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6冊。
教學目標:
1.能根據課文展開豐富的想象,補充課文的空白。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感受兒童隊員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的個性品質。
教學重點:
在閱讀中體會人物心理的變化,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關鍵語句“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檢閱》這篇課文。(師板書課題。)首先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波蘭首都國慶節的盛況。(出示圖片,配樂。)
師:你們看,國慶節到了,誰能把場面描述一下?
生:多么盛大的節日!多么隆重的檢閱!街道上人山人海,樓房上彩旗飄揚,主席臺上站滿了國家領導人和外國貴賓。步兵過去了,炮兵過去了,青年組織的隊伍也通過了主席臺。現在輪到兒童隊員了。
師:在經過檢閱臺這么多隊伍當中,贏得觀眾稱贊的是誰呀?
生:兒童團。
師:觀眾是怎樣說的?
生: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
師:這個小伙子是指誰?這些小伙子又是誰?
生:這個小伙子是指博萊克。這些小伙子是指兒童團員們。
二、朗讀感悟,理解內涵
師:此時,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為什么博萊克能贏得觀眾的稱贊呢?
生:本來只夸獎博萊克,現在為什么說這些小伙子真棒呢?
師:問得好!現在就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朗讀10~16自然段。想一想: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真棒呢?(生自由朗讀后,師檢查提問。)
師:為什么博萊克贏得大家的稱贊呢?
生:我知道博萊克得到大家的稱贊是因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師:文中哪里寫出他走得很好呢?
生:在隊伍的第一排,緊跟在隊長后面走著一名拄拐的男孩,看來,他肯定忘記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隊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
師:還有誰能說說?(師指名說。)
師:現在大家可以再讀一讀、想一想,博萊克是個怎樣的小伙子?
生: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勇敢的小伙子。因為他拄拐了還能保持與隊伍一致。
生:他是個具有團隊精神的小男孩。他左腿截肢了還能跟兒童團隊伍保持一致。
生:我認為他很有自信。雖然他拄拐了,可他還是走得這么好,為兒童隊爭得了掌聲。
師:說得好,現在就請你們帶著自己獨特的體會來讀課文吧!(生齊讀。)
師:是啊,博萊克雖然拄著拐杖,但他高昂著頭,挺著胸膛,與全隊保持一致,這是多么不容易啊!通過書中的描寫,你能想象得到他平時辛苦練習時的情景嗎?
生:我仿佛看到他在街上都在練習,一直這么堅持著,他才走得這么好。
生:我仿佛還看到他每天都在練習,摔倒了又爬起來,仍然堅持練習。
生: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同學們都勸他休息,但他沒有停下來,還在練習。
師:面對這樣棒的小伙子,你們不想對他說什么嗎?
生:博萊克,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
生:博萊克,你很自信,你真的很棒!
師:是的,大家可能還有很多話要對博萊克說,那誰能用一句最簡單而蘊涵深刻的話概括呢?
生:這個小伙子真棒!
師:是啊,這一幕幕鏡頭,這一個個場景不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萬的觀眾也看到了,所以,他們由衷地稱贊這個自信、堅強的孩子!如果說博萊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堅強迎來了觀眾的稱贊,那么其他兒童隊員呢?為什么他們也得到了大家的稱贊呢?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2~9自然段,想一想,兒童隊員們在干什么?
生:兒童隊員們都在討論,游行檢閱時博萊克怎么辦?
師:因為他們覺得這件事怎么樣?
生:非常難辦。
師: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這件事情非常難辦呢?
生:“勸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隊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隊伍中間?可是跟他怎么說呢?誰去跟他說呢?”從這里我感受到了大家很為難。(師指導朗讀。)
生:“俱樂部里立刻鴉雀無聲了,事情確實非常難辦,因為博萊克左腿截肢了,現在靠拄拐走路。”我感覺大家都很為難,不知道該怎么辦。
師:從鴉雀無聲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辦,誰也不說話。”(師指導朗讀。)
生:“隊長”終于有一名隊員說話了,“還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檢閱時博萊克怎么辦?”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師指導朗讀。)
師:是的,正是這件棘手的事情,使整個俱樂部鴉雀無聲,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大家心里都在想:如果讓他去, ,如果不讓他去,。(生填空。)
生:如果讓博萊克參加檢閱,可能會出現意外,如果不讓他去參加,博萊克可能會很傷心。
生:如果讓博萊克參加檢閱,可能隊伍走不好,如果不讓他參加會少了一個人,博萊克會傷心。
生:如果讓博萊克參加檢閱,可能會讓人笑話,如果不讓他去,他會認為大家歧視他。
師:多么善良的兒童隊員啊!既想使檢閱隊伍整齊劃一,又不想傷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萊克。這可怎么辦呢?隊長,隊長在哪里,你有什么好主意?
生:“隊員們,如果把博萊克放在隊伍第一排,讓大家都看見他,怎么樣?他雖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兒童隊員,還不是一般的隊員!”
