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展會上,海信電視獲得了“最具創新力品牌”大獎,成為惟一一個獲此獎項的中國彩電品牌。這次評選活動由美國IDG國際數據集團、RBI銳德商業資訊集團權威機構聯合舉辦,以“品牌源于創新”為主題,旨在評選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品牌,并積極向全球知名經銷商重點推薦。
2007年以來,海信在彩電核心技術領域的確成績斐然,使“最具創新品牌”大獎實至名歸,比如推出中國第一臺大屏幕LED背光源液晶電視:投產了中國自主設計的第一條液晶模組生產線,由此成為中國第一家在平板電視產業鏈上游取得突破性成績的彩電廠商。在此次美國CES展會上,海信還重點推出了應用自主標準開發的集成了10余種關鍵技術、申請并授權10多項發明專利的數字家庭系統DNet-home,這也是中國的第一版數字家庭系統標準。
從0到50:平板電視市場占有率快速提升
如果把平板電視和CRT比作是天平的兩端,那么毫無疑問2007年這架天平已經明顯的傾斜向了平板電視端。總觀全球市場,平板電視成為主流發展趨勢已經十分明顯。2006~2011年間,全球平板電視市場將從2550萬臺提升到1.29億臺,年均增長率22%,增速迅猛。據中怡康時代有限公司公布的2007年10月份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平板電視銷售額占整體彩電銷售額的46%以上。平板電視成為彩電未來主流的趨勢已經是顯露無疑。
海信電視并不是最早做平板電視的企業,但確是做得最堅決的。2003年初海信的口號是“中國平板第一品牌”,海信把彩電產業重點調整為平板電視,這樣的戰略布局使海信一躍而上穩穩地坐著平板電視的頭把交椅。根據中怡康11月份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海信平板電視銷售量、銷售額分別以13.75%、11.63%的份額穩居榜首。海信平板電視的銷售量超過第二位多達38.2個百分點,榜首的優勢地位進一步的得以鞏固。同時從平板電視產品的銷售結構來看,海信在保持液晶產品大幅度領先的同時,海信等離子產品以19.47%的份額超越日立、松下等品牌強勢躍居榜首位置成為市場最大的亮點之一。
從規模優勢到技術突破:國產企業填平平板產業鏈短板
平板電視市場前景一片大好,國內外眾多企業紛紛摩拳擦掌打算展開新一輪博弈。
2007年,向上游產業鏈延伸成為國內彩電企業的共識:海信國內第一條液晶模組生產線9月順利竣工投產:廈華與中華映管合作率先打通了平板電視產業鏈的垂直整合;長虹巨資打造國內第一條等離子屏生產線等等。
向上游資源延伸是未來彩電企業競爭的大趨勢。海信從三年前就致力于液晶模組技術的研究,并規劃2007年到2009年間,投資7億元人民幣完成五條模組生產線的建設,使整個電視液晶模組年產能達到300萬片的規模。
隨著首批“海信制造”的液晶顯示屏從生產線上緩緩下線l中國液晶電視模組幾乎全部依賴外資的現狀被徹底打破,中國彩電業第一條液晶模組生產線由此誕生。這不僅僅是海信的一件大事更是中國彩電行業的一件大事。掌握了上游模組技術,中國品牌對平板產品的成本控制能力將大大加強,也將迅速提升民族品牌在全球行業的競爭力。
從扁平到豐滿:國產企業多角度提高自身實力
面對迅速擴張的市場份額,國產企業除了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更是從各個方面趕超外資企業。2007年,國產企業通過加快新產品研發、提升工業設計水平和提高售后服務標準來迅速打造企業綜合競爭優勢。
在合資品牌瘋狂搶奪中國市場時,國內企業針對有機顯示技術展開了技術攻關,儲備新的顯示技術。2007年7月,國際(青島)第四屆消費電子展上,海信推出了業內第一款LED背光源液晶電視。與傳統背光技術相比,LED背光源的使用壽命更長,色域范圍更廣,色彩表現力更強。LED背光源技術憑借其獨特、壓倒性的優勢,已經成為了未來液晶電視顯示技術的方向。
2007年對等離子來說是意義重大的一年。2007年6月,海信推出全球首款32寸等離子電視,變革了等離子產品傳統尺寸范圍,一直以來等離子只能做大不能做小的歷史就此終結。此舉更是等離子擴大市場份額走進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的催化劑。
2007年國產品牌在產品外觀設計上也在積極尋求突破。2007年8月底,以海信高清大平板電視為核心的蔚藍海岸家庭影院一舉摘得了德國iF工業設計大獎,這也是54年來中國彩電行業首次獲得該項殊榮,標志著以海信為代表的民族彩電品牌在產品工業設計水平上登上世界最高峰。
從孤軍奮戰到協同作戰:國家與企業聯手加快家電產業的國際化
日益強大的民族企業不僅要做大國內市場,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要走出去,融入全球市場。為了推動國內企業的國際化,國家與企業聯手合作打造企業發展新模式,這種合作不僅對彩電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更是對整個“中國制造”具有深遠意義。
不久前,一位美國記者發表了一篇引起轟動的文章《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講述了一個美國家庭因為拒絕使用中國商品,而經歷的種種不適。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中國商品中
10美元一雙的童鞋、圣誕樹上的彩燈、洋娃娃玩具、攪拌器甚至捕鼠器等等,卻難覓一件中國名牌產品。在彩電行業,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尷尬。
在這樣的形勢下,國家和企業必須聯合起來培植我國的自主知識產權。在核心技術方面縮短與國際的差距,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相關標準制定提供依據,以促進我國家電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從而打造出中國制造的世界彩電名牌。
2007年7月國家科技部正式啟動依托企業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計劃。海信憑借在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一舉成為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數字多媒體技術領域設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企業。加上07年4月份海信在愛因霍恩建成的中國彩電企業首個真正意義上的歐洲研發中心,海信期望多年的“歐洲——美洲——中國”這一24小時不間斷的全球研發平臺終于建成。
從概念到實戰:數字家庭成為未來生活主題
2007年彩電產品和人們的關系變得更加密切,它由傳統的視聽工具轉變成了人們生活中的朋友。在未來的家庭中,數字家庭成為了生活的主題。
未來家庭將建立以高清平板電視為顯示中心的數字家庭系統。實現媒體流、信息流以及控制流的完美結合,支持高清數字電視的播放和網絡傳輸、支持網絡多媒體信息的傳輸和播放與點播、支持網關功能的數字家庭。
在第七屆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現場,海信數字家庭系統DNet-home率先將概念變成實戰。海信數字家庭系統DNet-home把電視作為顯示終端,集成所有家電、網絡、無線連接技術等各方面的資源和技術,形成個系統集成的網絡覆蓋,這就是應用于家庭的多媒體數字家庭系統。事實上,系統集成還可以是個小區的安保系統,也可以是整個城市的一個大系統。
正如海信詮釋的那樣:“海信數字家庭系統就是幫助人們將對家的關愛時刻帶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