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之際,于青海格爾木火車站,舉行了慶祝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典禮。儀式上,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等親自出席剪彩,并作重要講話。儀式后,著名歌手韓紅演唱了她2005年在央視春節晚會上一炮走紅的歌曲《天路》:“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看那鐵路修到了我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哎,把我帶進了人間天堂,幸福歌聲傳遍四方……”再次受到歡迎。
青藏鐵路經歷五年的拼搏奮斗,終于建成通車,不愧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偉大創舉。正如胡錦濤同志在通車典禮上講話中聽指出的“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偉大奇跡”。我們三個曾于五十年代在西藏、青海和四川甘孜等藏區參加過平叛戰斗和民主改革的部隊戰友——重慶的鄒君雅,成都的杜先義和南充的我,懷著對西藏的無限神往和仰慕心情,為分享改革開放和青藏鐵路通車的勝利成果,相約聚集蓉城于7月6日從成都出發去西藏拉薩,踏上了“天路之旅”的征程,以圓我們重登高原路,再去西藏游之夢。
“天路”沿線見聞
火車飛奔,疾風呼嘯。火車撞擊鐵軌,震撼靈魂。列車從成都始發向前疾駛,跨過四川廣元市、陜西寶雞市、甘肅蘭州市。我們三個親密戰友與全車旅客一樣懷著無比喜悅之情,一路歡歌笑語向青海進發。從格爾木到西寧全長814里。過了青海省西寧后,我們就有了進入高原門戶的感覺。在車上,我們一面回顧軍校畢業后在高原工作,與高原藏胞并肩戰斗的友誼,以及改革開放后國家的巨變,一面觀看沿途草原風光。看哪,窗外白云朵朵,伸手可觸蔚藍天空,西邊殘陽余輝如血,雖處盛夏季節,但仍有春光明媚之感。草原上,村落藏房,炊煙裊裊。風馳電掣的列車,越往西行,越感寒風呼嘯,氣溫越下降,這才真正覺得踏上了神奇的“天路”,使人真真切切地感覺出了青藏高原的不凡。重慶戰友鄒君雅是西藏拉薩部隊的老兵,我們三人都有高原生活經驗。列車在格爾木車站只停8分鐘,他叫我們下車透透氣。這里氣溫較低,空氣清新純凈,以周圍的茫茫草原為背景,我們在站臺合影留念。列車駛進格爾木以南32公里處,海拔3081米的南山口,格爾木至拉薩段的1142公里中有1190公里是新建的。雄渾而旖旎的沿路風光從這里揭開了神秘面紗。鐵路邊廣告牌上書寫著:“青藏鐵路新線起點”。因為于2001年6月29日,在這里打響了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建設第一槍。
凌晨5時半,我們看到了海拔4195米的玉珠峰(藏語叫“玉帝的公主化身”)。玉珠峰挺拔、高大的容顏,光彩照人,一輪紅日噴薄而出,給玉珠峰鍍上了閃閃金光,使它更顯得壯觀漂亮。不遠的背后是披著純白雪衣的昆侖山,山上是皚皚白雪,還有美麗的冰川,給人們帶來了驚奇刺激。
列車繼續西行,跨入了碧綠如茵行、程約500多公里的大草原,這就是著名的“可可西里”,藏語叫“美麗的少女”。這里野生動物頻現,給我們帶來驚喜與刺激。列車駛出海拔4484米的望昆車站約十多分鐘后,到了“不冷泉可可西里保護站”。當列車駛入楚彌河站后,我們驚奇地看到了這片“無人禁區”內有幾只一群或成十成百只一群的藏羚羊,受到列車轟鳴聲驚擾的它們驚恐地奔跑一陣,然后又停下來遠遠盯著這急速而行的列車,顯然這些高原精靈要習慣接受轟鳴的鋼鐵長龍還得有個過程。在這里我們還看到了展翅翱翔于藍天的雄鷹,奔馳的野驢、野牦牛、野駱駝……這一切讓我們大開眼界。
列車離開五道梁后地面變成了褐紅色,這就是著名的風火山區,海拔4905米的凍土帶上挖出世界鐵路史上最長的隧道。列車駛過隧道不久,就到了沱沱河,這里是長江的源頭。20分鐘后,列車就到達“通天河”,半小時之后就到了雁石坪車站。這時唐古拉山峰隱約可見。人們都嘖嘖稱奇:“啊!這是多么雄偉的山!”在往前行駛一小時后,就抵達了世界鐵路史上海拔最高的車站——唐古拉山站(5068米),這個有著豐碑式建筑的車站讓人們感到驚奇和驕傲——我們已站在了世界屋脊之上!措那湖是青藏高原上一顆燦爛奪目的明珠。這里,水天一色,天水相連,藍天白云倒映水中,景色優美如人間仙境。過去人們以為高原海拔高、缺水源,但是這彎湖水藍得勝過翡翠,太陽出來鱗波閃爍,青波蕩漾,鷗鳥翱翔。湖水清澈如無色無形的空氣。分不清哪是藍天哪是湖水。如果不是幾只野鴨從水面掠過,劃破如夢的水面,我們怎么也不會相信這是湖泊。就讓這片夢幻一般的美永遠珍藏在我們心中吧。