師:孩子們,聽著隊長的提議,哪里最讓你感動?
生:“把博萊克放在隊伍的第一排特別讓我感動。”現在不是要藏起來,而是要把他放在隊伍的第一排。(師指導朗讀。)
生:“他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兒童隊員,還不是一般的隊員!”從這里我感受到了,隊長沒有歧視他。(師指導朗讀。)
生:“把博萊克放在隊伍的第一排,讓大家都能看到他。”這樣把博萊克放在隊伍第一排,給了他很大的信心。(師指導朗讀。)
師:隊長這么好的提議,隊員們贊同嗎?從什么地方體會到的?
生:太棒了!這才叫兒童隊員呢!別的隊肯定會羨慕我們,第一排走著一名拄拐的兒童隊員。
師:還有誰想讀?
生:太棒了!這才叫兒童隊員呢!別的隊肯定會羨慕我們,第一排走著一名拄拐的兒童隊員。
…………
師:我聽出來你們很高興,高興的是什么呢?
生:因為我們棘手的問題解決了,讓他走在第一排。
師:我也聽出了你們的自豪,自豪什么呀?
生:能讓博萊克參加檢閱,讓大家都能看到他。
師:是啊,此時,再也不是沉默的局面,大家的想法都得到了統一,每個隊員們都歡呼著,難怪人們由衷地贊嘆他們。
生:這些小伙子真棒!
師:正是這些小伙子們的大膽決定,讓博萊克有機會參加了檢閱,并站在了隊伍的第一排,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博萊克——(師出示第12段。)
師:看著這自信堅強的博萊克和整齊劃一的兒童團隊伍,人們由衷地贊嘆。
生: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
三、讀寫結合,深化認識
師: 此時,長時間的掌聲淹沒了觀眾的議論聲。同學們,如果你現在就是在場觀眾中的一員,你想對博萊克或者對兒童隊員們說些什么呢?把它寫下來,好嗎?
生:我要說:“兒童隊員們,我真為你們驕傲!”
生:想說:“博萊克,你真棒,如果每個截肢的人都能像你一樣,我想我們的國家一定很好。”
生:我會說:“太棒了,這才像兒童隊員呢!”
生:我想對博萊克說:“你能堅持下來,刻苦鍛煉,真好!”我還想對兒童隊員們說:“你們的主意真好,能讓博萊克參加檢閱,并且讓他站在隊伍的第一排!”
師:是的,我們感受到博萊克的自信和堅強,更感受到了兒童隊員們對博萊克的關愛與尊重。
師:很好!同學們,學習了《檢閱》這篇課文,你們是不是很有感觸啊?是的,作為健康的人,我們應該像文中的兒童隊員們那樣。(板書:尊重殘疾人,關愛殘疾人。)
師:作為殘疾人,更應該像博萊克那樣。(板書:殘而不廢,身殘志堅)同學們,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下課。
反思:
本課學習的重點是在閱讀中體會人物心理變化,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關鍵語句“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層含義,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領會兒童隊員的高尚品質,我在教學中緊緊圍繞為什么觀眾說“這個小伙子真棒”,又說“這些小伙子真棒”來展開教學,讓學生通過移情體驗、大膽想象來體會兒童隊員的心理,從而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質。以下幾點是自己對本堂課的點滴反思:
一、創設情境,引導質疑,激發學習的興趣
在導入本課時,我直接切入課題,和學生一起回憶波蘭首都國慶節的盛況。當孩子們在音樂聲與圖片中有感情地朗讀時,他們已經充分感受到檢閱莊嚴的場面,此時,為了使學生產生與觀眾情感的共鳴,我為學生創設形象的情境,把目光集中到了這個小伙子,還有這些小伙子身上。通過這一情境的創設,學生也就更能體會觀眾們當時的感受了,但是很明顯,在這里孩子們還不能體會觀眾為什么這么說。因此當板書完這兩句話時,我又提問:為什么他能贏得觀眾的稱贊?本來只夸獎博萊克,現在為什么說這些小伙子真棒呢? 這些問題集中到一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充分調動起來了。
二、充分朗讀,大膽想象,感受人物的心理
在讓學生體會“這個小伙子”和“這些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句,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通過“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真棒”、“看到博萊克此時精神的樣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著隊長的提議,哪里最讓你感動”等問題,讓學生大膽想象、移情體驗來體會人物心理,從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質。
三、讀寫結合,深化認識,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理解了“這些小伙子”和“這個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后,我讓學生再讀博萊克的表現,來感受他當時的心情,從而更深層次地體會到兒童隊員對博萊克的尊重和信任以及關愛,讓學生明白博萊克的表現離不開兒童隊員對他的信任與鼓勵。最后設計的小練筆,雖然由于時間關系,課堂上沒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寫作,但學生在簡短的語句中已經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效果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