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汽車商品累計進出口總額為175.7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27.24億美元比較,同比增長38.15%。一季度我國汽車進出口貿易繼續保持順差,達21.3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7.47億美元比較,同比增長22.10%。今年一季度,商用車進出口總額為18.8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0.30億美元比較,同比增長82.91%。
貨車進口增長迅速
據海關總署最近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產品進口比去年同期明顯增長,均超過國內市場的銷售增長速度。我國整車進口量為10.31萬輛,同比增長74.50%。其中商用車進口量為3479輛,同比增長29.77%。從主要進口品種來看,貨車進口2824輛,同比增長40.15%;客車進口306輛,同比下降27.83%;特種車進口167輛,同比增長4.37%;汽車底盤進口182輛,同比增長121.95%。同時,發動機、零部件等商品進口形勢總體保持穩定,進口金額為39.57億美元,同比增長12.37%。 其中發動機進口3.13億美元,同比增長5.99%;汽車零部件進口36.44億美元,同比增長13.01%。
今年一季度商用車進口持續分化,除了客車進口金額與數量同比下降外,其他車型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汽車底盤上升明顯,金額與數量分別同比增長81.06%和121.95%。貨車也保持平穩增速,金額與數量分別同比增長37.05%和40.15%。
今年一季度零部件進口仍主要集中于發動機和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和部分車身附件,這些零部件的總量大增速快,國內市場滿足度差,尤其是自動變速箱的進口需求很大。
基于2008年GDP預計增長10%,國產乘用車增長20%和汽車消費結構升級的考慮。加上在前兩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跨國公司繼續對市場保持良好的預期,普遍調高了進口總量計劃。而且新品牌、新車型不斷進入,再加上適當放開平行進口方式,在這個大背景下,預計2008年進口車量將進一步放大。進口數量將保持在平均每月3萬輛以上,進口車總量將達到40萬輛左右,其中商用車進口將達到1.5萬輛左右。

伊朗、南非成為客車出口
主力市場
今年一季度,商用車整車出口表現依然出色,出口量9.60萬輛,同比增長56.88%。其中載貨車達到7.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23%;客車出口也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共出口1.09萬輛,同比增長117.77%;汽車底盤出口8442輛,同比增長94.79%。特種車出口出現負增長,為2966輛,同比負增長20.97%。發動機、零部件等商品出口創匯同比保持較快增長,出口金額為76.42億美元,同比增長24.81%。其中發動機出口3.39億美元,同比增長53.70%;汽車零部件出口73.02億美元,同比增長23.36%。
客車、汽車底盤成為今年一季度商用車出口的亮點,同比增長達到1倍以上,增速高于去年一季度的增速,屬于持續加速狀態。特種車的出口數量出現同比大幅下滑的態勢。
今年一季度客車出口同比大幅增長,但波動較大,與去年四季度相比,出現環比出口量下滑。07年四季度客車市場的高增長主要依托10-20座汽油車的高增長,部分企業獲得海外大客戶訂單,屬于新的市場開拓,今年以來增長難以太快。今年一季度客車出口延續07年的新興市場格局,07年伊朗和南非市場從小市場一躍成為超級主力市場。
貨車出口起步較早,市場優勢明顯,但今年也出現一定問題。5噸以下柴油車已經成出口第一主力車型,但同噸位的汽油車下滑較大。大噸位的車型的出口也明顯下滑。去年貨車出口目的國前五名為敘利亞、俄羅斯、越南、阿爾及利亞、南非,但今年一季度敘利亞的出口降到第三位,出口量大幅萎縮,俄羅斯的一季度出口也僅達到同期的十分之一。
今年一季度的零部件出口仍主要集中于資源性的輪胎、車輪等行駛系統產品,但出口的增速大幅下降。勞動密集型的電子產品的出口增長保持較快。合資企業的發動機零部件和總成出口保持高增長。盡管今年一季度零部件出口增速下降,但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出口國,國內汽車零部件性價比較高。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一些標準件類的汽車零部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有一席之地,生產的部分產品質量完全可以與歐美同類產品相媲美,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