故。經分析研究發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物流企業對企業內外部競爭環境、競爭對手、競爭戰略等要素進行分析過程中所獲信息不對稱,信息的不完全,信息的不確定,信息的延遲,信息的不及時等因素造成的。所需信息越不充分,物流風險就越大。因此,加強物流風險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減少、規避和控制,最大程度防范物流風險已成為學術界和物流業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
在知識信息時代,競爭情報是企業獲取信息、獲得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因此,應用競爭情報,是物流企業防范物流風險最有效的競爭戰略武器。中國科技情報學會競爭情報分會理事長包昌火研究員提出:“實際上,競爭情報就是關于競爭環境、競爭對手和競爭策略的信息和研究[1]。”競爭情報是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有目的的深度加工的過程,是把收集來的信息轉化為情報,使信息智能化和增值化的過程。因此,通過現代化競爭情報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減少、規避、控制和防范物流風險。
1物流風險防范的含義
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踐都表明風險可以控制,事故可以預防。風險防范的實質是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針對企業存在的風險因素,積極采取措施以消除風險因素,或減少風險因素的危險性:在風險發生前,降低風險的發生頻率。在風險發生后,將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從而達到企業風險管理的目的[2]。

盡管物流風險客觀存在,并具有偶然性,但是風險的發生通常會有一定的征兆。只要重視風險,密切關注物流市場的運行,物流風險是可以防范的。其防范的任務就要分析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變動趨勢,實時關注行業競爭環境,及時了解競爭對手的動態等,獲取實時信息,有理有據的判斷各種物流風險的性質,并采取靈活的對策,趨利避害,以實現其經營目標。
2競爭情報的含義、特性和價值
“競爭情報”指企業為了贏得和保持競爭優勢而專門采集并加工增值了的關于組織外部及內部環境的一切情報,主要包括競爭環境情報、競爭對手情報和競爭策略情報。競爭情報是從競爭者的利益出發,以提高企業競爭力為目的的一種信息情報。因而,它除具有一般信息情報的基本特征,即知識性、非物質形態性、可傳遞性、積累性、可重復使用性外,還具有區別于一般情報的特性,即內容的謀略對抗性、行為的隱密性、價值的高昂性與高增值性、效用的時間性、手段的多樣性、活動的合法性以及動態性等特性。
競爭情報是一個有機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充分開發和利用反應企業內部和外部競爭環境要素或事件的狀態或變化的數據或信息進行收集、存儲、處理、分析,并以競爭產品和服務的形式提供給高層戰略管理人員,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競爭情報具有重要的價值,即:一是對可能出現的機遇和危險提供早期預警;二是為企業的戰略規劃和戰略、戰術決策提供支持;三是對競爭對手的動向進行監控和評估;四是及時發現新技術的跟蹤能力,并充當企業的學習系統[3]。
3企業物流外包風險分析
物流外包風險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它會利用物流外包“委托—代理”關系的脆弱性,對物流外包聯盟系統造成破壞,給委托企業乃至整個供應鏈系統帶來損失。為了有效地防止外包風險的發生,就必須把握制造企業物流外包風險的來源,以及產生風險的原因及其形成的機理,為后續的風險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據。
3.1物流外包風險的來源分析

通過國內外物流風險管理研究得知:物流外包是由具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企業與物流服務商組成的以利益為驅動的戰略組合,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系統,委托與代理企業之間相互作用關系具有較大的復雜性,價值體制制約、人為失誤、陳舊觀念和技術管理缺陷等因素,在其相互活動的過程中必然存在環境、人員、組織、決策、相互關系、文化等方面的許多潛在的風險來源。其來源主要有:一是企業外部環境;二是企業內部環境;三是外包過程管理;四是信息傳遞[4],見圖1所示:
第一類風險來自企業外部環境,主要包括自然環境、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尤其是法律環境。第二類風險來自企業內部環境,主要包括企業文化的差異、員工的抵觸等。第三類風險來自外包過程管理。主要包括外包決策的失誤,物流服務商過于單一,合作的短期性、不穩定性、不信任性,未建立戰略性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就某些問題未達成共識,缺乏共同利益和目標,未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機制等。第四類來自信息傳遞的因素。未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饋和溝通機制,為建立預警系統,服務市場和范圍有些混亂,信息的不對稱、信息的不完全、信息的不及時、信息傳遞的延遲,信息的不準確等[5]。如網絡傳輸速度、服務器的穩定性和運行速度、軟件設計中的缺陷、病毒等,同樣會制約物流服務鏈作用的發揮。未建立一套合理的服務跟蹤程序與信息系統,如缺乏對物流商的車輛滿足率、緊急訂車滿足率、準時率、顧客投訴率、貨物破損率、異常事件處理效果等。
3.2物流外包風險形成機理分析
通過對物流風險主要來源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是物流企業面臨的風險主要有管理風險、信息風險、環境風險。二是產生物流外包風險的原因主要有企業外部環境不可控因素,及對市場的競爭格局沒有充分的了解,也就是不能充分準確的把握競爭對手的信息,企業的內部管理過程中信息溝通的不及時等,但歸結起來,都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這不對稱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非對稱發生的時間、非對稱發生的內容[6]。
物流企業運作中,信息溝通不暢、信息反饋滯后、信息失真等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物流運作信息的不對稱性。一旦合作企業不愿意信息共享,將導致整個物流外包合作的信息不順暢,以及在信息共享過程中的信息泄露,物流風險隨之形成,其信息不對稱的程度越高,存在物流風險越大。
