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妙手回春
夕陽銜山,晚霞如血??諝庵袕浡鴺淠?、泥土的氣息,但更多的是撲鼻的血腥氣。
一群烏鴉在這丘陵地帶的洼地上空打著圈子盤旋,不住地叫著:苦哇!苦哇……洼地里躺著橫七豎八的尸體,有的斷了胳膊,有的缺了腿,鮮血在山溝里匯成了一條涓涓細流。
一個時辰前,這里發生過一場慘烈的戰斗。慈禧太后的寵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榮祿指揮他的部下,揮起屠刀,在此剿滅了一支義和團部隊,扔下這成百上千具尸體。
突然,只聽得附近的松樹林里傳出一聲尖利的口哨聲,隨即躥出一群荷鋤操鍬的山里人。只見他們來到這一具具尸體前默哀了片刻,然后迅速行動起來,就地掘坑埋尸,誰也沒作聲,只管埋頭苦干。沉默的人群中有人發聲了:“高大爺,還有位從閻羅殿回來的!”
“趕快抬回寨里去搶救!”一個蒼老而粗獷的嗓門回應著。
這伙人便是鄰近紅松寨的老表,為首的是寨里的長者高松柏,年逾古稀,但身子骨十分硬朗,在寨里很有號召力。午間,他在不遠處親眼目睹了清軍的這場大屠殺。清兵撤走以后,他率領村人前來替死難的義和團弟兄收尸,以免暴尸露骨遭到野獸侵害。此刻,死者已入土為安,他便催促眾人趕快搶救從死人堆里翻出的那位活人。
眾人首先用草藥嚼碎涂在傷者的傷口上止血,無奈這位身負重傷的年輕人創口太大,怎么也止不住,眼見氣息奄奄,生命垂危。高大爺急得干搓手,鼻孔哼著粗氣。就在這時,有人歡呼起來:“羊牯回來了,這位兄弟有救了!”
高大爺聞言大喜,連聲呼喚:“羊牯在哪里?羊牯在哪里?”
“大爺,我這就來了!”隨著一聲響亮的回應,一位身材瘦削的中年漢子舉著火把從黑暗中大步奔來。
“快快快,快快快,這位小兄弟恐怕快不行了!”高大爺連聲催促。
“別急,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定能讓他死里逃生!”羊牯胸有成竹,順手將火把遞給旁邊的人,然后從身邊的布袋里掏出一個飯缽,盛滿了水,加了一把藥草,猛吹了幾口氣,接著嘴里念念有詞,似乎在祈禱什么。不消片刻,這缽里的水便沸騰起來了!羊牯又掏出了一把短刀放進缽里,這短刀筆直地豎立在缽中,而缽里的水依舊還在沸騰。羊牯從缽中取出滾燙的短刀,在傷者的傷口處刮骨療傷,血很快止住了。半個時辰過后,傷者終于喊出了一聲“哎呀”。
數日后,這支義和團小分隊的唯一幸存者被羊牯從死亡線上救回來了,他叫辛興邦,二十七八歲的樣子,是這支小分隊的首領。當他恢復神智以后,從嘴里吐出的第一句話就是:“石在,火種不會滅!”對于自己的救命恩人他自然感激不盡。
一個月以后,辛興邦徹底傷愈并能行走自如了,當即提出要求去尋找大部隊。臨行前,羊牯將他送出村外,雙方依依難舍。興邦要求與羊牯結拜為兄弟,羊牯滿口應承。當即在村口的土地廟前撮土為香,歃血為盟。羊牯年長十歲,即為兄長。有了這層情義,這對義兄義弟自然更加舍不得分手。最后還是義弟淚流滿面地開口了:“大哥,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還會見面的!”
羊牯含淚祝福:“賢弟好走,一路順風!”
雙方這才灑淚而別。
羊牯望著辛興邦遠去的背影,感到無限惆悵。他長長嘆息一聲,正要轉身,冷不防背后傳來一聲吆喝:“羊牯,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救了一位反賊!”
羊牯不由大吃一驚,急忙扭頭朝后望去……
二 仁心仁術
在一塊巨石背后,閃出了一位須眉皆白、衣衫襤褸的老漢撫髯微笑。
“師父!”羊牯瞧清來人后,頓時又驚又喜,急忙趨步上前,雙膝跪定在老人跟前,連連磕頭,“不知師父駕到,有失遠迎,還望謝罪!”
