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幾年,每次全國“兩會”閉幕后的總理答中外記者問,都是關注中國問題的人們必看的“壓軸戲”,它不僅向我們展現了一位善于傾聽民意、時時關注民生、積極踐行民主的“平民總理”的形象,而且表現了中國政治生活越來越開放的姿態。透過溫總理的莊嚴承諾和精警妙語,我們看到了新一屆政府為了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我們有理由對新一屆政府充滿期待,因為這是春天的聲音,春天總是令人充滿希望的季節。
行事見于當時,是非公于后世。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也是人民書寫的。
一個領導者應該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現在,思考未來。
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這就必須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需要勇氣、決心和獻身精神。解放思想和改革創新,如果說前者是因的話,后者就是果。
5年前,我曾面對大家立過誓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今天我還想加上一句話,就是“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如果說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那么公平正義就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首要價值。
如果說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職,那么推動社會公平正義就是政府的良心。
如果我們的國家有比黃金還要貴重的誠信、有比大海還要寬廣的包容、有比高山還要崇高的道德、有比愛自己還要寬廣的博愛,那么我們這個國家就是一個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國家。
為了國家的富強,為了社會的公平正義,為了讓人們幸??鞓返剡^得更好,為了讓孩子們上好學,為了使我們的民族在世界贏得應有的尊嚴,我愿獻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他們(網民)的意見、批評都是對政府的信任、
支持、鼓勵和鞭策。我常常一邊看網,腦子里就想一段話,就是“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群眾之所以用這么大的精力來上網寫問題、提建議,是要政府解決問題的。
如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抑制通貨膨脹,不僅是老百姓關注的問題,也是政府的重要任務。
中國是一個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我們還必須保持經濟有一定的發展速度來解決就業的壓力,通過發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
我有一個信念,就是事不避難、勇于擔當、奮勇向前。
我這個人是一個充滿憂患意識的人。我認為患生治。未來的5年是中國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我們充滿機遇和希望,但也面臨著困難和艱險。
在今后的5年,要使中國的經濟有一個更大的發展,使人民生活有一個更大的提高,使社會進步有一個更大的推進,使改革開放邁出更大的步伐。
我相信13億人民微笑著面對世界,全世界人民也會微笑著對待中國。
我是一個愛國主義者,我腦子里總是在想,“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我們在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包括司法制度的改革。司法制度改革最根本的目標就是實現司法公正,這就需要保持司法的獨立。
政府及其所有的機構都是屬于人民的,遵守憲法及法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原則,政府的任務就是保護人的自由、財產和安全。
要使政府的工作在陽光下運行,這就需要公開、透明。
只有政府了解基層和群眾的情況,它才能夠進步;也只有人民了解政府行為的真實情況,人民才能給政府以有力的支持和合理的批評。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你坐在臺上。
其實一個國家的財政史是驚心動魄的。如果你讀它,會從中看到不僅是經濟的發展,而且是社會的結構和公平正義。
在這5年,我要下決心推進財政體制改革,讓人民的錢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
我一直很重視兩句話:一句話來自《詩經》,一句話來自《詩品》,就是“周雖舊邦,其命惟新”,“如將不盡,與古為新”。中國是一個既老又新的國家,五千多年來,中國的前進是同它不斷的變革維新分不開的。
就是在30年前,鄧小平先生提出來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從而推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
有人可能會問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還要進行多久,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將永不停止,一直到中國現代化的成功,到了那時也還需要解放思想。
要繼續破除迷信,反對本本主義。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永遠保持生機和活力。
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鼓勵大膽的探索、實驗和創新。
要使每個人,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思想得到解放,也就是說要有獨立思考、批判思維和創造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的整個事業就會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