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8新政元旦起實施
01、電費上調:08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電費將平均上調5.94%,每千瓦小時(kwh)增1.24分。低電壓用戶(包括住家和商戶)的電費,從每千瓦小時21.38分調高到22.62分。
02、公積金調整利率:聯合戶頭的新利率,將是10年債券年均收益外加1%。為讓會員適應新制度,接下來兩年里,聯合戶頭的最低利率是4%。公積金戶頭總和的首6萬元(包括普通戶頭的2萬元頂限),將有多1%利率。
03、放寬最低存款填補計劃:會員可用公積金儲蓄填補55歲以下配偶及兄弟姐妹的公積金特別戶頭。
04、調高保健儲蓄最低數額:55歲提取公積金時,保健儲蓄的最低存款額從1萬1500元增至1萬4000元,之后每年調高2500元,直到2013年達2萬5000元。
05、公積金投資計劃限制:單位信托和投資聯結保單的開銷比例,不能超出當局制訂的標準。
06、調低公積金支付房貸的頂限:從房屋估價的126%降至120%。
07、削減永久居民醫藥保健津貼:先削減5%,明年7月再減5%。
08、合并中學特別源流和快捷源流。
09、小學不再分流:不再有EM3,而是按學生個別科目能力進行“科目分班”制。
10、小學天才班調整學習方式:9所小學的天才班,每天有30%至50%時間,與普通班學生一起學習。
11、設立“中學后延續教育戶頭”:為7至20歲新加坡公民而設,支付他們在本地3所公立大學和新躍大學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的費用。政府將按情況,撥款100至400元進入戶頭。
12、給自主學校學生更多援助:家庭收入在7200元以下的學生將有學費津貼,津貼幅度介于33至100%。中一新生的“教育儲蓄自主學校入學獎學金”數額標準為每年2400元,頒發給進入自主學校、全國成績最佳的前1/3學生。
13、調高教育儲蓄金:小學生每年獲180元,上調10元;中學生220元,增20元。
14、第一次小六不及格可報讀北爍學校:只要家長同意,不及格學生可以不重考并由校長推薦報讀北爍學校。
15、中學普通課程更靈活:讓優秀普通(學術)課程學生提早一年到工藝教育學院升學。
16、削減永久居民托兒津貼:兩個月到7歲永久居民的托兒津貼減半,而從2009年1月起,托兒津貼將完全取消。
17、組屋年值調高18至25%:估計受影響的只有四房、五房和公寓式組屋中約15%的屋主,漲幅少過40元。
18、強制為外勞和外籍女傭買醫藥保險:為他們支付住院的醫藥費。本地估計有近60萬名外勞和16萬名外籍女傭。
新加坡院校帶薪實習課程增多
隨著“海待”現象的不斷升級,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不少留學生出國前就著重考慮的一大問題。越來越多的學生傾向于選擇畢業后可以工作或者有移民政策的國家,為以后的就業選擇做更全面的規劃。
新加坡在2007年為了吸引更多具備有關學歷和技術專長的人才在該國就業,推出了個人化就業準證(PEP);此外,新加坡的高等院校也積極調整課程設置,幫助學生就業。以酒店旅游管理專業為例,新加坡莎頓國際商學院、亞太管理學院等學校紛紛在本科課程中加入帶薪實習課程,將理論課程分段教授,形成理論課程+帶薪實習+理論課程的授課模式,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了解新加坡的就業市場,在走出校門前為學生安排就業指導,以便當學生修完全部課程實際就業時,能夠盡快適應新加坡的職業節奏,盡快進入工作角色。
由于帶薪實習普遍是在完成大專課程(Diploma)或者高級大專課程(Advance Diploma)后進行,許多學生在實習中就會被實習單位接納成為正式員工,完成由留學到工作的成功轉型。這些學生在工作之余大多選擇在業余時間完成自己的本科學業,為自己的職場競爭增加砝碼。因此,酒店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生物科學、會計金融、ACCA等高就業率課程一直是新加坡的留學亮點。
菲律賓移民局放寬中國人申請永久居留簽證
據菲律賓《商報》報道,菲華商聯總會外交事務助理李雯生董事日前接到移民局局長利曼蘭所發出的備忘令,放寬給在菲律賓中國籍人士永久居留簽證。菲華商聯總會接獲通告后,即發出新聞轉告華社,這道備忘令由移民局長利曼蘭所簽發,獲得了司法部長銀沙禮示所批準,并指示移民局副局長亞摩洛于30天內制定好施行細則,以利執行。
基于中國政府已對一些符合條件的菲律賓籍人士給予永久居留簽證待遇,例如在華有投資或有貢獻的商人或企業高層主管,在中國駐菲總領事郭少舂參贊的要求下,利曼蘭局長于2007年12月14日發出了此備忘令,以作為對等的互惠。
