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用車展區設在新國展主展館外的廣場上,國內外商用車企業均展出了最新商用車技術力作。歐美品牌重卡中的VOLVO、戴·克-奔馳、斯堪尼亞、雷諾、IVECO、MAN等個個重拳出擊,展品高端、技術前沿。國產主流重卡品牌除中國重汽缺席外,其他品牌均傾力出展,如一汽解放、東風汽車、福田歐曼、陜西重汽、北方奔馳、安徽華菱、上汽依維柯紅巖、上汽匯眾、江淮格爾發等。尤其是闊別三屆北京車展的東風商用車公司的回歸,更讓人有“群雄皆至”之感。
一汽解放
自主把握未來

在一汽解放的展臺上是以清一色的出自解放J6平臺的拓展(國Ⅲ)產品為主體,涵蓋牽引車、載貨車、專用車等系列整車,以及國Ⅲ、國Ⅳ發動機、車橋等總成產品,構建了極其強大的參展陣容。在車展上,一汽解放商用車公司的領導還為解放J6P攪拌車、J6M6×2和8×4載貨車三大平臺拓展產品舉行了隆重的揭幕儀式,媒體見面會以“自主把握未來,價值成就夢想”為主題。
據一汽解放公司總經理王立志介紹,解放高端重卡——J6系列于07年下半年正式投放市場,但為應對國Ⅲ排放標準和進一步拓展市場,一汽解放又陸續開發出了技術含量較高、動力采用電控系統的國ⅢJ6拓展系列產品。解放J6P攪拌車的全壽命期超過80萬公里的指標,出勤率達95%以上,尤其是采用了低重心的“V”桿平衡懸架,底盤后橋處距地面僅僅110cm,成為國內重心最低的底盤。J6M6×2、8×4載貨車是一汽解放采用輕量化設計的兩款高端產品,主要針對計重收費與高速物流市場,最高時速可達105km/h,駕駛室還通過ECER29法規認證,寬度為2250mm;動力配裝道依茨6L、7L發動機。由于大量采用了少片簧懸架結構和高強度鋼板車架,使整車輕量化優勢明顯增強,如280馬力8×4底盤自重僅9.5噸。
據悉,解放J6重卡生產線已經完成了多平臺、寬系列的技術跨越。隨著解放J6拓展產品的面市,解放J6重卡正式邁入功率覆蓋180-460馬力,產品涵蓋牽引、工程、載貨和改裝等細分市場的多元化發展時代。

東風汽車
創新成就“錦”上添花
在東風商用車展臺上依次排列有東風天龍、大力神、霸龍、天錦(中卡)等系列11輛國Ⅲ整車和7臺產自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和東風商用車發動機廠的國Ⅳ、國Ⅲ發動機。此外,還有一輛東風天龍重卡擺放在東風公司乘用車展臺。
據展臺工作人員介紹,東風天錦(代號D530)是東風進一步完善產品結構,提升市場競爭力而研發的新一代中型卡車,市場定位為區域物流運輸和市政用途車輛改裝。其中東風天錦DFL1160B3展現了東風LNG(液化天然氣)代用燃料技術優勢;東風天錦DFL1180B載貨車卻展現了其在低油耗、輕量化設計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而發動機展品更凸顯出了東風汽車在科技含量與環保上的絕對優勢。
置于東風公司乘用車展臺的東風天龍DFL4181A 4×2牽引車,無論是外型,還是配置,絕對堪稱東風品牌此次展出的明星車,尤其是乘用車展區惟一重卡車型。東風商用車公司以東風天龍、天錦和國Ⅲ、國Ⅳ發動機的產品組合登臺北京車展,同時也表明東風商用車重、中、輕產品的動力與外型同步升級、換代的工作已經全面完成,未來產品、市場優勢明顯。

北汽福田
從戰略增長走向能力增長
北汽福田在其展臺上展示了7輛樣車和3款發動機,整車涵蓋福田歐曼中重卡系列,歐馬可、奧鈴和時代輕卡系列,SUP薩普皮卡系列和歐V客車系列,產品結構是商用車展區參展車型較全的品牌之一。展品充分突出了“科技、綠色、環保”理念,如展出的兩輛歐V客車分別是氫燃料能源和油電混合動力的城市公交各一輛,中重卡和輕卡系列均為全新的國Ⅲ排放系列產品。
歐曼9系BJ4253SNFJB-S是福田汽車展出的唯一輛中重型卡車,代表了北汽福田在中重卡領域所取得的技術成果。福田歐V氫燃料能源城市公交車是其展臺的最大亮點,使本來“偏安一隅”的福田展臺人氣增加不少。
近幾年來,北汽福田汽車的產品系列、技術品質和市場份額,均增長迅速,尤其是與奔馳完成合資合作后,福田汽車在各細分市場的產品與技術優勢進一步凸顯。據悉,福田歐曼神州牽引車系列、歐曼雄獅平板載貨車系列、歐曼昆侖自卸車系列,以及歐曼奇兵中型平板載貨車系列,為了應對國Ⅲ新政的實馳,其動力升級工作已經全面完成。

