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清初直隸書家群研究

2008-01-01 00:00:00朱萬章
文物春秋 2008年2期

【關鍵詞】明清之際;直隸;書畫家;傳世書跡;書風

【摘要】本文以傳世書跡為例,分析明清之際的直隸書風。這一時期以重臣為主導的直隸地區(主要為今河北、北京、天津及山西、山東部分地區)的書法家在師承、形體,甚至在書寫材料上均有獨特之處,反映出這一特殊地區在特殊時期的特殊書風。

明清之際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文化興盛期,在很多領域諸如哲學、文學、戲劇、繪畫、書法、佛學等方面都比前代有了飛躍的發展,著名史學家謝國楨甚至稱這一時期是可以和先秦諸子百家、魏晉哲學、宋元理學等并駕齊驅的“文藝復興時期”[1]。在書法方面,出現了一批個性鮮明、成就突出的名家,他們中既有遺民書家如傅山、石濤、八大山人、方以智,也有官宦書家如王鐸、魏裔介、戴明說等。在很多地區(如江南、嶺南、滇南、巴蜀地區等)還出現了因抗清而殉節的節烈書家如史可法、鄺露、張家玉,以及因逃禪而遁入空門的釋氏書家如石濤、八大山人、澹歸、擔當、天然等。在天子腳下的直隸地區,雖然這一時期的書法形態并未像其它地區一樣呈現多元化的局面,但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所造就的時代書風也是可圈可點,為明清之際的中國書壇增添了活力。

在過往的書法研究中,不管是個案的研究,還是宏觀的俯視,均未對明清之際這一地區的書法狀態作較深入的研究,在學術界也未引起廣泛的關注。其實這一地區也和江浙、嶺南、滇南、巴蜀、楚湘一樣有著非常特別的時空環境,并有著迥別于其他地區的書家群體。對這一地區書家群體及其書風的關注,無疑有助于我們了解明清之際這一特殊時期中國書壇的狀態。因緣際會的是,為弘揚傳統文化,促進館際交流,2003年,由廣東省博物館和河北省博物館聯袂舉辦了對等交流書畫展。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廣東省博物館將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嶺南畫派作品展”送至河北省博物館展出,而河北省博物館將館藏之“翰墨丹青500年——明清書畫展”送至廣東省博物館展出。在廣東省博物館展出的河北省博物館所藏明清書畫中,集中了相當一部分明清之際直隸地區的書家作品。這批作品甫一露面,即引起書畫界同行的熱烈垂注,同時也引發了筆者撰寫此文的沖動。

一、 關于書家及其傳世書跡的考察

毫無疑問,由于獨特的時空條件,明清之際集中于直隸的書家在數量上占有很大的優勢,很多本身也是全國性的名家。但總體來講,真正能在書法史上值得一提的卻并不多。由于時代的久遠,很多書家已經湮沒于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我們能夠認識他們書法風格的最有效途徑,就是其傳世書跡和浩如煙海的文獻典籍。就筆者搜集的資料顯示,這一時期直隸地區有書跡傳世的書家主要有孫奇逢、孫奇彥、孫承澤、馮銓、戴明說、王馀佑、王崇簡、王熙、杜立德、魏象樞、魏裔介、梁清標、楊思圣、李、勵杜訥、郭、米漢雯、殷岳等18家。此外,也有一些文人在文獻記載中顯示其長于書法,但現今尚未見其書跡傳世,如申涵光、張蓋等。

在這些有書跡傳世的書家中,除遺民申涵光、殷岳外,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均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在京畿(有的甚至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他們中絕大多數在前朝已經獲取功名,在清代仍然得到重用,委以重任。既有以書畫名世者如戴明說、米漢雯、王崇簡等,也有名儒如孫奇逢等,還有一些是以書畫鑒藏著稱者如孫承澤、梁清標等,但更多的是以仕途揚名立萬者如魏裔介、魏象樞等。他們大多為處于權力核心階層的關鍵人物,身世顯赫,書法僅其余興。當然,也有一些品行不端,但在仕途上飛黃騰達的所謂污點書家如馮銓等。他們的構成完全迥別于這一時期以遺民為主流的江南、嶺南、西南地區,顯示出京畿之地的特殊性。

