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很稀罕一種東西,叫愛情。
經年之后發現,我們愛的是一些人;與之結婚的,可能是另一些人。
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恩格斯這么說的時候,我們已經不道德了數千年,還經歷了一個最不道德的年代。
永遠不變的是變化。
時代在變,社會在變,價值觀在變,我們的擇偶觀也在變。但擇偶觀的核心幾千年來一直保持著頑強的慣性,這個核心就是“郎才女貌”——不同的只是,在不同社會,不同時期,“才”與“貌”的衡量標準與表現形式。
于是,漂亮的女子不論出身高低,總是前途不可限量;而優秀的男人,不管年老還是年少,總是滑不溜手。
在這個意義上,今日與幾千年前,并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