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爸爸撐起這個家,是對父親的最好回報。
2008年5月18日,譚君子作為5·12地震災難中英雄譚千秋的女兒參加《愛的奉獻》賑災晚會,表情平靜得令人不忍,“過兩年我就畢業了,會代替父親來養這個家。”只是沒有人留意到在眾人合唱時,她已傷痛得無法開口。
“在沉默中承受巨大的悲痛才是真正的偉大,”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陳穎璐,譚君子高中時的同學,她“見到她在朱軍旁邊微笑著接受采訪時,心疼得掉下了一連串的眼淚”,她說自己懂得譚君子的悲痛以及堅強。
父親的“千秋絕唱”
這是被全中國人民含淚記下的一個經典鏡頭:
譚老師的妻子張關蓉正在仔細地擦拭著丈夫的遺體:臉上的每一粒沙塵都被輕輕拭去;細細梳理蓬亂的頭發,梳成他生前習慣的發型。譚老師的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
“那四個娃兒真的都活了嗎?昨天晚上就聽說有個老師救了4個娃兒,我哪知道就是你??” 當張關蓉拉起譚千秋的手臂,要給他擦去血跡時,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昨天抬過來的時候還是軟軟的,咋就變得這么硬啊!”張關蓉輕揉著丈夫的手臂,慟哭失聲??
5月13日23時50分,救護車的鳴笛聲響徹漢旺鎮——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員在德陽市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連續救出了4個學生。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救援人員稱當時譚老師手臂上傷痕累累,后腦也被樓板砸中。
5月13日一早,設在學校操場上的臨時停尸場上,工作人員從手中的遺體登記冊里查到了這位英雄教師的名字——譚千秋。他的遺體是13日22時12分從廢墟中扒出來的。
譚千秋,湖南省衡陽市人,畢業于湖南大學政治系,1982年1月畢業后,分配到四川綿竹東方汽輪機廠工作,先后在該廠職工大學和中學任教。從教26年,譚千秋獲得特級教師的稱號。
“譚老師是我們學校的教導主任,兼著高二和高三年級的政治課。”譚老師的同事夏開秀老師說,“在我們學校的老師里他是最心疼學生的一個,走在校園里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怕學生們玩耍的時候受傷。”
那天,學生家長按當地習俗為譚老師燃起了一串鞭炮??
“我為父親驕傲”
地震發生時,譚君子正坐在北京大學的教室里上課。媽媽的電話打過來,因為在上課,她當時掛斷了電話。直到5月13日深夜,她接到姑父的電話告知父親遇難的消息,5月14日清晨,她立即乘飛機、搭汽車一路輾轉趕回了她的家鄉——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
見到父親,“就像平常他午睡時一樣,我希望能像以前那樣叫醒他。”但是他再也聽不到女兒帶淚的呼喚,不可能再回答這個自己深深疼愛的女兒。
“我雖然很舍不得父親,但我更為他感到驕傲!”譚君子表示以爸爸的性格,這樣的事情并不讓人意外。
5月19日,是譚千秋老師去世的“頭七”。“現在離爸過世已經七天了,七天的輾轉也讓我有些不堪重負。可每當我入睡前,我總會想起5月12日的那個夜晚,我不忍猜測,他在廢墟里是如何度過??” 譚君子說。
對于父親,譚君子說,“不僅僅是尊敬,思念,還有悔恨。”她后悔自己很少有時間來陪伴父親,自從高中離開家到外地讀書就與爸爸少了聯系,自己上學期間沒能天天給家里打電話。
譚君子希望將來能夠代替爸爸撐起這個家,這是對父親的最好回報。
君子不哭
賑災晚會上,君子不哭,因為她想到的是要堅強地面對。“君子啊,永遠是這樣的人,即使自己心里快要潰爛了,都會讓你看到下一輪回里陽光燦爛的路。”陳穎璐說。對爸爸的感情,譚君子曾在跟媽媽打電話時哭著說,好想爸爸。
