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村里變化最大的人當屬老耿頭。有人說他糊涂,沒兒沒女的攢錢干啥?有人說他精明,正因為沒兒沒女,才得多多攢錢,要不然等到動不了的時候,誰養活他?無論是說他糊涂還是說他精明的人,大家都看準了一點:老耿頭現在只認錢了,守著渡口六親不認,沒有錢就別想坐他的船過河。
老耿頭家祖祖輩輩在渡口擺渡。從前他都是秋后去附近村莊挨家挨戶收取船糧,給多給少全憑自愿,十里八村名聲極好。可當幾年前老耿頭的兒子死后,他就改了規矩。過往行人不給現錢,休想渡河。他還根據不同時間、不同人物變換船價,而且只多不少。老耿頭鐵面無情見錢眼開宰人不見血的惡名迅速傳開,可他一點也不在乎。一晃幾年過去,他孤身一人,以船為伴,每日里在天水之間來來往往。
這天午后,一個年輕人要過河,老耿頭搖槳開船。船至河心,老耿頭就向年輕人收取船費。年輕人摸遍全身后窘迫地說:“老爺爺,我媽媽病重,急著過河去請醫生,忘了帶錢,下次我加倍補上行不?”
又是去請醫生?老耿頭心頭不禁一顫,想起了溺死河中的兒子。那年夏天河水漲得厲害。有個年輕人說家中有人病重,急著過河去請醫生。剛失去老伴的老耿頭本想自己駕船送年輕人過河,可兒子從他手里奪過鐵錨自己上了船。老耿頭在岸上目送兒子駕船到了河心,眼睜睜看著一個浪把小船裹進河去——兩個年輕人的生命啊!這些年來一想到兒子和那個年輕人的死,老耿頭就覺得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年輕人的話戳到了老耿頭的痛處,他二話不說,馬上調轉船頭,小船重歸岸邊。年輕人流著淚向老耿頭說盡好話,可老耿頭就是一言不發。
年輕人只好回家去取錢,老耿頭才把他渡過河去。
老耿頭正要收船。“船家,我要過河。”一位盲人不知什么時候已經站在岸邊。老耿頭心中老大不快,但一想盲人還要趕路,便把手中的鐵錨又扔進船里。
盲人竟然十分機敏,不待老耿頭攙扶,尋著鐵錨落船的聲音,一步跨進船艙。老耿頭吃了一驚,駕著小船駛向對岸,船至河心,老耿頭說:“先生,請付船費?”
“不是還沒到岸嗎?”
“我行船幾年,從不到岸收錢。”
“多少錢?”
“五塊。”
“不是一人一塊嗎?”
“我的船沒固定價錢,你要是嫌貴,我可以送你回去。”
盲人不再爭辯,從兜里摸出五元錢遞給他,然后自語道:“風聞船家宰人有術,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嘿嘿,我風里來雨里去,比起先生算命騙人錢財,那是差得遠了!”老耿頭并不相讓。
幾天以后,老耿頭的船孤零零地拴在河邊,卻不見老耿頭的人影。一個急于過河的人推開老耿頭的家門,見老耿頭枕著一個長而扁的木箱躺在炕上,仿佛在睡覺——老耿頭死了。
村長招呼人把老耿頭從炕上抬下來,納悶他怎么枕著個木箱?打開木箱一看,嚇了一跳,滿滿一箱子全是錢,花花綠綠的,各種面值都有。村長和眾人便都感嘆:老耿頭活得糊涂啊!費盡心思攢了這么多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落了一個罵名,這是何苦呢?
這么多錢怎么處理呢?村長犯了愁,決定清點一下,先存上再說。他端起箱子把錢倒在炕上,只見木箱的底面,赫然刻著兩個大字:造橋!
老耿頭十幾年的所作所為一下子得到了解釋。事情驚動了鎮里,鎮長親自來參加老耿頭的追悼會。并當場拍板,由鎮里出資二十萬,加上老耿頭的錢,給村里造一座橋。同來的還有一位鎮醫院的老醫生,他也是專程來送老耿頭的。他說老耿頭在幾年前就查出患了直腸癌,真不知他是憑著一股什么力量堅持活到現在的,簡直是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