就筆者有限的閱歷統計,中國大陸和臺港地區所藏清初直隸書家之書跡主要有102件[2],其中孫奇逢5件、孫承澤6件、馮銓5件、戴明說13件、王馀佑1件、王崇簡1件、殷岳1件、杜立德4件、魏裔介10件、魏象樞10件、梁清標10件、楊思圣4件、郭4件、米漢雯10件、李4件、勵杜訥10件、王熙2件、龐塏1件、孫奇彥1件。若以質地論,則綾本51件,占50%;紙本40件,占39.21%;絹本3件,占2.94%;不詳8件[3],占7.84%。若以形制論,則立軸61件,占59.8%;卷19件,占18.62%;冊頁12件,占11.76%;扇面3件,占2.94%;對聯2件,占1.96%;不詳4件,占4.9%。若以書體論,則除王馀佑的隸書外,其余均為行書或行草書。這些資料未必能反映清初直隸書家作品之全貌,但至少從中可看出直隸書家之概貌。這些書跡中絕大多數為高頭大軸,所書寫之材料也多為當時較為盛行的板綾和花綾,體現出典型的時代特征。

二、 以書畫兼擅之書家群

——戴明說、米漢雯、王崇簡

雖然就數量和整體水平上講,這一時期直隸的書畫遠不及江浙地區,但仍然不乏具有全國影響的重量級書畫名家,戴明說、米漢雯即是其例。

戴明說是清初以墨竹見稱于畫史的重要人物,他字道默,號嚴犖,晚號定圃,直隸滄州(今河北滄州市)人。明代崇禎七年(1634年)中進士,官至兵部都給事中,嘗參與李自成部隊。入清后官戶部尚書。他工書善畫,尤擅墨竹、山水,其墨竹“飛舞靈動,其飄舉之筆,大得吳仲圭法”[4],當時順治帝對其大為賞識,嘗召見他并賜予筆墨,戴氏即席揮毫,時人吳偉業(1609~1671年)描寫當時情景說:“丹青墨寶,照耀殿壁;長縑短幅,淋漓墨沈。”[5]順治帝更賜以圖章曰:“米芾、畫禪,煙巒如覿;明說克傳,圖章用賜。”說他的畫藝得到書畫大家米芾、董其昌的真傳,評價是很高的。戴明說在他的畫上也多鈐用此印。

在戴氏傳世的數十件畫作中,墨竹或竹石占八成以上,論者謂其墨竹“筆力蒼秀,極有風趣”[6];其余為山水,多作米氏云山,“水墨山水,亦超脫有致”[7]。其畫作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均可代表清初繪畫的較高水準。

戴明說的書法雖然不是其專長,但仍然有其獨到之處。他與清初另一著名書畫家、河南籍的王鐸(1592~1652年)交游甚密,王鐸曾致書與其探討畫理,更評其書博大奇奧,不讓古人[8],這說明戴氏的書法在時人和同行的眼里能得到很高的評價(圖一)。

米漢雯為明末書壇四大家之一米萬鐘(另三家分別為董其昌、張瑞圖、邢侗)之孫,字紫來,號秀巖,順天宛平(今屬北京市)人。順治十八年(1661年)進士,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主試江南,后供奉內廷,擢侍講學士。他性格放浪不羈,不拘行跡,書擅行書,畫善山水,兼擅詩文,頗得米氏家法,并兼擅金石篆刻,時人稱之為“小米”。其書師承米南宮,論者謂其書畫皆工秀,徑寸外尤勁媚,甚至說當在米萬鐘之上[9]。雖然這種說法不乏溢美之辭,但可反映出米漢雯在家法之外,不無創新(圖二)。

戴、米之外,另有畫家王崇簡亦擅書法。

王崇簡(1602~1678年),字敬齋,一作敬哉,順天宛平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入清后于順治三年(1646年)以薦補選庶吉士,授檢討,累官至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著有《青箱堂集》。王氏工寫山水,擅作米氏云山,同時兼擅書法。所以書法乃其余興,與其畫作相比,并沒有鮮明的特色。

三、 鑒藏家書家群

——梁清標、孫承澤

梁清標(1620~1691年),字玉立,又字棠村,號蕉林,又號蒼巖,直隸真定(今河北正定縣)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入清后歷官兵、禮、刑、戶諸部尚書,擢保和殿大學士。工書法,精鑒賞,金石、書畫、鼎彝等收藏富甲海內。所藏法書名畫均由專人裝裱,有特定模式,且多有梁清標題簽。他曾匯刻所藏法書為《秋碧堂法帖》,在書法鑒藏史上影響頗具。經其鑒藏之名跡有隋展子虔《游春圖》、唐閻立本《步輦圖》、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等,都是中國美術史上家喻戶曉的繪畫巨跡,著有《蕉林詩文集》、《棠村隨筆》、《蕉林文稿》、《棠村詞》等。

