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有個如琴湖,那地方的景致格外旖旎。如鏡的水面上老是流動著一層輕紗似的霧,使水中遠山近樹的倒影似真似幻;再加上湖畔綠蔭中瓊樓玉宇般的賓館和湖中九曲橋上的亭臺,使人只能用那句“此景只應天上有”來形容。廬山的仙人洞、錦繡谷諸景點,使湖畔那幾家賓館天天爆滿。別處賓館的價格能打折,而如琴湖邊如琴湖賓館的價碼竟還有上浮的趨勢。不用說,沒有一點經濟實力的人,是不敢入住的。
這年盛夏廬山最火爆的季節,如琴湖賓館三樓朝南有四個標準間被人租用了好多日子,而且,這四個房間的客人還沒有要走的意思。
303房間住的是山下九江藝術學校的教師呂雅琴和她的學生盲女孩蔡多多,還有一個月他們就要去北京參加全國古琴大賽了,師生倆上廬山就是來進行最后沖刺的,所以她們的房間里會時不時飄出悠揚的古琴聲。而301房間住的是上海復旦大學眼耳鼻喉科醫院退休的一位老眼科醫生,一個月前,蔡多多在那家醫院做了手術,這位陳老醫生就是來對蔡多多進行術后保健治療的。305房有點古怪,這里面住著一位有名的古琴制作大師林墨老先生,從這個房間里會不時傳出一些鋸木頭的聲音,他正在修復一把初唐時期的古琴“焦耳朵”,這把琴修好后,他準備讓蔡多多攜此琴參賽。不用說,這303房一左一右住的這兩個國寶級老人全是圍著蔡多多轉的,于是人們不禁要問,這位蔡多多是什么人物?別忙,還有個307房間哩,這房里住的是祖孫倆:一個老頭和一個男孩,他們姓孫,是從印尼回來的,老先生是印尼華人首富。這四個房間的一應費用,全是孫老先生買單。
這一切全在一個“緣”字上。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江豆制品廠一個做豆腐的女工生下一個先天失明的小女孩,她和丈夫老蔡都快要愁死了。他們叫孩子多多,言下之意這個小女孩是世界上多余的人。很快小多多就成為兩口子的心頭肉,因為多多是那么聰明伶俐,她什么都懂,聽過一遍的歌她立刻就會哼唱。她的耳朵特尖,能聽見小草生長和花兒開放的聲音。為了養活這個小女孩,兩口子離開廠子自立門戶賣豆腐。孩子到了該上學的年齡,他們聽說從省歌舞團退休的古琴演奏家呂雅琴在廬山腳下開辦了一個藝術學校,他們就牽著孩子的小手去報名。開始呂老師嫌孩子不方便學習,可禁不住兩口子風雨無阻每天早上送上一大碗熱烘烘的豆漿,她的心被烘熱了。收下孩子后,呂老師很快發現,這個瞎女孩會是自己最有前途的學生。她盡管看不見,可對樂譜有著超常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她是個一彈起琴就會把心化到琴上的人。呂老師就在小多多身上多花了一些心思。她的心血沒有白花,小多多十六歲那年就在廬山之夏藝術節古琴演奏比賽中奪魁。小多多很懂事,她知道自己能有今天全是社會上熱心人幫助的結果,她一直想更多地回報社會。當她從收音機里聽到國家建立骨髓庫的消息時坐不住了。她瞞著父母,跟同學一起去血站正正經經地填了表,抽了八毫升的血樣……這件事過去三個月,有一天血站的人就來找她了。來人說,外國有個男孩,得了白血病,在世界各國的骨髓庫上查,只有她跟男孩完全匹配,問她是否愿意獻出自己的造血干細胞來救人一命。小多多想也沒想,馬上回答說:“我既然報了名就等著這一天,要多少骨髓就抽吧。”當時九江電視臺報道了這件事,很多人都被小多多的堅強和勇敢感動了。
一年后,小多多快把這件事忘記了。這天,藝術學院里開進一輛少見的豪華轎車,從車上下來祖孫倆。
不用說,來人就是孫老先生和他的寶貝孫子孫超。這回孫老先生把生意上的事交給孫超父親去打理,帶了孫子和另一件他們孫家的傳家寶回來感謝救命恩人。祖孫倆看見站在面前的是個盲女孩,都呆住了。孫老先生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一把將小多多緊緊地抱住。他說:“從今天開始,我又有一個親孫女兒了……孩子,告訴爺爺,你有什么心愿,爺爺一定能夠滿足你……”
沉默了好久,小多多才說出自己的心愿:她說兩個月后,北京有一次全國古琴大賽,她想去參加,為此,她想有一個好一點的古琴……
孫老先生頭一仰,長嘆一聲:“天意!真是天意!”
