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燈管壞了,下水道堵了,陽臺漏雨……屋漏偏逢連夜雨,生活難題聚齊了向我發難,第一個沖動,便是打電話找前夫。但想到那支斷眉筆,我冷靜下來。
我擦干淚,昂起頭,到燈具店換燈管,細心地打聽啟動器的有關常識;我按照樓梯口墻壁上的號碼找水電工修理下水道,按照米袋和煤氣罐上的電話讓米店送米、液化氣站送煤氣……生活中,少了一個男人,多了一串數字。
我告訴自己:在琪琪面前,絕不能皺眉嘆氣流淚,更不能因不耐煩而對她出語訓斥,我要做個快樂的母親,單親家庭依然可以快樂。
電話鈴響了,是前夫的號碼,我拎著話筒喊:琪琪,是爸爸的!我聽到琪琪快樂地叫爸爸,而沒有問“爸爸為什么不回家?”“爸爸不要我了嗎?”之類的話。哦,因為我早就告訴她:爸爸媽媽在做一個有趣的實驗,這個實驗的名字叫:“爸爸不在家的日子”。全世界共有1萬個孩子參與這項游戲。爸爸不在家,看誰表現得最乖,最快樂,然后挑選前100名,乘嫦娥2號登上月球參觀。當然,這個消息暫時保密,不能到處宣揚,因為名額有限……
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只要琪琪擁有春鳥般的樂音,只要琪琪擁有秋水般澄澈的心靈。
二
母女的日子陡然清凈。
隔了一段時日,我悄悄地將與前夫的婚紗照從床頭取下,琪琪好奇地問:“這也是游戲規定的嗎?”我笑著點頭。
冷色調的窗簾、被套、床單一律換成紅黃系列的暖色調。秋日照進來,一派溫馨。琪琪背著從野生動物園買回來的粉紅色的蝴蝶翅膀,在家里飛來飛去,我穿著朱紅色棉衣棉拖,坐在向陽的地板上看書,電磁爐上的冬瓜筒骨在嘟嘟冒白汽,香味四溢。
原來,撒手,放飛心已遠去的一個人,生活也可以如此安寧美麗。
三
我的按兵不動,倒勾起了前夫的好奇心。星期天,母女倆在觀看奧特曼碟片,忽然門鈴聲大作。前夫半年不遇地出現在門口。
“是爸爸來了。”我告訴琪琪。“爸爸喝茶嗎?爸爸要不要和我們一道吃飯”……我極其自然地以琪琪的語氣招呼著前夫。他微怔,最后接受了。是啊,分手后,他仍是,不過是琪琪的爸爸。
爸爸的手機響了,他掏出來看了看,沒有接。我猜是已登堂入室的昔日情敵,今日爸爸的太太吧。
“爸爸快回去吧,不要耽誤我們看奧特曼。”我催他。他似有不舍,望著我的目光,竟有幾分曖昧。鏡子里的我,毫無一絲“棄婦”的憂怨,相反,全身寫滿家居女人的愜意:一根竹簪挽住細柔的長發,立領小盤扣的布花小褂,異域情調的筒子裙。
這樣的女人,他曾全身心擁有,卻不稀罕,相反,卻避之不及。我在心里嘆息:男人的劣根性啊,得隴望蜀,這山望得那山高,守著碗里望著鍋里,他新婚不過半年,千萬不要告訴我新婦不如舊婦好,這樣,我會笑破肚皮的!
“爸爸你走吧,爸爸你放心,你不在家,我一定表現得最棒,我會乘嫦娥2號上月球的!”
琪琪往外推他。前夫不解,我低聲地和他解釋。他復雜地笑了笑。在門口,他低聲道:“有合適的,找一個吧。”“會的。說不定,他就是嫦娥2號的宇航員。”我微笑著把送他出門……
嫦娥2號的神話,或許還需要另一個人來延續和實現,這個人,不是“爸爸”,卻會是真正的好爸爸。我堅信。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