孫承澤(1592~1676年),字耳北,號北海,又號退谷、退谷逸叟、退谷老人、退翁、退道人等,本為山東益都人,長期寓居京師。明崇禎年間進士,官給事中,入清后官至吏部左侍郎。富收藏,精鑒別書畫,著有《庚子消夏記》、《九州山水考》、《學典》、《閑者軒帖考》、《溯洄集》及《研山齋集》等,經其鑒藏的名跡有李公麟的《臨韋偃牧放圖》、孫過庭的《書譜》、黃庭堅的《松風閣詩》等。

四、 權臣書家群——魏裔介、魏象樞、杜立德、勵杜訥、李、王熙、郭、馮銓

魏裔介(1616~1686年)是順治、康熙兩朝的重臣[10],時人稱其為自宋代歐陽修以后,唯一的先為諫臣、后升宰相,歷職長久并“展其嘉謨”之人[11],在清初政壇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另一名臣魏象樞并稱“二魏”。他字石生,號貞庵,一號昆林,直隸柏鄉(今河北柏鄉縣)人。順治進士,累官至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加太子太保。他不僅政績突出,位列名臣,更在理學、辭章、書法方面頗有建樹,著有《嶼舫集》、《昆林小品》、《兼濟堂集》、《鑒語經世編》等。

魏象樞(1617~1687年),字環極,號庸齋,晚年因康熙帝賜“寒松堂”匾額,故自號寒松老人,直隸蔚縣(今河北蔚縣)人。順治年間進士,官刑部尚書。他精研理學、書法及詩歌,其書行筆流暢,筆正墨潤,結體正欹錯落,倚側取勢,能得米芾遺韻。有論者稱其為清初直隸名人中書法最具特色者,謂其書法能擺脫以董其昌為時尚的影響,宗法米元章,奇險而勁健,并謂其書法不同于一般的館閣體,點畫間有六朝墓志遺韻[12]。這種評論顯示出魏象樞在清初直隸書家群中確乎可脫穎而出,不同于普通的官吏書風(圖三)。

杜立德(1611~1691年),字純一,號敬修,直隸寶坻(今天津寶坻縣)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入清后官至太子少保、刑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等,在任上頗有建樹,極得朝廷內外嘉許[13]。工書法,師法顏真卿。

勵杜訥(1628~1703年),字近公,直隸靜海(今天津靜海縣)人。康熙年間舉鴻博,授編修,官至刑部右侍郎。康熙二年纂《世祖實錄》,詔選善書之士,杜訥試為第一。有論者認為他是“當年極被賞識的宮廷書家”[14],這是很有道理的。史載其嘗“剪方寸紙一百片,書一字其上,片片向日疊映,無一筆絲毫出入”[15],說明他很注重書寫技巧,并長于書寫小字(圖四)。其子勵廷儀(1669~1732年)亦擅書,涉獵《圣教序》,兼及虞世南、褚遂良,在家學之外,別取前人之長。

李(1625~1684年),字坦園,直隸高陽(今河北高陽縣)人。順治進士,累官太子太保、戶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等。其文章開一代風氣之先,并精天文、地理之學;工書法,師法顏真卿、董其昌。著有《心遠堂詩集》。

王熙(1628~1703年),字胥庭,又字子雍,號幕齋,一號瞿庵,順天宛平(今屬北京市)人,王崇簡子。清順治四年(1647年)進士,歷官庶吉士、檢討、侍講學士、經筵講官、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著有《文靖公集》。

郭(1622~1690年),字芝仙,號快庵,一號快圃,直隸清苑(今河北清苑縣)人。順治九年(1652年)進士,歷官檢討、贊善、山西按察司知事、內閣學士等。在詞曹40年,鴻篇巨制多出其手,善書法,與沈荃有“南沈北郭”之稱[16](圖五)。

馮 銓(1595~1672年)是明清兩朝之大學士,也是寵臣。他字振鷺,一字伯衡,號鹿庵,順天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他在明天啟年間依附魏忠賢,得以重用,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在任時排擠東林黨人,權勢炙手可熱。入清后,得到攝政王多爾袞及順治帝的寵幸,于順治元年(1644年)應征入內院協理機務,后累官至禮部尚書,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弘文院大學士,加少師兼太子太師等。在位上繼續排斥異己,成為這一時期典型的有才無德的官僚代表[17]。他曾收藏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并將此帖與其它名帖匯刻為《快雪堂法帖》,并著有《瀛洲賦》和《獨鹿山房詩集》。