師父哈哈大笑:“賢徒不必多禮,你的義舉老漢早有所聞,這才不負為師一片厚望之心!”
羊牯緊緊執著師父的雙手,淚流滿面:“師父,三年前你將妙手回春之術傳授給徒兒便銷聲匿跡了,徒兒學成之后,思念師父心切,便浪跡江湖,一邊行醫,一邊尋求師父。不曾想今天上蒼降恩,讓我們師徒倆在此意外重逢!”
師父頻頻點頭:“是啊,今天為師能一見徒兒,心愿已了,足矣!”
羊牯身子一抖:“難道說師父又要匆匆而別了?”
師父笑容一斂,正色回應:“是啊,為師乃游云野鶴,處處江湖處處家,怎么能老呆在一個地方?”
羊牯央求道:“師父,如此說來,徒兒就緊隨在你的身邊,伺侍你老終身,再也不分開了!”
師父連連搖頭:“不妥!既已出師就得獨當一面,怎么能兒女情長,老守山林呢?”
羊牯待要張口分辯,師父卻忽然揮手吩咐道:“徒兒,為師走累了,就在這石傍稍息片刻,你去替我找點水喝?!?/p>
羊牯急忙轉身朝山溝那邊走去。
可是,當羊牯趕回到老地方時,師父早已不見了蹤影。羊牯滿腹惆悵,正待離去,突然發現身邊的巨石上留下了師父刻的八個醒目大字:仁術仁心,懸壺濟世。
羊牯凝望片刻,面前又浮現出三年前的那一幕——
三年前的一天,羊牯還是紅松寨的一位貧苦種田人,雖然家貧,但很有志氣。他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所以在村里深得人心。一天,有位流浪的老乞丐路過紅松寨沿門乞討。羊牯瞧見他滿身的惡瘡,路人見了遠而避之。羊牯卻頓生憐憫之心,竟將這老乞丐攙扶到自己家中,不僅供給吃穿,還打水替老乞丐洗臉抹身。
這天晚上,深更夜靜之際,老乞丐突然把羊牯叫醒,讓他將自己攙扶到野外,就著朦朧的月光,在野地里抓了把野草放進隨身的一個盛了水的飯缽中,嘴里念念有詞,那缽中的水便沸騰起來,然后又掏出一把短刀放入缽中,短刀竟在水中豎立起來。老乞丐又脫去衣服,露出滿身的膿瘡。只見他從缽中抽出短刀,在自己的身上輕輕刮來刮去。不一會兒遍體的膿瘡消失得無影無蹤,身體和平常人沒什么兩樣!
羊牯目睹眼前的一幕,驚訝極了,禁不住脫口喊了起來:“大爺,你不是乞丐,你是神仙啊!”
老乞丐瞇瞇笑了:“是啊,我不是乞丐,但也不是神仙。我只是凡間一位郎中。憑了祖傳的秘方闖蕩江湖,懸壺濟世。然而,世界這么大,病人這么多,就算我有能耐,又能救得了多少疾病纏身的人?如今年紀大了,一旦撒手西歸,這治病秘方隨我而去,豈不可惜?所以我經?;b成乞丐浪跡江湖,挑選我中意的徒兒。這滿身膿瘡是我故意所為,目的是考驗徒弟。今天終于天從人愿,發現了你這位可靠的弟子。羊牯,從此你就是我的傳人了!”說罷,仰天大笑。
羊牯聽罷這席話,急忙趴在地上磕頭:“謝謝恩師栽培!”
師徒倆在野外敞懷暢敘,不知不覺天已大亮。師父于是將羊牯帶到鄰近的一座高峰上,向他傳授醫術,識別藥草,最后特別強調:“我的醫術,可以醫治百病。但你必須記住,這藥草含磷,神奇得很,放在水中猛吹幾口氣便能發熱生火讓水沸騰。但如果水不沸騰,短刀豎不起來,就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
羊牯連連點頭,一一記在心間。臨了,師父又再三叮囑:“為醫者必須講究仁心仁術,懸壺濟世,不能以醫為貪,尤其是替窮人治病,不能隨意收取錢財。切記!切記!”