列車駛進海拔4513米的那曲車站,車站顯得格外雄偉,鐵道兩側修了400多米長的風雨棚欄,有著一萬多平方米站臺廣場。鋪滿了黃紅相間的水泥地磚。我們趁短短8分鐘的停車時間,站在站臺上看風景。在那里有伸手就能觸及藍天,與藍天只有一步之遙的感覺。列車繼續向前駛去,經過當雄、羊八井,歷經兩天旅程,終于到達終點——拉薩站。這個站建筑奇特,雄偉、豪華、寬敞。有廣場、候車廳、餐廳、小賣店、閱覽室、電腦控制室等。有的藏胞向我們揮手致意,有的載歌載舞歡迎我們到達西藏,有的獻給我們潔白的哈達……我們終于實現了到拉薩游覽觀光的夢。
拉薩印象
拉薩是西藏藏族自治區首府,是高原現代化都市。有高樓大廈和風格獨特的喇嘛寺院、還有商賈云集、異常繁華的八廓街等。市內車水馬龍,街兩邊也是一家緊挨著一家的休閑娛樂場所和茶館飯館。我們用兩天時間游覽拉薩市,參觀了世界文化遺產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布達拉宮依山而建,屹立在布達拉宮大廣場邊的斜坡上,二十多層的古典寺院,建筑設計考究,真有鬼斧神工之妙和天人合一之理念。宮殿外型古樸典雅、雄偉壯觀,以咖啡色、白色、紅色為基調,房頂有各種圖案的金色裝飾,在太陽照耀下金碧輝煌。布達拉宮為大型宗教文物宮殿,宮內雕梁畫棟,珍藏有幾百多萬冊典籍,是民族文化瑰寶。宮內的大型玉佛、銅佛、木佛、泥佛多達數千尊。所塑神像佛像,造型各異,有的莊嚴,有的慈祥,栩栩如生。宮內各種圖案均帶有宗教色彩。宮中香火鼎盛,油燈長亮,鐘鼓聲常鳴,喇嘛念經聲此起彼伏。游人中拜佛之人絡繹不絕。大昭寺也是大型喇嘛寺廟,莊嚴肅穆。遠近而來的朝圣者都虔誠地雙手合十,一步一叩,匍匐在地磕著長頭,以求平安吉祥。
我們在市中心參觀了繁華熱鬧的購物中心八廓街,有人說“到了拉薩,不到八廓街乃是遺憾!”這里的商品琳瑯滿目,銀、銅、玉、綠松石、玉石、貝殼化石、天眼石等各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多得讓人眼花繚亂,但仿古工藝品較多,真正古代遺留下的東西較少,可以侃價。還有西藏各種土特名優產品,如中藥材、毛呢綢緞紡織品,也有百貨五金家電等。
我們來到布達拉宮下有數萬畝之寬的布達拉宮大廣場。晚上正遇到全區歌舞文藝匯演,真的是人流如潮,流光溢彩。漫步拉薩河畔,羅布林卡廣場,看見數百人在此輕歌曼舞。我們和中外游客一起狂歡,和藏族姑娘小伙們一起跳起了康巴舞、踢踏舞,度過了一個美好難忘的夜晚。拉薩有著秀麗風光,有著圣佛文化,更是國家級世界級文化遺產的旅游資源帶。這里包含了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歷史文化底蘊和千年唐蕃古道文化精髓。參觀拉薩古城、宗教寺院后,使我們感受到了藏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豐富的人文景觀讓我們深感西藏民族歷史文化的悠久深遠。
偉大歷史奇跡
青藏鐵路的建成是世界鐵路建筑史上一個偉大奇跡。世界海拔最高鐵路(唐古拉山海拔為5072米);世界最長隧道(風火山永久性凍土隧道長1686米);世界高原凍土最長橋梁(11.715里,高50多米以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車站(唐古拉山站海拔5068米);世界高原火車最快時速(凍土500公里,時速100-120公里)。以無可爭辨的事實,打破了美國旅行家保發泰魯在《游覽中國》一書“有昆侖山存在,鐵路就永久修不到拉薩”的斷言絕語。中國在世界屋脊上修建了青藏鐵路,攻破了世界鐵路史上眾多難題,為了攻破500公里長的千年凍土筑路問題,李金城總工程師經過幾年嘔心瀝血的努力,終于解決了高原凍土修鐵路這一難題。這是世界火車之父喬治,史蒂芬遜絕對沒想到的事。然而我國憑借國內外鐵路建設經驗,只花五年的時間攻破難題,終于把鐵軌鋪到了拉薩。
青藏鐵路合理解決了世界鐵路建設和營運中的生態環保等疑難課題。修建鐵路中統籌實施了保護自然生態、水資源、土質、草原、濕地、動物等長久保護措施,而且在營運中對列車站點垃圾污水回收處理采取了措施。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青藏鐵路解決了高原“生命禁區”寒冷缺氧等健康難題。針對在海拔高、凍土多、氣溫低(零下40-50度以下)的情況下,乘客因高原缺氧,容易出現頭暈目眩、嘔吐、失眠癥狀。在列車上首創了供氧裝置設施,使用整體彌散式、個人分布式相結合供氧的方法,保證了旅客生命健康。
青藏鐵路的建成,結束了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解決了祖國內地與西藏交通“瓶頸”難題,這是溝通祖國內地與西藏文化經濟交流發展的橋梁紐帶,將對開發西部,促進民族團結和西藏經濟發展起重大作用。比如,過去我們在部隊由成都乘汽車到拉薩至少要走二十天,如今乘火車只需兩天兩夜就可到達。
青藏鐵路的建成將對我國發展周邊各國文化經貿合作交流起重要作用。據鐵道部負責人講,青藏鐵路將延伸修建到山南、日喀則等中國邊境,這就為發展多邊外貿提供了良好條件。由于青藏高原自然風光、藏族風情、奇特民俗、人文景觀在世界上具有獨特性、唯一性,青藏鐵路通車也為發展中國旅游增加了新亮點,為世界奉獻了獨一無二的精神文化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