上汽商用
“融合、創新、共贏未來”
在本屆車展上,上汽以“融合、創新、共贏未來”為主題,集中展示了乘用車、商用車和零部件三大板塊的最新技術成果。
上汽商用車展區的最大看點非上汽依維柯經巖(簡稱SIH)展出的依維柯STRALIS、紅巖PowerTech和Tampa/T霸重卡三大系列新品莫屬,這是上汽、依維柯、經巖三方合資合作后的最新成果,排放均達國Ⅲ標準。據上汽依維柯紅巖總經理陽樹毅介紹,榮獲“歐洲之星”殊榮的依維柯STRALIS重卡,倡導個性空間,動力強勁。紅巖Tampa/T霸重卡,傳承了紅巖汽車皮實、耐用優勢,并提升了5大性能,改進了28項技術,全面優化了整車配置。
但筆者以為,傲骨之處并不在于其展品品質、技術有多好、多強,而是其開創了“采用國外技術,卻打中國自主品牌商標”的合資合作新模式,這在乘用車領域是不可思議的事,在重卡領域也并不多見。自主研發與對外合作并舉、乘用車與商用車并舉的發展戰略是上汽一貫的堅持,在中國汽車業中已經樹立了良好形象。自2007年年底上南合作后,上汽在商用車板塊的產品體系已相對完整,技術競爭力日漸突顯。

陜西重汽
關愛司機,“德”贏天下
在大多數卡車企業爭相借北京車展全力展示、推廣其最新研發成果和全系列產品之際,陜汽卻在其200余平方米的展場上,拉開了“德龍F3000高端國Ⅲ重卡個人專場演唱會”的帷幕,雖有搖滾、街舞穿插相伴,但陜汽這一“獨樹一幟”的作為,還是使許多專業觀眾和業界同仁在其身上貼上了“另類”的標簽。
筆者在數次光臨陜汽展臺后發現,車不是主角,司機才是陜汽北京車展關注的主角。在以德龍F3000底盤上搭建的展箱上掛有“愛心與重卡同行——關懷卡車司機,共建和諧社會”倡議書。主旨是倡議政府、行業主管部門、企業和社會團體等,一同來關懷卡車司機!并呼吁為其營造出一個市場規范、產品安全、心理生活健康和關愛社會的從業環境,從而促其自愛、自尊、自強,文明駕駛,安全行車,合法運營和富有愛心。臨時搭建的二層展樓墻上,也張貼有數幅反映中國卡車司機生存狀況的招貼畫。另外陜汽還在展期開啟了面向全國征集《中國卡車司機之歌》的活動,共同唱響關愛卡車司機的主旋律。聯系起這些“德”文化,陜汽的“另類”展出,似乎真的用心良苦。
據了解,展場的另一“德”意之作——德龍F3000重卡即將于5月底上市,是專為滿足現代高速物流研發設計的。隨著德龍F3000的推出,陜汽產品范圍已從延安重型軍車、斯太爾奧龍、騎士、德龍F2000系列拓展至20萬-30萬元的中高端重卡區段。

中國兵器
同一境界同一夢想
走近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的展臺,銳意爭鋒、民族大團結的革命和革新韻味十分濃厚。“偏安一隅”的展場并不太大,卻聚集了北奔重卡、鐵馬重卡、鄭州紅宇專用車、哈爾濱建城客車、北方旅居車以及內蒙古一機車橋等展品。如只從參展產品的外型上看,兵器集團企業并無新意,但從其旗下多品牌、企業聯合出展這一舉動來看,一種半軍工企業加速融入民用化產品并通過市場運作,努力走近用戶、了解消費者、貼近市場、把握需求和擴大宣傳的愿望卻十分濃烈。
北方奔馳是兵器集團商用車板塊的標桿品牌,是軍用車市場的贏家之一。本次車展北方奔馳公司攜兩款樣車、多款車橋及兩款變速器產品亮相展臺,并全方位展示出了北奔重卡品牌形象和雄厚的技術實力。如全新配置的2548S國Ⅲ底盤樣車、3138B混凝土攪拌車,9T160和16T180變速器。其中全新配置的紅色展車格外眩目,許多前來觀展的國內外廠商都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表達了進一步與中國兵器合作的良好愿望。

