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主要包括:紅霉素、螺旋霉素、麥迪霉素等,其特點是抗菌范圍廣、生物利用率高,它可作用于肺炎雙球菌、金葡菌、破傷風桿菌、白喉桿菌等致病菌,是治療肺炎、扁桃體炎、百日咳、破傷風和梅毒等疾病的首選藥物。近年來,為了能更有效地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醫學家們根據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特性又研制出一些新品種。由于這些新藥問世的時間短,人們對它們的了解少。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它們做一下詳細的介紹:
一、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又叫阿齊紅霉素。它是一種15圓環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該藥的特點是生物利用率高,副作用少。阿奇霉素的抗菌范圍與紅霉素類似,但效果卻遠遠高于紅霉素。臨床研究發現,阿奇霉素對淋球菌、流感桿菌的殺滅作用比紅霉素高4倍以上,對軍團菌的殺滅作用比紅霉素高2倍以上,對支原體和衣原體的殺滅作用也遠遠高于紅霉素。因此,阿奇霉素是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淋球菌感染、支原體感染和衣原體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首選藥物,也是目前臨床上控制呼吸道、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的首選藥物之一。該藥的用法是:空腹服用。成人每日服1次,每次服250~500毫克。兒童每日服1次,每千克體重服10毫克(如20千克重的小兒每日可服200毫克)。阿奇霉素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厭食、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個別患者可出現轉氨酶升高及過敏反應等。因此,有過敏性體質和肝功能不全者應禁用此藥。另外,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應慎用此藥。
二、羅紅霉素:羅紅霉素又叫肟(音臥)西紅霉素。它是紅霉素的醚肟衍生物。該藥的特點是吸收好、生物利用率高。羅紅霉素可作用于化膿菌、陰道厭氧菌、斑疹傷寒桿菌、立克次體、沙眼衣原體和肺炎支原體等多種致病菌,是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首選藥物。該藥的用法是:空腹服用。成人每日服2次,每次服150毫克。兒童每日每千克體重服5—10毫克,可分兩次服用。羅紅霉素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個別患者可出現過敏反應。因此,有過敏性體質者應禁用此藥。
三、克拉霉素:克拉霉素又叫克紅霉素或甲紅霉素。該藥可作用于革蘭氏陽性菌、支原體、衣原體、消化鏈球菌、幽門螺桿菌、百日咳桿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多種致病菌,是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中耳炎、牙周病、猩紅熱、百日咳和消化性潰瘍(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首選藥物。克拉霉素的用法是:成人每日服2次,每次服250~500毫克。兒童每日每千克體重服10~15毫克,可分2~3次服用。克拉霉素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厭食、惡心、嘔吐和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個別患者可出現轉氨酶短暫升高及過敏反應等。因此,有過敏性體質和肝功能:不全者應禁用此藥。另外,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應慎用此藥。
四、羅他霉素:羅他霉素 屬于半合成16員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該藥可作用于葡萄球菌、鏈球菌、奈瑟球菌、擬桿菌和肺炎支原體等致病菌,是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毛囊炎、疥、丹毒和蜂窩組織炎等皮膚感染性疾病的首選藥物。羅他霉素的用法是:成人每日服600毫克,可分3次服用。羅他霉素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厭食、惡心、嘔吐和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個別患者可出現眩暈、轉氨酶短暫升高及過敏反應等。因此,有過敏性體質和肝功能不全者應禁用此藥。另外,小兒及妊娠、哺乳期婦女應慎用此藥。
五、地紅霉素:地紅霉素可作用于葡萄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是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呼吸道感染的首選藥物之一。該藥的用法是:成人每日服1次,每次服500毫克。地紅霉素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上腹部不適、腹部疼痛、惡心、嘔吐及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個別患者可出現眩暈、黃疸及過敏反應等。因此,有過敏性體質和肝功能不全者應禁用此藥。另外,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應慎用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