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接到一個輔導員打來的電話,說她的一個學生喜歡看恐怖片,并在寢室揚言要把其他幾個人綁起來。經(jīng)輔導員勸說,這個學生一會要來咨詢室跟我聊一聊。
這會是怎樣一個學生呢?我正在腦海里想象即將來訪的這個女孩,一聲“是張老師嗎”打斷了我的思緒,面前出現(xiàn)了一個酷似“男孩兒”的女孩子。她有點黑,一頭略帶“自來卷”的短發(fā),身材、穿著跟眼下時尚的校園女孩相去甚遠。
“你好!你是?”我想確認一下是不是約好的那位來訪者。“我叫傅曉丹(化名),周老師讓我來找你。”她梗著脖子說道。得到確認后,我把她帶進咨詢室,為她倒了杯水,請她先在咨詢表上登記。她很警惕地問填表理由,我立即把咨詢的保密原則說給她聽,她才不太情愿地填了表。
“你是大一的,家不是本地的吧?”
我看著咨詢表上的信息問道。
她點點頭。
“以前住過校嗎?”
她搖搖頭,頭始終低著,略皺著眉頭。從她進門之后的舉止言行,我已經(jīng)感覺到她對他人的戒備和不信任。
“住寢室還習慣嗎?”
沉默。
“看得出你最近有些不愉快,能跟老師說說嗎?或許老師能幫到你。”
又是沉默,我沒有打斷這沉默,過了一會,她開口了:“她們對我不好。”
“她們做了什么讓你感覺她們對你不好?”我緊接著問。
“她們說我壞話。”
“她們說你什么了?”
“她們總針對我,看不起我。”
“能跟我說說最近——就這兩天發(fā)生在你和室友之間的不愉快的一件事嗎?”
“那天我剛從外邊回到寢室,看見我們寢室那三個人正有說有笑,可我一進屋,她們都不說話了。我覺得她們剛才肯定在說我壞話,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我很生氣,一股火憋在心里,我就摔了兩下椅子和門。”
“你以前在寢室摔過東西嗎?”
“嗯,生氣控制不住的時候就會摔東西,事后我也很后悔,但在氣頭上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你摔東西,寢室的同學有什么反應?”
“她們挺怕我的。”
“所以說,她們見到你就停止說笑,可能是怕你,而不是你認為的說你壞話,你說呢?”
“她們?nèi)齻€總在一起,孤立我,我和她們關系已經(jīng)很僵了,我跟導員說了要換寢室。”
“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你們之間的矛盾雙方都有問題。從你來講,如果你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即便換一個寢室,可能類似的事情還會發(fā)生。”
“從你剛才所說的事情來看,我對你的性格有了個大致的估計,你看我說的對不對,不對你可以反駁我。”
她點點頭。
“你很敏感、多疑,在沒有充分根據(jù)的情況下,就容易‘自作多情’,認為別人是在針對你。”
她沒有反駁我,還是低著頭。
“你朋友多嗎?有沒有很要好的朋友?”