五、儒學和遺民書家群——孫奇逢、王馀佑、張蓋、申涵光、殷岳、龐塏、楊思圣

孫奇逢(1585~1675年)是清初名儒,與黃宗羲、李并稱清初三大儒。他字啟泰,號鐘元,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晚年寓居河南輝縣夏峰村講學,人稱夏峰先生。又因明清兩朝11次征而不仕,被世人稱為“孫征君”[18]。孫奇逢年輕時頗有用世志,曾參與對魏忠賢黨羽的抗爭,亦曾參與抗擊清兵,但終未能遂志。入清后潛心治學,著意于理學,是清初朱王調和學派的首倡者之一[19],著有《夏峰先生集》、《讀易大旨》、《理學宗傳》、《畿輔人物考》、《北學編》等。其弟孫奇彥,順治中以貢生知武城縣,亦擅書,傳世作品有《行草書七言兩句詩軸》。

王馀佑(1616~1684年),字介祺,號五公山人,直隸新城(今河北新城縣)人。無功名,嘗從孫奇逢“學兵法”、“講性命之學”,“隱居教授,不求聞達”[20],從其游者數百人。王氏兼具文武之才,著有《八陣圖》、《萬勝車圖說》、《兵民經略圖》、《涌幢草》及文集等。同時兼擅書法,時人稱其“書法遒逸”[21]。

張蓋,字覆輿,一字命士,直隸永年(今河北永年縣)人。少敦氣節,以能詩而聞名。明亡后,得狂疾,嘗游歷山西、湖北、河南、山東諸地,及歸,則自閉于土室之中,雖妻子亦不得見,惟與申涵光、殷岳交善,稱“畿南三才子”[22]。張蓋尤工五言詩,兼精草書。其詩以哀憤見長,多自毀其稿。《清史列傳》稱其工草書,時人雜著稱其“或作狂草累百過,至不可辨識乃已”,其草書“如枯藤怪石,空山老衲,如蟲蝕木,如錐劃沙,如龍如象,如利戈矛,如強弓矢,可謂奇矣”[23]。

申涵光(1619~1677年),字和孟,一字鳧盟,直隸永年(今河北永年縣)人,申佳允之子。少穎異,博涉經史,以詩聞名。因父殉國難,明亡后絕意進取。康熙七年(1668年)詔征山林隱逸之士, 魏裔介將薦之,申力辭乃止。擅詩文、書法,曾以理學訓其弟,使其立身揚名,著有《聰山集》、《荊園小語》。河北省博物館藏有一件《清初名流詩翰卷》,均為清初文壇名流書贈申涵光之詩文,計有魏裔介、王士祿、劉體仁、米漢雯、魏學渠、曹而堪、章在茲、朱彝尊、王士、張玉裁、張玉書、顏光敏、吳偉業等13人[24],說明作為遺民的申涵光與當時政壇、文壇名人均有廣泛的交往。

殷岳(1603~1670年),字宗山,一字伯巖,直隸雞澤(今河北雞澤縣)人。他曾于順治初年任睢寧知縣,申涵光移書勸之,慨然罷歸,與涵光唱和相樂。后南游福州,客死閩地。能詩善書,著有《留耕學堂集》。其書傳世極少,現在所見惟有臺北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所藏《行草致姐夫尺牘卷》,論者謂此書“和氣載柔,藉右軍之雅健消解清臣之寬和”[25],誠為的評。

龐塏(1657~1725年),字霽公,直隸任丘(今河北任丘市)人。康熙十四年(1675年)舉人,試鴻博,授檢討,官福建建寧知府。工詩文詞翰,善小行楷,著有《叢碧山房集》,其為詩“主于平正沖淡,不求文飾”[26],恰如其書法,無拘無束,頗得性靈之氣。

楊思圣(1621~1664年),字猶龍,號雪樵,直隸巨鹿(今河北巨鹿縣)人。順治三年(1646年)進士,官四川布政使。擅書畫,尤工于詩,嘗作五君詠,以思圣及魏象樞為最,時并稱“楊魏”,著有《且亭詩集》。書法方面“擅晉人書法”[27],則與當時尊董之時尚不同。

