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這是我們小時候唱的歌。轉眼,竟然到了我們的孩子纏著我們的風箏的年紀了。藍天無垠,帶著孩子去享受一下大自然吧!別管風箏最后有沒有飛起來,重要的是。這一刻。我們的心離藍天更近了。
放飛第一步制作風箏
現在有很多風箏的半成品出售。一般的小商店都可買到。只要在放飛的時候簡單組裝一下就可以了。這種風箏的好處不僅方便,而且款式多樣、圖案鮮活,是很多小寶寶的最佳選擇。
如果你是一位巧手家長,可以帶領寶寶親手制作一款私家風箏。風箏的整體框架可以由你一手包辦,而寶寶則專門從事于“美化”風箏。拿起畫筆,把心里的“夢想圖案”畫在風箏上,讓夢想乘著風的翅膀,起飛!
如果是那種有尾巴的風箏,爸爸媽媽可以把給寶寶的祝福寫在長長的尾巴上,讓風箏把你們對孩子的期望送上藍天。
沒想到吧,那種過期的廣告橫幅也是一種很好的風箏面料呢。用它來做風箏,既綠色環保,又別致新穎,還能得到別人的贊揚呢!
放飛第二步環境的選擇
春秋兩季都是放風箏的好時節。而清明之前更是放風箏的黃金時節,因為這時的風向較穩,風速均勻,便于風箏放飛。同時這時的天氣干燥。風箏不易受潮,能保持風箏原有的形狀,不易損壞。
周圍沒有高大的建筑物,沒有較高的樹木和電線桿,地面也比較平整寬敞的地方是放風箏的最佳場所。可以帶寶寶去附近的公園、廣場,要不干脆一家人來個郊游踏青,到郊區的田野里放飛一把。如果你住在海邊,或者有機會去海邊旅行,那么沙灘旁將是一個完美的放飛地點。
放飛第三步學習技巧
放風箏可是一門大學問,要讓寶寶事先有個大概的了解,可不是一味地快跑就能把風箏放上天的。
放飛時要兩人互相配合。一個人拿好風箏。用手抓住風箏骨架的中心條,站在風箏背后或側后,將風箏舉起。使風箏略微向前傾斜一些,然后往前跑。另一個人右手拿線拐,左手拿風箏線,并把線慢慢放出10—20米,線要拉緊,等到風力適宜時,持風箏的人向空中輕輕一松手,拿線的人隨著風箏上升的方位和風勢,不斷調整自己站的位置,并調整放線的速度和長度,使風箏借助人的拉力和風力沖上藍天。拿線的人分幾次把線放出180-200米就可以了。一旦風箏飛到天上就平穩了。
風箏停止放飛回收線時,不能操之過急。要順著風勢和風箏的方位不斷調整,慢慢地把線繞到線拐上。注意別把線拉斷。當風箏快要落地時,另一個人要把握時機,接好風箏,免得風箏直接摔在地上造成損壞。
放飛故事
下午帶菲菲去放風箏,她拼命地跑,就是為了想讓風箏飛高一些。跑了一會兒,她滿頭大汗地跑過來,說:“媽媽,我要用旱冰鞋,這樣跑得快,風箏會更高。”我擔心她會摔倒,斷然拒絕了。女兒倒也不任性,只是有些悻悻然地跑開了。稍后,孩子她爸爸過來了,手里竟拿著一大一小兩雙旱冰鞋。菲菲尖叫著跑向他,他也蹲下身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我這個當媽的被冷落一邊,有些嫉妒地看著他們父女倆臉上那種相似的單純的快樂表情。
在菲菲急切要求下,兩人迅速地換好了冰鞋,小手拉著風箏線,大手拉著小手,向遠處跑去。
其實。孩子她爸知道放風箏并不全是依賴奔跑的速度,但是他每次都會和菲菲一起使勁地奔跑。因為,對他們來說,風箏能不能騰空而起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在這一刻,抓緊體驗這種至真至純的快樂。
——桃之妖妖
女兒和她幼兒園的幾個小朋友有個約定,周末一起去外灘公園放風箏。二話沒說,家長們統統準時報到。
那天天氣好得出奇,我精心為孩子選了衣服,還帶好了遮陽帽。早晨8點半就出發了。女兒作為活動的發起者,可不能遲到呀!
到了外灘公園,人還不是很多,老公和孩子先把風箏慢慢地放起來。這個時候,女兒班級里的一個男孩在其爸爸的陪同下也到了。小男孩很靦腆,不大講話。好像他的風箏有點問題,他們弄了半天也沒有把風箏放上天去。不過這并沒有影響到他們的高興勁。接著,其他幾個孩子也陸續到了。漸漸地,孩子們不再拘謹,追逐打鬧著玩得不亦樂乎。家長們也開始攀談起來,其樂融融!
活動結束了,一個家長感慨地說:“這樣的活動太好了,你看孩子多開心。”是呀,讓我們多為孩子的童年增添一些幸福的經歷、美好的回憶吧!
——默然
星期天我們在健身公園玩,看到不少人在放風箏,有老鷹、蝴蝶、蜻蜓等各式各樣的,在天空中翻飛翱翔,煞是好看。航航看得很專注,看他的神情,我猜想他一定也想放風箏,就問:“你也想放?”他用勁點點頭。我說:“那咱們去買一個。”
在賣風箏的地方,航航一眼就看中了有孫悟空圖案的風箏,因為他愛看《西游記》,特別喜歡孫悟空。買了風箏,航航特興奮,一邊跑一邊喊:“我們有風箏了,我們有風箏了。”又問我風箏為什么能飛,我就趁機給他講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為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同樣,風箏能飛在天上,也是受到空氣的浮力作用。
我們到了空曠的地方,航航拿著風箏,我拽著線,他一松手,風箏就飄飄悠悠地飛起來了。看著齊天大圣孫悟空在空中上躥下跳,翻著跟頭耍金箍棒,航航高興得又蹦又跳,情不自禁抽出塑料寶劍,耍了起來。當風箏向下落時,航航就著急地喊:“爸爸,快,快,要失敗了。”我就趕緊收收線。過了一會兒,風箏飛得平穩了,我就把線交給航航,告訴他什么時候收線,什么時候放線,讓他自己放。
看航航拽著風箏線,興奮地奔跑著,我不禁想:“孩子,你就如同一只風箏,無論你飛得多高、多遠,在爸爸媽媽的心里,總有一根無形的絲線,時時刻刻牽掛著你!”
——劉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