“高一的時候有兩個好朋友,可后來一個出國了,另一個交了男朋友,就慢慢疏遠了我。后來我就沒什么朋友了,也不想交朋友。我感覺朋友之間沒有幾個是真心的。”
后來,我又詢問了她的父母及家庭情況,了解了她的成長環(huán)境。她的父親是個脾氣暴躁的人,她記得自己小時候,父親經(jīng)常心情不好就摔家里的東西,父母經(jīng)常吵架。
從傅曉丹的情況看,她的主要問題是敏感多疑、固執(zhí),對人不信任、甚至敵對,造成人際關系緊張。沖動。有時出現(xiàn)攻擊行為,但是指向物還未指向人,威脅他人但尚未見行動。根據(jù)這些表現(xiàn)可以判斷她屬于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
什么是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又稱病態(tài)人格,他們智力并不低下,但人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過分發(fā)展,適應環(huán)境和社會的能力很差,本人常常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因此較難改變。人格障礙可以分成很多種類型,如反社會型、分裂型、循環(huán)型、邊緣型人格障礙等等。
偏執(zhí)型人格包括“偏”和“執(zhí)”兩個方面。“偏”是指對人對事的認識偏激;“執(zhí)”是指固執(zhí)。具有這種人格的人常會有某種“超價觀念”,即出現(xiàn)一種帶著強烈情感色彩的思想,在其心中長期占據(jù)優(yōu)勢,支配其思想和行為。使其對人對事的認識發(fā)生偏差和錯誤。有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的人常有不安全感,情緒不穩(wěn)定。不愉快,缺乏幽默感,認為別人居心不良。不信任別人,常處于戒備、防御、緊張、敵對的狀態(tài)中,對他人的溫和評論和普通事件,會看出羞辱的意向,對羞辱、嘲笑立即想方設法加以反擊,很難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
人格障礙的成因,除了生理、心理因素以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其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性格的形成和所處的環(huán)境之間關系密切,性格中的不良傾向經(jīng)過正常教育可以修正,但如果聽之任之,就會造成人格障礙。家庭環(huán)境至關重要,父母不和。經(jīng)常吵架,甚至離異,都會給孩子的人格發(fā)展帶來不良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暴力家庭或過分溺愛放縱都會造成性格缺陷甚至人格障礙。
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是怎樣形成的
前面提到的傅曉丹同學為什么會出現(xiàn)多疑、不信任人和攻擊的性格和行為呢?我們分析一下她的成長環(huán)境。她和父母并沒有什么親密感,初中的時候發(fā)現(xiàn)父母偷看自己的信和手機短信,偷聽她打電話。她很生氣,為此自己的心里話從不和父母講。高一時有兩個要好的朋友,后來一個出國,一個交了男朋友,和她的關系疏遠了,交友受挫給她帶來的打擊使她對朋友失去信任,甚至失去交友意愿。因為她的外表像男孩子,同學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議論、奚落或取笑,這造成了她的自卑心理,極容易把別人的一些平常的談話理解為對自己的歧視和鄙夷,于是又強化了她的自卑感。自卑的人往往最聽不得別人的批評,哪怕是很平常的談論也會引起心理上的自我防衛(wèi)。為了從心理上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她變得易怒和具有攻擊性。可能是遺傳了父親的壞脾氣,加上小時候就經(jīng)常看到父親通過摔東西發(fā)泄不良情緒,她通過觀察“學習”到了摔東西這種發(fā)泄方式,強化了她摔東西的行為。
咨詢干預
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在逆境中會加重,如不進行干預可能發(fā)展為偏執(zhí)型精神病,即出現(xiàn)幻覺和妄想。
針對傅曉丹的情況,由于她對人的不信任,較難建立咨訪關系,因此咨詢要從調(diào)動其求助動機入手。她與同寢室同學的關系緊張,想調(diào)換寢室。盡管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因為她的固執(zhí),輔導員最終為她調(diào)換了寢室。果不其然,不到一個月,她與新寢室的同學之間的關系也變得很緊張,她自己非常痛苦,主動前來尋求幫助。
第一階段:理性情緒療法