羊牯便對天盟誓,決不辜負師父的期望。臨了,師父以進山采藥為名,從此銷聲匿跡,不見蹤影。
三年后的今天,師父突然出現,卻又不辭而別。真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才能師徒重逢?。∠氲酱碎g,羊牯不免又是一陣傷感。這時,由遠而近傳來的一陣腳步聲猛地讓羊牯從沉思中驚醒過來……
三 懸壺濟世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高大爺。只見他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打老遠就扯起嗓門喊著:“羊牯!春伢子出事了,快回寨里去?!?/p>
羊牯大吃一驚,急忙迎上前去:“大爺,出啥事了?”
“他……他……去打柴……從高崖上……跌下來……只剩一口氣了……快快快……”
羊牯三腳兩步闖進春伢子家里,只見屋里的大人、小孩哭成了一團。春伢子渾身是血躺在一扇門板上,臉如金紙,氣若游絲。
羊牯伸手朝春伢子鼻尖上探了探,急忙安慰屋里的人:“不礙事,還有救,別哭了!”
屋里的人便停了哭聲。只見羊牯從身邊掏出那缽子和短刀,還有一把藥草,如法炮制,施行醫術。果然不消半個時辰,春伢子便緩緩醒轉過來,睜開雙眼瞧了瞧周圍的人,似乎全明白過來了,嘴唇嚅動了幾下,發出蚊子似的聲音:“只怕我這一生會變成殘疾人?”
羊牯安慰道:“春伢子,莫擔心,我保你不會損失一個手指頭!”
眾人歡呼起來:“奇跡!奇跡!真是天下少有的神醫!”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若不是鄰里親眼目睹了羊牯好幾樁妙手回春的奇事,誰會相信呢?
寨里那位年輕時就雙目失明的胖大嬸,羊牯只給她一缽藥草浸泡的水洗了九天眼睛,第十天便重見了光明。
鄰村的瘸哥左腳朝后長,走起路來一搖三晃,好不吃力。羊牯試著用藥草擦了擦這條殘腿,左腳便慢慢地矯正過來了,與一般人的腳并沒什么兩樣。圍觀的人無不驚呼咋舌,連稱華佗再世,神仙下凡。
就這樣,“神醫”的雅號也就到處傳開了。
這天,羊牯準備外出行醫。清早,正在家中打點行裝,突然,門外傳來一陣喧嘩聲,羊牯不由一愣:又發生什么事了?
四 以怨報德
剛出廳堂,只見一乘大轎停在門口,涌進一伙衙役,為首的向羊牯打著拱手:“知府大人有請神醫?!边€沒等羊牯回話,這群衙役便一擁而上,將羊牯塞進大轎,一聲吆喝,抬起轎如飛而去。
這知府雖然娶了三妻六房,卻只有一個寶貝兒子。兒子長到十八歲時突然得了瘋病,經常號叫哭笑,赤身裸體到處亂竄亂跑。知府為之傷透了腦筋,遍訪四處名醫,均告無藥可治。知府聽說紅松寨里出了位“神醫”,便命令衙役迅速將救星抬進府來。
羊牯察看了知府兒子的瘋狀后,取出那一撮神奇的藥草用缽煎湯后,強行灌下。瘋子很快便安詳入睡。這一睡就是三天三夜,知府深恐有失,派人日夜監護。挨到第四天清早,瘋子終于睜開雙眼,神色安詳,環顧滿屋子的人,仿佛剛從噩夢中驚醒過來:“發生什么事了?發生什么事了?”
知府俯身上前凝視兒子,又驚又喜:“孩子,你時來運轉了!”
瘋子便翻身下床,洗臉刷牙,束帶穿鞋,神色怡然,看不出半點瘋狀。
知府滿心歡喜,大擺酒席請來四方鄉紳,為“神醫”慶賀揚名。酒酣耳熱之際,羊牯趁機提出辭行。知府哈哈大笑:“神醫啊神醫,你這一來可就回不去了!下官將你的妙手回春之術薦舉給皇上,老佛爺已下旨召你進宮為御醫!”