六、 直隸書風及其歷史因緣

當然,僅以上述四類書家群來概括明清之際直隸書家群未必能完全、真實地反映這一地區的書壇現狀,其中不少書家同時兼屬多種群體,但這種簡單的歸類至少為我們了解這一時期直隸書家群的構成提供了有利的參照。筆者曾對這一時期的嶺南書家群及其書風作過探討,并將其歸納為以下四類:一是忠烈書家;二是遺民書家;三是釋氏書家;四是貳臣書家[28]。就人數而言,四類書家群中遺民與釋氏書家占主流,這與當時嶺南地區遠離政治中心、不少南明王朝之文人學士南下廣東并逃禪或隱逸山林的歷史情境是分不開的。士人之南下影響了當時廣東文人的抉擇,因而出現了“滄桑之際,粵中士人多從彼教游,所謂十家王謝九為僧也”的局面[29]。而作為京畿之地的直隸地區,書家們處于政治權力交匯的中心,在政治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所以相比較南方地區的書壇來說,有著明顯的不同。

在清初,以佞臣馮銓為代表的“北人”占據了朝廷之要職。據史書記載,順治帝曾于順治十年(1653年)啟用曾被罷黜的馮銓,并著其以文之優劣考核官員。馮銓為貶抑“南人”,遂上奏曰:“南人優于文而行不符,北人短于文而行可嘉。今茲考釋,亦不可止取其文之優者而用之,文行優長,辦事有能者,兼而用之可也。”[30]此奏之立意尚佳,故為順治帝采納,但馮銓卻借此作為排斥“南人”漢官之理由,大肆網羅“北人”而擠壓“南人”,因此在清初相當一段時間內,以直隸地區為主導的所謂“北人”漢官成為朝廷官僚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人”漢官則因受排擠而外用,或被貶謫。這樣的政治氣候自然影響到中央政權中官員的構成。關于明清之際南北士人與朝廷政治的話題,趙園已有詳細闡述[31],此不贅述。

在這批“北人”漢官為主體的朝廷命官中,以魏裔介、魏象樞、杜立德、馮銓等為代表的直隸籍官員又占了主流。他們大多經過科舉考試進階仕途,有著一定的文學功底和嫻熟的書寫技巧,這就使其以官員為主體的書家群落成為這一時期直隸書家群的主要特色。這一點是迥別于其他任何地區的。此外,官員書法和當時皇帝的倡行也有很大關系。魏裔介曾有文記載說“世祖皇帝留心翰墨,召詞臣能書者,面給筆札”,楊思圣“所書縑幅獨稱旨,賞賚有加”[32]。世祖皇帝即順治。在康熙二年,因為編纂《世祖實錄》,皇帝詔選善書之士,勵杜訥被選為第一[33]。兩朝皇帝大力提倡書法,這就使得在朝廷為官者不得不苦心臨池,以求得皇帝恩寵,這也是直隸書家群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以官員為主流的直隸書家群中,書法自然而然也會表現出迥別于南方地區書家群的書風。以總體面貌而言,直隸書家群大多具有廟堂之氣,書法以高堂大軸居多,質地也以體現富貴之氣的板綾或花綾為主,書法上縱橫捭闔,張揚恣肆,表現出一種霸悍之氣、雄健之美。有論者稱這批大吏兼書家之書法“均祖述晉唐,特別是追法顏真卿,蒼郁雄暢,樸實古拙,又參以董其昌筆法,婀娜多姿,面貌接近傅山與王鐸,這可能是時代風氣使

然”[34];而南方以遺民和釋氏為主體的書家群,書法大多蘊涵黍離之悲,所用之材料大多為宣紙,掛軸之尺幅也遠遠小于直隸書家作品,其書風多寄寓一種較為孤獨而幽寂的遺民情懷,書法上顯然不可能具有那種霸悍的恣麗,而是一種婉約的陰柔之美。這是清初直隸書家群與南方書家群最為典型的不同之處。這一點似乎與山水畫中的南宗、北派有著異曲而同工的相似之處。

從書體上看,無論是直隸書家群,還是南方書家群,都是以行草書為主流,兼及楷書,較少隸書,極少篆書。這是和當時帖學占上風的書寫時尚密切相關的。乾隆、嘉慶以后,隨著大量金石碑版的出土,金石考據之學的盛行,這種書寫時尚便大為改觀,隸書得以復興,篆書及金文在學者型書家中得以倡行。這些都是由特定時間內不同的歷史環境和文化背景所決定的。關于明末清初書法的變遷及其相關文化背景、政治因素的探討,白謙慎已有專文論及[35],此不贅述。