江淮汽車
格爾發H系列揭開面紗
在江淮商用車簡樸、大方的展臺上依次陳列著JAC皮卡,帥鈴Ⅱ雙排、排半、單排輕卡,輕客底盤和格爾發中、重卡。江淮格爾發H系列高端重卡借北京車展終于揭開了神秘面紗。展場上展出了格爾發H(6×4牽引車)、M(6×4自卸車)和L三大系列,這標志著江淮格爾發H、M、L高中低端的產品結構正式形成。
據一位技術人員介紹,江淮格爾發走的就是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路線。格爾發H系列高端重卡既融合了當代歐美重卡諸多先進技術和外型設計元素,也結合中國市場需求進行了很多優化設計。動力配備濰柴或玉柴專供型國Ⅲ發動機;外觀造型在沿襲其L系列、M系列優點的基礎上,也實現了較大突破,即增加了許多歐美重卡特點。底盤采用斜拉式懸架,承載力比直拉式大大增強。此外,正副兩套制動回路技術的應用,開創了重卡業先河,即新增了一套備用制動系統,時刻保證行車安全。

華菱汽車
定義國Ⅲ新標準
華菱展臺的裝潢布景與設計風格略顯前衛,新興品牌具有的那種新氣象、富有活力、追趕潮流的特征與韻味非常明顯,展覽主題是“華菱重卡——世界重卡,定義國Ⅲ新標準”。500平米的展場上依次擺放有其近幾年持續進行科技創新和自主研發所取得的部分技術成果,如華菱6×4歐款高頂牽引車、6×4歐款平頂自卸車、6×4窄體高頂牽引車等系列國Ⅲ車型。從其派發的全套英文版宣傳資料,多位專業外語翻譯工作人員的展期接待與服務,以及華菱品牌、企業發展歷程與差異化優勢的全程中英文音頻解讀……均不難看出,華菱拓展國際市場、立足國際舞臺的強烈愿望。
據介紹,截至07年底,已有3萬余輛華菱重卡馳騁在國內外市場上,并已在北非、中東、中亞、東歐和東南亞等區域市場的逾30個國家和地區得到了深入發展。08年其目標銷量是力爭突破3萬輛,海外市場的目標銷量為8000輛。產品系列除展出的五大車型系列外,還有歐款、窄體散裝物料、液化液態等產品專用罐裝運輸車,平板和倉柵(欄)載貨運輸車,以及專為原英聯邦國家設計、開發的高端右舵底盤車型等系列。
觀展后記
能否獨辟“商用車展”?
在08北京車展上,盡管商用車展區比往屆紅火了許多,重型卡車企業如期回歸,輕型卡車、商務客車、大中型客車、專用特種車等細分行業企業也有零星參與,但參展品牌和展車數目,展出規模和參展熱情等,顯然與占中國汽車業半壁江山的商用車市場并不匹配。據筆者了解,大多數商用車展商覺得,在兩年一度的北京或上海車展上,商用車板塊的配角感極強,部分展商甚至抱怨不已,參展效果遠不及乘用車。
有網友也這樣諫言,商用與乘用兩大類汽車已到了有必要獨立設展的時候,且商用車展中最好再設專用車、普通車、客車、商務車等特區。國內過多的車展已近“泛濫”,如廣州、武漢、長春、成都等二線車展,但我們真正最為缺乏的是一個能與國際車展業接軌的專業商用車展。
但持不同觀點的卡車業人士表示,卡車企業能與乘用車企業同臺表演,這才是吸引其前來參展的最根本理由,圖的就是觀展乘用車的那股“人氣”。如04年北京車展上,國內主流卡車企業集體退場,06年卡車企業參展熱情更是降至冰點,僅4家企業參展。這顯然與當時組委會將其安排在人氣較弱的北京農展館分開展覽有直接關系。08年北京國際車展觀展人數逾68萬人次,這樣的人氣對商用車企業顯然是極具誘惑力的。
在國外,商用車展與乘用車展互不交叉的成功先例已相當普遍,如德國漢諾威國際商用車展、日本東京卡車展、美國中部卡車展、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卡車展等。且展品豐富,人氣旺盛。尤其是德國漢諾威商用車展以“商用、尊貴”為展品特征,除正宗的商用卡車外,也不乏有由轎車改裝而成的警車、工具車、園藝車、貴重物品運輸車等專用車。
業內人士認為,商用車展“人氣”永遠不會也不可能超過乘用車展而成為主流,但在國外有先例、產業有遠景的大趨勢下,二者獨立設展可能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