羊牯一聽,驚得魂飛魄散,一旦身入皇宮,好比金絲鳥關進鳥籠,將永遠與世隔絕。御醫專門為皇宮里的達官貴人服務,以后再也不能為身患疾病的平民百姓救死扶傷,排憂解難了!想到此,羊牯驚出一身冷汗,苦苦哀求:“懇請大人收回成命,小人乃一民間郎中,浪跡江湖慣了,怎么敢去另攀高枝!”
知府嘿嘿冷笑:“這是皇上的旨意,違令者誅九族,下官可沒這個膽量抗旨??!”
羊牯仰天長嘯:“師父,你傳授的醫術后繼無人了。千古遺恨??!”
知府見狀,大為驚訝:“你一介平民百姓,走方游醫,而今一入皇宮,身價百倍,為何竟叫起屈來?”
羊牯回答:“小人行醫,不求榮華富貴,但愿為世間貧苦兄弟姐妹扶正怯邪,治療百?。 ?/p>
知府愕然,只得冷笑:“神醫先生,念在你救了我兒子的份上,本府再次提醒你,此事非同兒戲,切莫以自己的腦袋開玩笑啊!”
羊牯回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知府倒抽了口涼氣,暗自驚嘆:不可思議!當即打定主意,必須趕緊將這位“神醫”護送進京,以免節外生枝。
這天晚上,羊牯晝夜難眠。與其這般活著,還不如一死了之,他竟當真解下腰帶,懸在梁上……
五 亡命天涯
也是羊牯命不該絕,就在他要將脖子探進自己打好的圈套之中時,猛然聽得門外傳來幾下輕微的敲門聲。羊牯打了個激靈,還沒等他作出反應,門就給撞開了,隨即闖進來一位年輕的衙役,見狀大驚,慌忙將羊牯從椅子上抱下來,納頭便拜:“神醫先生,你怎么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呢?難道天下就沒有邁不過的坎?”
羊牯長嘆:“與其茍活于世,不如含恨作古!”
對方便委婉相勸:“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羊牯眼前一亮,來了精神:“請問足下尊姓大名,來此何意?”
對方開門見山言道:“小人乃府中衙役,姓吳,單名一個義字。早已看破紅塵,不愿受人驅使。今見神醫先生受困,特意前來搭救一塊出逃!”
羊牯聞言又驚又喜,不勝感激:“這樣一來豈不連累足下了?”
吳義燦然一笑:“不,小人崇拜神醫先生久矣,愿意跟隨左右,亡命天涯,在所不惜!”
羊牯深受感動,也來不及細想。便在吳義的攙扶下,悄悄摸出了知府衙門,漏夜潛逃了。還真是:鯉魚脫卻金鉤去,從此搖頭擺尾不再回。
這一逃整整就是十多個年頭,因為怕官府追捕,羊牯一直有家難歸,不敢回鄉。好在吳義一直跟隨在他身邊,悉心照料,殷勤伺奉。倆人沿途行醫,略收薄酬,倒也不愁吃,不愁穿。只可惜流光似水,韶華易逝,不知不覺間,羊牯已進入了半百之齡,還有一樁未了的心事,重重壓在心頭,這就是神奇醫術,究竟所傳何人?