考察清初直隸書家群及其書風,是研究清初地域書風的一個重要范疇。由于直隸書家群中不少書家在全國書壇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因而他們的書風也代表了當時中國書壇的一個側面。從廣義上講,像王鐸、傅山等著名書家也從屬于這一群落,尤其是王鐸,其經歷、書風及其書法形制、書體等均與直隸書家群中權臣書家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似可反映出當時“北派”書風的主流。關于這一段歷史和地域書風及由此而引發的清初南、北書派的課題,至今尚未在書法史學界引起足夠的重視,更遑論深入的研究。因此,此文初淺的探討希望能拋磚引玉,以激起書法理論界對這群特殊時期鮮為人知的書家投以熱烈的興致并引起廣泛的關注。

————————

[1]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2]中國大陸的藏品資料主要來自于:a.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編:《中國古代書畫目錄》(1~10冊)及《中國古代書畫圖目》(1~24冊),文物出版社出版; b.高朝英:《河北省博物館藏楹聯墨跡選集》,河北美術出版社,1996年。臺灣地區藏品則來自于:c.《明末清初書法展(文人)》; d.《明末清初書法展(書家)》; e.《明末清初書法展(忠烈、名臣、遺民、高僧)》,臺灣何創時基金會,1996年。

[3]因所參照之以上圖書并未注明尺寸、質地或裝裱形制,故只能以“不詳”冠之,下同。

[4]藍瑛、謝彬:《圖繪寶鑒續纂》卷2。

[5]馬宗霍:《書林藻鑒》卷12,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201頁。

[6]容庚:《頌齋書畫小記》,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7]蘇庚春著、朱萬章整理:《蘇庚春畫史記略》,廣東旅游出版社,2004年。

[8]張庚:《國朝畫征錄》卷上。

[9]同[5],卷11,第203頁。

[10]李建麗、史云征、李振奇:《魏裔介及其家族墓志綜考》,《文物春秋》1996年4期。

[11]王政堯:《魏裔介》,載《清代人物傳稿》上編第1卷,中華書局,1984年。

[12][34]王金科:《河北省博物館書法藏品概述》,《書法叢刊》2001年2期。

[13]王永謙:《杜立德》,載《清代人物傳稿》上編第6卷,中華書局,1991年。

[14]傅申:《明末清初的帖學風尚》,載《書史與書跡——傅申書法論文集(二)》,臺灣:歷史博物館,2004年,第322頁。

[15][27][32]同[5],卷12,第202頁。

[16]潘榮勝主編:《明清進士錄》,中華書局,2006年,第776頁。

[17]王政堯:《馮銓》,載同[11]。

[18]周筠:《孫奇逢傳記著作二種》,《文物春秋》1994年4期。

[19]張曉虎:《孫奇逢》,載同[11]。

[20]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卷28,岳麓書社,1991年,第838頁。

[21][23]同[5],卷12,第199頁。

[22]同[20],卷47,第1191頁。

[24]陳耀林:《讀〈清初名流詩翰〉卷》,《書法叢刊》2001年2期。

[25]同[2]e,第219頁。

[26]同[20],卷39,第1080頁。

[28]朱萬章:《明末清初的嶺南書風》,《中國書法》2004年5期。該文后經修訂、擴充,成《明末清初嶺南書家群研究》,參加2007年由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和藝術系聯合舉辦的書法史論學術研討會,即將刊載于會后梓行之論文集中。

[29]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中華書局,1965年。

[30]《清世祖實錄》卷73。

[31]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86~115頁。

[33]同[20],卷13,第383頁。

[35]白謙慎:《明末清初中國書法變遷概述》,載同[2]d,第11~17頁。

〔責任編輯:張金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视频欧美|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国产导航在线|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成人在线天堂|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2018|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观看欧美性一级| 天天综合网站| 高清乱码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人网站| 亚洲天堂2014|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www.国产福利|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亚洲欧美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青青网在线国产|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亚洲天天更新|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性视频|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JIZZ亚洲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欧美亚洲第一页|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激情区| 好吊日免费视频|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91福利免费|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二区| 亚洲天堂伊人|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亚洲αv毛片| 亚洲色图欧美视频|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免费a级片|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亚洲乱强伦|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少妇精品网站|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久草中文网|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國產尤物AV尤物在線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