原來,孫老先生的父親在民國初年就是廈門有名的古琴家。他家有件代代相傳的寶貝,一把名叫“焦耳朵”的唐琴!孫先生在很小的時候就聽父親講過這琴的故事。當年,唐朝那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大畫家王維游廬山,天天在離如琴湖不遠的一個山坡下聽一位白須老人彈琴。聽到第十天,王維說話了,他說聽了老先生的琴,讓他看到了明月松間照,讓他聽到了清泉石上流!老先生聽到這話,擱下琴,一把將王維抱住了。他說他等了多少年,終于等到知音了!從此,倆人唱和在一起。王維送老先生自己的詩和畫,老先生把這把琴送給王維。王維十分看重這件禮物,在琴的背面刻下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句詩。不知什么緣故,王維這把琴后世竟落到孫家……孫老太爺帶著這把琴遠走南洋,在印尼種橡膠、開錫礦,艱苦創業,并娶妻生子。可是,這把焦耳朵還是沒有逃出戰亂。太平洋戰爭中,鬼子的一顆炸彈把它埋到一片廢墟下,等把它從瓦礫底下挖出來時,它的面板已經被砸了一個大窟窿。老先生在臨死時交代兒子,說焦耳朵在別人眼里,已是垃圾,可在他眼里,仍是寶貝。他要兒子等到太平盛世,把它帶回國去,請高手修理,它一定會重新發出那驚天地泣鬼神的聲音。所以,這回孫先生回來,除了帶著他的孫子,還帶了那把古琴。這樣,在帶小多多去上海動手術的同時,孫老先生又有了三顧茅廬,請林墨老先生出手救國寶的故事。
林墨老先生說,要修好焦耳朵,必須上廬山,能不能修好這張琴,還得看上廬山后的造化。原來,這把琴是用廬山特產的一種叫焦桐的木材做的。有了廬山焦桐還不行,做這把琴的木材干不得,濕不得,必須是半焦的。可這半焦又不能是在火上烤出來的,它必須是高大的廬山焦桐遭到雷擊后,將焦而未焦的部分。因此,能不能修復焦耳朵,還要看上了廬山后能不能找到遭過雷打的廬山焦桐。
這樣,廬山如琴湖賓館里,才會有了這一行不平常的住客。一切還真應了孫老先生“真是天意”那句話,廬山管理處的同志說,就在他們上廬山前三天,含鄱口上還真有一株千年焦桐遭雷打了。
這幾天,帶著特殊藥物眼罩的小多多心里特別煩躁,一來是大比之期將近,而自己琴下的調調還是老樣子,預期的突破還沒有出現。第二,這兩天孫超一直圍著她轉,他說他們血管里流著相同的血,他跟她總有種心心相印的感覺。他說自己的身體完全康復后,他就要去美國讀書。他說他無論走到世界的什么地方,都會在心里裝著廬山下的這個美麗的姑娘。這時小多多很想一把扯下自己的眼罩,好好看看身邊的孫超。
這天,孫老先生租了兩乘轎子,別的人都沒去,就讓孫子陪著,載了小多多去三疊泉聽高山流水。到了那個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地方,小多多完全聽呆了。這一刻,她真的理解了“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境界。回到賓館里,她再撥響手下的琴,她的老師呂雅琴竟聽得熱淚盈眶,為什么僅僅過了半天,小多多對那首著名的古曲就有了如此深刻的理解?她跑到走廊里,向著隔壁房間的人大聲嚷嚷:“預期的突破終于實現了……”
這天下午,如琴湖賓館里格外寧靜,陳醫生來到303房,除了林墨老先生,所有的人全來了。陳醫生要給蔡多多摘除特殊的藥物眼罩了,一切是那么順利。當蔡多多真的看到她心里早畫出畫像的孫超,倆人相擁在一起時,房間里并沒有發出太響的歡呼,因為一切全在預料之中。相反,當林墨老先生大功告成在試音時發出的那聲千年絕響穿過厚厚的墻壁時,房間里才發出震天動地的歡呼了。
幾天之后,這行人要下廬山去北京了。這時,隊伍又壯大了一點。因為孫老先生為了保護焦耳朵和他們這些國寶級的人物,專門雇了四個保安。至于到北京后的比賽結果,自然用不著多說了,當焦耳朵發出那一聲驚世駭俗的絕響時,一切就已經有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