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的北京,一場大雨使空氣格外清新。雨中的燕園,湖光塔影,草木滴翠,生機盎然。
5月3日,在北京大學建校11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冒雨來到北京大學考察,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胡錦濤在講話中對北京大學師生提出了4點殷切希望:
——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堅持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時刻心系民族命運、心系國家發展、心系人民福祉,當前要把愛國熱情轉化為立足崗位、刻苦學習、發奮工作、支持奧運的實際行動,倍加珍惜我國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自覺維護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利益;
——要努力造就高素質人才,希望同學們在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上狠下功夫,在提高綜合素質上狠下功夫,在提高實踐本領上狠下功夫,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要不斷創造一流學術成果,著力強化基礎研究,重視提高應用研究水平,進一步完善科研體制機制,廣泛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合作,努力創造更多具有重要價值和廣泛影響的學術成果;
——要積極培育優良校風,教師要認認真真教書、扎扎實實治學,學生要尊敬師長、關心同學、熱愛學校、熱心公益,為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共同努力。
總書記深情的關懷和殷切的期望,讓北京大學師生深受感動和備受鼓舞。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師生們沉浸在幸福歡樂之中……這條新聞在新聞聯播中長達17分鐘。
作為正在北大求學的一名學子,我親歷了這段激動人心的過程。5月3日,作為北大110周年校慶接待志愿者,我早上6點就起床了。根據經驗,我穿上了超級醒目的橘黃色“北京大學”T恤。因為胡錦濤總書記的到來,我們志愿者一行7點20分就來到圖書館人文社科閱覽室準備,大家和平時一樣到書架上找書或埋頭讀書,看起來平靜自然,其實心里已經激動得不行。安靜的天空也躁動起來,8點半,天色漸漸暗了下來。9點半,忽然一聲驚雷,大家都嚇了一跳,圖書館的氣氛也頓時變得緊張起來。不一會,白晝如夜,風雨如晦,大家開始擔心總書記會被淋濕,更擔心總書記因此取消了行程。
當然,君子一言,駟馬難追。20分鐘后,總書記來了,大家激動地起立鼓掌??倳洕M面笑容,跟我們一一握手,他的手掌很寬厚,很溫暖。在跟總書記握手的短短十秒鐘里,我不僅感受到了總書記的真誠和執著,還感受到了一種力量??倳涀叩焦战翘帲O聛砀瑢W們交談。落到人群后的我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動,跟在我后面的同學也小心翼翼地移動。眼看著只能遠遠地側耳傾聽總書記講話了,這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女士向我微微一笑,雙手示意我向前走到總書記身邊去。北大黨委書記閔維方也順勢把我推向前,然后總書記的安全保鏢又推了我一把——我來到了總書記的身邊。我就這樣一直站在總書記的身邊,直到他講完話,離開人文社科區。站在總書記的身邊,心里說不出的感動,仿佛這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可奇怪的是,我近距離仰望總書記,心情卻很平靜,就像面對一位熟悉的長者在對我們諄諄教誨,他說:“我年輕的時候經常到北大,清華北大兩校交流很多。今天是假期,同學們放假還到圖書館刻苦用功,我很感動。大學時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北大擁有很好的教育資源,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建設祖國打下基礎。除了書本的知識外,還要進行社會實踐。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眾人不約而同地接著說:思而不學則殆。)我相信大家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p>
離開人文社科區,總書記來到了自習區陽光大廳看望同學們。在陽光大廳,總書記和在為碩士論文準備資料的孫世敖同學攀談起來。攀談中,總書記知道了孫世敖要寫關于美國著名參議員富布賴特的論題后,感興趣地說:可不可以給我看看啊?總書記看完后,接著說:中美關系是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我們要以史為鑒,研究歷史中為今天的中美關系發展提供的經驗。希望你做好研究,也祝你的碩士論文寫得成功。孫世敖滿懷信心地說: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總書記的期望!
后來,孫世敖還開玩笑說,搶了我的飯碗(我可是學國際關系的)。其實,我才不會介意,大家同為北大學子,同為國家做貢獻,又分什么彼此呢。
隨后,我們來到圖書館南門歡送總書記??倳浽俅胃瑢W們握手。我往后退了一下,希望給后面的同學也能有和總書記握手的機會。接著,總書記在大雨中乘車前往生命科學學院。
大約12點20分的時候,總書記離開了北大校園,同學們原計劃要到學校東南門歡送總書記的,可是當時的雨太大,就取消了。
大概1點鐘,大雨停了, 天逐漸亮了起來。同學們開玩笑說:難道這是傳說中的龍行雨? 這只是個玩笑,可總書記的關懷卻真真實實。
如同總書記所說,北大承載了時代的使命,也托起了民族的希望。校道從未名湖曲折向西,有荷塘垂柳、江南煙景,從鏡春園進入郎潤園,從成府小街東迤,入燕東園林陰曲徑,以燕園為中心向四面放射性擴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諸多這樣的校路中,行進著衣著樸素的學者,他們穩健從容,一切都如同這座古老的北方城市那樣質樸。這就是我永遠的校園,也是萬千箐箐學子永遠的求學圣地,它延綿著生生不息的火種。
祝我們永遠的北大,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