在物流外包合作過程中,合作雙方的一方發生變化,另一方也應盡快隨之調整,才能達到預期雙贏的目的。外包企業為了提高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物流運作績效和服務水平,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變化和迎合顧客需求,降低企業物流外包過程中相關的風險,提出了物流外包風險防范[7]。
4競爭情報防范物流外包風險的作用機制
通過分析,可見在物流外包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由于信息溝通不暢,造成的損失也是巨大的。因此,通過開展競爭情報工作,構建競爭情報系統,實現競爭情報對物流外包風險防范的作用機制,以防范外包風險(見圖2)。即:運用科學方法進行信息搜集與分析,整理、歸納和應用,可以使企業掌握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從而克服信息不對稱產生的主客觀原因,削弱信息不對稱給雙方帶來的不良績效。
從圖2可見,通過構建競爭情報系統,實現競爭情報防范物流外包風險的作用,其實現機制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競爭情報需求分析。此環節主要包括問題的提出、規劃與定向、需求分析等內容,是獲取競爭情報產品和服務的第一個環節。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確定在物流外包運作過程中,物流企業可能遇到的風險類型,其發生的概率大小,產生的原因及其對企業造成的損失有多大,在了解這些信息的基礎上確定企業應該搜集情報信息的需求。
第二步,信息收集。其主要內容是通過一手信息源和二手信息源收集競爭情報資料,這是競爭情報工作的標志性工作。它的作用是通過多種途徑,比如外部出版物、行業協會、人際網絡、互聯網絡、外部聯網數據庫、內部網,個人訪談等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挖掘交流中不能體現的情感信息,挖掘出不宜公開的重要情報和隱含知識的轉移和傳遞[8]。
第三步,競爭情報分析。競爭情報分析是對信息有目的的深度加工的過程,是把收集來的信息轉化為情報,使信息智能化和增值化的關鍵,旨在得出有助于解決問題的情報。此環節主要內容是信息整合、分析等,是信息的增值過程,是將信息轉化為競爭情報的重要步驟。這一環節通過對企業環境分析,競爭對手的分析,行業和市場分析,了解企業機會和威脅,以及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劣勢。
競爭情報的內容包括競爭環境情報、競爭對手情報和競爭策略情報。它幫助企業搜集自身、競爭對手和競爭環境情況,制定企業自身的競爭策略。物流企業密切關注外部競爭環境變化以及競爭對手的行為軌跡,準確評估自己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競爭情報的需求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
競爭對手情報指的是參與市場競爭的直接競爭者和潛在競爭者的情報。就是關于這些企業的競爭者結構、領導層、人員素質、財務狀況、產品特色、營銷手段、技術水平、企業規模、經營實力、企業信譽、管理水平等情報。在競爭情報活動中,了解競爭者是其核心。競爭情報幫助物流企業了解競爭對手的綜合實力,判斷競爭對手的目標,及其對外界競爭環境變化的反應,以及可能發生的戰略變化,以便于本企業的經營決策。
競爭策略是指企業之間為在共同的市場追求自己的經濟效益而采取的經營戰略。競爭策略情報是指各競爭對手、特別是直接競爭對手正在采用和未來準備采用的有關戰略情報,包括競爭目標、競爭手段、防范措施等。
第四步,產品和服務的提供。此環節主要內容是將分析得到的競爭情報用一定的方式表達出來,并提供給用戶,作為決策的依據。
第五步,產品和服務的應用。此環節是競爭情報循環的最終環節,主要包括競爭情報產品的應用,并對產生的效果進行評估,為以后的競爭情報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通過這一環節有效實施,幫助企業做出更好的經營決策。
可見,競爭情報在防范物流外包風險中的主導作用和決定性作用十分突出,對于控制和減少風險具有顯著的作用。競爭情報系統通過為決策高層提供實時的環境情報、策略情報、對手情報,可幫助高層領導者做出準確的決策。企業依靠這些情報資料,可以解決、預防和控制物流外包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風險,從而提高企業市場快速反應的能力,提高物流企業的競爭力。
5利用競爭情報,成就外包企業價值
利用競爭情報,平衡了物流外包風險,成就外包企業價值。由于外包風險的不確定性,它可能在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機會和利益的同時,也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加強物流風險防范與管理,建立競爭情報預警系統,來防范外包風險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有效的競爭情報預警系統,可以及時準確的獲取信息,為企業應付多變而又難以預測的市場環境提供有力的經營安全保證。有利于建立穩定的外包聯盟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抑制了物流服務提供商的投機與博弈行為[9]。而且有利于營造一個相互溝通、真誠合作的企業機制,使企業與物流服務商之間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獲得雙贏的局面,更好地為客戶創造價值。
參考文獻:
[1] 包昌火. 謝新洲競爭對手分析[M].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2] 劉龍英. 關于企業建立競爭情報系統的探討[J]. 情報探索,2006(4):69-71.
[3] 宋曉峰. 競爭情報如何在企業信息化中發揮作用[J]. 現代情報,2006(1):194-198.
[4] 劉聯輝. 企業物流外包風險及其防范研究[D]. 長沙:中南大學(MBA碩士論文),2005.
[5] 陳國寶. 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企業物流外包過程的風險和防范[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1):60-64.
[6] 劉聯輝. 企業物流外包風險預警系統的設計與評價[J]. 物流技術,2005(9):107-109.
[7]Joseph L Cavinato. Supply chain risk: From the back room to the board roo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4,34(5):383-385.
[8] John J. McGonagle, Carolyn M. Vella.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Action[J].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2004(3):20-29.
[9] 韋松,聶鳴,范體軍. 第三方物流的風險分析與規避[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06(3):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