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學特性
“晉豆34號”大豆在山西省中部春播出苗至成熟生育期為133~135天,一般年份在9月25日左右即可成熟。黃淮海中部夏播,全生育期112天。在晉中春播株高80厘米左右,分枝一般2~3個,雨水充足年份可達3~5個,主莖17~19節(jié),株型緊湊,莖稈堅韌粗壯,抗倒性強。單株結莢50~75個,單株粒數105~150粒。葉橢圓形,上部葉片較小,植株透光性較好。花紫色,毛棕色,無限結莢習性。種皮黃色,圓粒,臍淡褐色,百粒重18.5~20.5克。
二、品質性狀
2004年和2005年經農業(yè)部谷物品質監(jiān)督檢測測試中心測定,蛋白質含量為41.19%、脂肪含量為21.07%。
經國家大豆改良中心人工接種黃淮和南方大豆產區(qū)大豆花葉病毒流行株系(SC3),晉豆34號病情指數為0,抗性表現(xiàn)為高抗。對黃淮流域流行的強毒性(SCN)4號生理小種的抗性鑒定為中感。
三、栽培技術要點
1.提高播種質量,確保苗全苗壯。播前精細整地,澆足底墑水,667平方米(1畝)施有機肥1000公斤、磷肥50公斤。
2.適期播種。山西中部地區(qū)4月下旬至5月初播種,一般不遲于5月5日。
3.合理密植。山西中部地區(qū)春播適宜種植密度為667平方米8000~10000株,播種量5~6公斤;南部地區(qū)夏播為667平方米1.2萬~1.5萬株,播種量6.7~8公斤。
4.田間管理。及時間苗、定苗,及時中耕除草,開花始期可結合澆水667平方米追施氮肥7~10公斤,8月上中旬及時防治食心蟲,成熟后及時收獲。
四、適宜種植范圍
適宜山西中部地區(qū)及黃土高原同類地區(qū)春播,山西南部及黃淮海中部地區(qū)夏播。(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任冬蓮 馬俊奎 任小俊 劉學義 郵編:0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