根據備忘令顯示,凡在菲律賓有投資的中國籍人士,依照菲律賓共和國法第613章第13項規定,可按條件提出申請,經過審批及付費后,可獲得永久居留簽證,此外,與菲律賓籍人或永久居留外僑結婚之中國籍人士,或永久居留外僑之子女,均可申請,經過審批及付費后,亦可獲得永久居留簽證。
留韓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
韓國教育與人力資源部最近公布的統計調查結果顯示,隨著韓國大學教育條件的改善,到韓國留學的外國學生人數大幅增加。統計表明,在韓國的外國留學生從2003年的7962人增加到2006年2.3萬人,07年再增加到3.2萬人,占大學生總數的0.9%。韓國吸引的留學生主要來自亞洲地區,從國籍看,中國以72.1%居首位,其次分別為越南(4.7%)、日本(3.9%)、蒙古(2.8%)。
據最新統計,韓國目前共有高等教育機構408個,其中普通大學175所、產業大學14所、專業大學148所、教育大學11所、廣播電視大學1所、技術大學1所、公司內部大學2所、研究生院36所、其他類型大學20所。與2005年相比,韓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呈減少趨勢。同時,韓國遠程教育大學的注冊人數不斷增多,與06年相比,07年新增1.3萬人。07年,韓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以82.8%再創新高,與此不無關系。
日本政策調整語言學院申請者年齡限制放寬
日本留學政策調整后,可以注意到留學材料介紹中多了個注明——“30周歲的人也可以留學日本”。30周歲也可以留學日本,主要是放寬了語言學院申請者的限制。
因為在過去申請去日本讀語言學院25歲以下(含25歲)需高中畢業(或相當水平之學歷);26-28歲需大學專科畢業;28-30歲需大學本科畢業;30歲以上就不受理。
現在這一政策放寬了。根據入國管理法改正案,要學習專門學校的專業課程,必須在日本語教育振興協會所認定的日本語教育機構學習半年以上,或者是已通過日本語能力考試的二級。
原來日本對留學生年齡上的限定控制在18至28歲,必須是年滿18歲的高中畢業生才允許赴日留學,目前這個下限也依然控制在18歲的高中畢業生,但是目前日本的留學政策并沒有明確指出超過30歲的人就不能赴日留學,只要你的留學目的是研究型的,并且在本國已獲碩士學位,都可以申請赴日繼續深造。
據了解,并沒有相關的條文對申請到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進行年齡上的限定,但是日本有關方面曾有過比較明確的表態:對畢業時間超過5年的申請者,要特別注意審查。根據目前日本的留學政策,除了個別有校際交換協議的高中,赴日讀高中的政策還未對社會全面放開。在學歷方面日本普遍要求受正規學校教育要達到12年以上即高中畢業(包括三校生)才可申請赴日留學。
在日中國留學生人數連續兩年遞減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自2005年留日中國學生達到歷年最高的8,0592人后,2006年下降到7,4292人,2007年又下降到7,1277人,留日中國學生連續兩年遞減,減少了9315人。
據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學生支持機構(JASSO)于2007年底發布的最新一期“接收留學生概況”顯示,截至2007年5月1日,來日的外國人留學生總數為11,8498人,比2006年同期增加571人(增長0.5%),為歷年來第二高值。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為7,1277人,減少4.1%,占留學生整體的60.2%,居首位;韓國留學生1,7274人,增加8.1%,居第二位;中國臺灣留學生4686人,增加11.3%,居第三位。
在中國留學生中,大學本科生為3,9862人,比2006年同期減少了2225人(減少5.3%);大學院生為1,6264人,比2006年同期增加了291人(增加1.8%)。大學院生在增加,而大學本科生則明顯減少。中國人公費留學生1750人,比2006年同期增加了54人(增加3.2%)。
在日外國人留學生中,除去1,0020名國費留學生及2181名外國政府派遣留學生之后,私費外國人留學生達10,6297人。其中中國公費留學生及外國政府派遣留學生均略有增加,而私費外國人留學生則是時隔9年首次減少后,又略有增加。
其中,在讀時間未滿一年且不必以取得學位為目的的短期留學生人數高達8368人,比2006年增加了945人,增幅為12.7%,創下歷史新高,但在讀超過一年的留學生人數則有所下降。在留學生中,大學本科生為6,2159人,比2006年同期減少了1278人(減少2.0%);大學院生為3,1592人,比2006年同期增加了682人(增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