我首先和她一起分析了她性格的成因以及對現(xiàn)在生活帶來的危害,讓她意識到改變不良性格的必要性。然后我告訴她,要想改變性格,先要改變她頭腦中的一些非理性觀念,如“別人的議論是針對我。是瞧不起我”、“我不能容忍別人對我的輕視”,把這些非理性觀念寫在本上,對其進行辯駁和改造,剔出偏激和固執(zhí)之處,也寫在本上:(1)“我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人,別人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總議論我”;(2)“我認為別人瞧不起我,是我自己缺乏自信,我認為自己長得不漂亮就貶低自己”;(3)“我要接納自己,愉快地接受這樣一個我,我就是我,人的價值并不體現(xiàn)在外表上,我又不是演員或模特,我要找到自己的價值,豐富自己的內(nèi)涵”;(4)“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我,都重視我,所以偶爾有人對我有所輕視也是正常的,應該原諒。”
經(jīng)常默念經(jīng)過改造的理性觀念,可以阻止她的偏激和固執(zhí)的非理性觀念出現(xiàn)。當然偏執(zhí)行為不可能完全消失,一旦出現(xiàn)。事后立即找出當時的非理性觀念,進行如上的改造,使之成為理性觀念。這就是理性情緒療法(RET)。這樣的認知調(diào)節(jié)非常重要,一旦頭腦中的非理性觀念消除了,她的問題才會得到解決。兩次咨詢以后,向傅曉丹同寢室的同學了解情況發(fā)現(xiàn),她的偏執(zhí)行為逐漸減少了,但仍不能主動與同學們搞好關系。
第二階段:交友訓練
傅曉丹認為,同寢室的同學對她不好,孤立她。我于是問她:“你對她們好嗎?有沒有主動關心幫助她們?”她不說話。我告訴她:“交往與友誼都是雙向交流的,任何人都不會無緣無故地接納我們,喜歡我們。別人喜歡我們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們也要喜歡他們,承認他們的價值,對他們起支持作用。你想,你從來不主動關心別人,有時甚至摔東西,別人會喜歡你、對你好嗎?你要想得到同學的關心和幫助,你就必須有一定的情感投入,否則。同學們怎么會對你有感情呢?”這時,曉丹似乎領悟到:“我對別人沒有感情,別人對我也不會有真正的感情。”我又告訴她回去后主動幫助同學做點事,如幫同學打熱水等等。一周后曉丹說與同寢室同學的關系有所緩和,能和大家共同談論某一件事情了。
我還找傅曉丹同寢室的同學座談,了解情況,要求她們也要主動關心幫助傅曉丹,幫助她早日解除心理障礙。
第三階段:建立自信
傅曉丹敏感多疑的根源是自卑,因此讓她建立自信是解除其心理障礙的根本。最后一個階段的咨詢我跟曉丹討論了如何看待自己的外表這個話題。
“身體是你自己的,生命也是你自己的。也許我們有很多不遂心的地方,有太多想要改變的地方。可是,那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越排斥它,它對你的傷害就會越大,因此,不如面對它,接受它。也許有些人自以為有優(yōu)秀的外表,然后開始嘲笑別人的缺點。但是如果你有勇氣把你的缺點說出來。你自己已經(jīng)承認了。你不再擔心別人的話像一根小針,又刺到你心里的疤痕了。試想想:我就是這個樣子,我接受自己,你們再也不能傷害我了。在我的世界里,我就是這樣的!你還會怕別人嘲笑你么?”
“漂亮并不總是好事,美貌的人往往有優(yōu)越感,不努力學習、工作和增長能力,一旦紅顏憔悴、人老珠黃,個人價值就都沒有了。而外貌差的人,有動力,埋頭苦干。增長才干,從其他方面突破以求社會承認。由于不斷努力,其形象會越來越光彩奪目。歐·亨利說:女性的智慧始終比她的美貌更能博得人們的傾慕。盧梭說:要獲得別人的喜愛還是要依賴她的人品。你觀察一下你周圍人際關系好的那些人。她們的外貌出眾嗎?還是她們的人品好?”
聽了這番話后,曉丹輕松了很多,她說自己好像卸下了一個沉重的包袱一樣。此外我還教她一些建立自信的方法:(1)練習正視別人。曉丹和我交談時經(jīng)常是低著頭的,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2)走路時抬頭挺胸。自信的人胸背挺拔,走起路來穩(wěn)健輕松,他的體態(tài)告訴別人“我真的認為自己不錯”。挺胸抬頭走路,自信心會慢慢增長。(3)上課時挑前面的位子坐。坐在前面能建立自信。當然。坐在前面比較顯眼。但是要知道,有關成功的一切都是顯眼的。(4)練習當眾說話。這四個方面由易到難需要慢慢鍛煉,通過這些方法建立起自信,就從根本上消除了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因為一個人越是自信,就越容易寬容別人。
我讓傅曉丹用寫日記的方式記下自己采取上述方法后的進步,記錄得越具體越詳細越好,讓她體會成功的喜悅,有助于她的改變。
咨詢結束兩周后,我電話回訪了傅曉丹,她告訴我雖然還沒有完全解決問題,但已經(jīng)找到了自信的感覺,能夠進行正常的生活和學習,與同學們友好相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