好友陳穎璐用“接近完美”來描繪譚君子。2007年10月中央電視臺《七彩驕子》節目現場的譚君子,陽光,活潑,多才多藝,她積極向學弟學妹們傳授自己高考時的復習方法。在綿陽中學,譚君子被同學們稱為“學校的神話”,她成績優秀,2006年以學校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
譚君子是熱心的,高三的一次晚自習后,陳穎璐因為腸胃炎痛得撕心裂肺,這個纖弱的女生毅然背起她走出學校去看大夫,并且在病床前陪了整個通宵。
“能得到那么多好心人的幫助和支持,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家鄉,還有很多比我所受的災難更嚴重的孩子們,他們此刻更需要人們的關愛。”對于社會各界的關注,譚君子想到的是災區其他的孩子。
譚君子,一個堅強的女孩,總喜歡更理性地來處理突然的變故。在她回到四川綿竹時曾“很想留下做志愿者”,看到當地的學校已經陸續復課,她提出自己很想留下當老師。但是因為媽媽的擔心,她還是回到了北京:“現在那里的物資還很緊缺,我留下只會增加負擔。”她希望通過好好學習,完成學業之后可以更好地來支撐父親留下的家庭。
正如譚君子在接受采訪時所說,面對這場災難,很多人都進行了無私的奉獻;在災區救助幸存者的時候,人們會發現幾乎每一位被從廢墟中挖出來的老師懷里都抱著學生。“我父親并不是唯一的。”
譚千秋 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導主任
5月13日22時12分,救援人員扒出了譚千秋的遺體。只見他雙臂張開趴在一張課桌上,死死地護著桌下的4個孩子。孩子們獲救了,譚老師卻永遠地去了??
吳忠紅 四川崇州懷遠中學英語老師
聽說有學生掉隊,吳老師又義無反顧地沖進教學樓,這時樓體突然垮塌,他和幾名孩子被吞噬??
張米亞 汶川縣映秀鎮小學數學老師
年僅29歲的他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由于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
劉寧 北川縣第一中學教師
他保護了59名學生,卻失去了自己的寶貝女兒。
嚴蓉 映秀鎮小學語文老師
當人們在廢墟中發現嚴蓉老師的尸體時,她兩手還各抱著一個孩子,其中一個還活著。嚴蓉老師走了,留下一歲半的女兒。
茍曉超 四川通江縣永安壩村小學
當他再一次沖到三樓抱起兩名孩子向樓下沖時樓塌了,他本能地將兩個孩子“藏”在自己的懷中,茍曉超犧牲了。他24歲,新婚剛10天。
湯宏什邡市紅白鎮中心學校語文老師
他最后的姿勢定格在這樣的畫面上——兩個胳膊下各夾著一個孩子,身子下還護著幾名孩子。孩子們幸運地活了下來。
張輝兵 什邡市紅白鎮中心學校物理老師
張老師用雙手撐開房門,將孩子們一個一個地往外推。他的尸體被扒出來時,手指仍指著樓梯間的方向。
杜正香 綿陽市平武縣南壩小學代課老師
永遠48歲的她趴在瓦礫堆里,頭朝著門的方向,雙手各拉著一個年幼的孩子,胸前還守護著三個幼小的生命。
何智霞 都江堰市聚源中學初三(5)班班主任
何智霞的遺體被發現時,兩個手臂都是張開著的,趴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身下環抱著七名學生。
蒲彬 聚源中學地理老師
28歲的他結婚才半年。跨一步他就可以逃生。他卻把生的機會留給自己的學生,班里的大部分學生都逃了出去,他卻被深埋在瓦礫中。
劉林秀 聚源中學化學老師
25歲的劉林秀是聚源中學新分來的大學生,地震發生時她先喊學生逃生,自己卻再也沒有走出這所教學樓。
聶曉燕 映秀鎮幼兒園老師
地震時,聶曉燕一手一個抱出兩個孩子,而自己的孩子還在屋子里! 孩子的遺體被挖出來時,她痛哭道:“娃娃??媽媽來不及啊??”
袁文婷 什邡市師古鎮民主中心小學老師
袁文婷一次又一次沖進教室,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她的青春,永遠定格在了2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