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慷慨女王
“金錢如同肥料,應該播撒四方”
從1960年到1997年,布魯克·阿斯特一共捐出了近兩億美元的善款,接受捐助的機構超過了1000個。1998年,她獲得了美國平民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
布魯克·阿斯特有著一張線條柔和的臉,90歲的時候,她還因為獨特的著裝品位獲得VOGUE的特別獎勵。
吝嗇女王
“我們不需要納稅,那是小人物的事”
有人將利昂娜稱為當代的“女葛朗臺”,因為她極少為員工漲工資,各種福利也是能減就減。她的形象甚至被搬上熒屏,成為電視劇《吝嗇的女王》中的主角。她將1200萬美元遺產留給了愛犬“麻煩”。
利昂娜的臉上,最顯眼的就是一張線條生硬的大嘴以及兩道粗重的眉毛。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有些人體內可能天生就帶有一種“慷慨基因”,叫做AVPR1a,這意味著他們往往比一般人更加樂善好施。統計數據顯示,擁有“慷慨基因”的人捐錢的可能性比沒有“慷慨基因”的人要高出50%。
“獨裁者”游戲
在研究中,科學家設計了一個叫“獨裁者”的游戲,邀請203名網民參加。科學家給參加者每人發放6英鎊,他們可以決定把這些錢全部保留、全部捐出或者捐出部分給其他參加者。一般情況下,游戲參與者不會被告知手中的錢款將用于何種目的。游戲過程中,所有錢款交易一律匿名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那些擁有AVPR1a基因的人,捐錢的可能性比其他人高出50%。
領導這項研究的艾瑞爾·納弗博士表示:“這是第一項能夠證明基因與人類利他行為(慷慨)存在關聯的科學證據。”但目前還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有這種‘慷慨基因’以及他們為什么會有這種基因。”
AVPR1a基因
納弗說:“這是一項令人興奮的發現。人們常說,一個人大方還是小氣是天生決定的。現在,我們發現慷慨與否是基因決定的。過去,人們認為一個人慷慨與否是由外界因素決定的,例如他擁有財富的多少以及他的文化背景如何。但納弗的研究小組認為,AVPR1a基因才是關鍵,因為它能使一種名為“精氨酸抗利尿激素”的荷爾蒙作用于人類大腦細胞。他們還發現,如果AVPR1a基因內一個起促進作用的重要部分越長,這種基因就越活躍,這個人也就越慷慨。
符合進化規律
英國白金漢郡大學的心理學講師喬治·菲爾德曼博士表示,促進人類利他行為和社交的基因符合人類的進化規律。那些樂于助人的人往往能在社會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因為做好事的人將會得到回報。
菲爾德曼說:“擁有‘慷慨基因’的人,在一個團隊里往往能夠與他人展開更好的合作。他們更樂意花時間去幫助同事。結果,他們往往能夠在社會上取得更大的成功。而對于人類來說,取得社會成功至關重要。”
菲爾德曼表示,“慷慨基因”可以追溯到原始人類的狩獵時期。他們發現集體打獵更有收獲,由此使得“慷慨基因”得以進化。他說:“如果你能夠很好地跟人合作,那么你也很有可能是一個慷慨的人。”
(摘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