吳義是羊牯的救命恩人,且又跟隨在自己身邊多年,當是合適人選了。豈料,相見易得好,久處難為人。通過長年累月的接觸,羊牯終于覺察到了,這吳義還真是個口蜜腹劍、心術不正之人。好幾次,羊牯替人診病,吳義暗中撈財。剛開始,羊牯只道是這年輕人在官府廝混出來的惡習,日長月久會慢慢改掉。豈料江山易改,惡習難移。這吳義一直就是這副德性,讓羊牯心灰意懶,斷了傳授他醫術的念頭。
這天,師徒倆來到了一個偏僻小縣。此間正值饑荒年景,災民遍布,哀鴻遍野。羊牯暗自思忖,遭災之地多生瘟疫,便決定在此間多住幾天,為災民驅逐疾病。
攤子一擺開,看病的災民絡繹不絕。羊牯再三叮囑吳義,不得隨意收取診金。災民自然感激不盡,皆呼神醫下凡,救苦救難。
這天,當地有個珠寶商特意派家人將羊牯師徒請去出診。
原來,這珠寶商有個寶貝女兒,才十五歲,不幸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珠寶商延請了不少醫生為女兒治病,但毫無效果,一個個都拱手道歉,要求珠寶商另請高明。這次珠寶商聽說外地來了位郎中,醫術十分高明,便將這位神醫請來,當場許諾若能治好女兒的病,不惜重金相酬。
羊牯瞧了這位千金的病情后,滿口答應能治好,但必須讓珠寶商承諾兌現酬金。于是,雙方立字為據。然后,羊牯讓這位千金小姐服下了他自制的一個藥丸,便又抽身去關照其他病人去了。
誰知,還不到一個時辰,珠寶商家里便傳出一陣號啕大哭聲,傳出消息說這位千金小姐服藥后就咽氣了,家人趕來要將羊牯師徒綁了送官府衙門。
羊牯不慌不忙走進珠寶商家中,挑選了一間暗室,將這位千金小姐的尸體安放正中,然后吩咐家人找來一些槐樹、柳樹的枯枝在門口燃燒。頓時,濃煙滾滾,涌進暗室,不一會兒便聽得里面傳出一陣劇烈的咳嗽聲,接著便從里面沖出一個披頭散發的女孩。眾人為之一駭,竟是珠寶商死而復生的小千金。
珠寶商信守盟約,兌現了千金相酬。羊牯分文不要,當場轉交給糧商兌換成大米,開倉救濟饑民。
羊牯深感此番義舉說不定又會給自己帶來新的麻煩,于是準備三十六計走為上策。然而,就在脫身的前夜,麻煩還真的找上門來了。
六 救星天降
這天晚上,隨著一陣人喊馬嘶的喧嚷聲,一群荷槍實彈的士兵敲開了羊牯租住的店門,將這師徒倆“請”了出來,不由分說拖上一輛馬車朝遠處的深山老林間疾馳而去。
在馬車上,通過交談,羊牯方才知道這是一支革命黨人的起義部隊。武昌起義后,成立了湖北軍政府,各省紛紛響應,十五個省先后宣布獨立,清政府迅速解體。后來孫中山回國,經過十七省代表會議推舉為臨時大總統。這之后在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清帝宣告退位。但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孫中山被迫辭職,革命失敗。這支武昌起義部隊在“光復會”的領導下,重新揭竿而起,卻遭到袁世凱軍隊的鎮壓,被迫撤退到這邊遠山區,以圖東山再起。
羊牯師徒因為一直在鄉間行醫,對于這動蕩年代所發生的事情自然所知甚少。而今一聽說清朝皇帝倒臺了,羊牯不免興奮異常。既然改朝換代了,也就不怕官府的追捕。但這個袁世凱又是什么樣的貨色呢?他為什么要鎮壓革命黨人呢?
羊牯帶著這一連串的疑問,終于見到了這支部隊的首領。但遺憾的是,這位首領正臥病在床,背上長了個惡瘡,流膿流血,痛得日夜號叫。羊牯很快明白請他來此間的目的。當下讓人扒了首領的衣服,讓他光著脊梁趴在床上,然后取出缽子、短刀如法炮制。等短刀在沸騰的缽子水中豎起后取出來,平放在瘡口上反復揩來揩去,病人逐漸停止了呼叫……
次日,首領下床,親自接見羊牯師徒。雙方一見面,都瞪圓了雙眼,張大了嘴巴,仿佛中了風似的,說不出話來。
好半晌,那首領才吭出一聲:“這不是羊牯兄長?”
羊牯熱淚奪眶而出:“是興邦?”
辛興邦撲上前來,緊緊執著羊牯的雙手淚如泉涌,失聲大嚎:“兄長,紅松寨揮淚一別竟是十二年。愚弟也曾派人三番兩次到貴宅尋訪,卻屢屢撲空。想不到今天上蒼施恩,安排我們兄弟在此重逢了,而且救星天降,兄長又第二次搭救了愚弟,這大恩大德,今后如何報答呢?”
羊牯連連搖頭擺手:“賢弟此言差矣。愚兄江湖行醫,為的是懸壺濟世,為平民百姓排難解憂。何況賢弟一貫赤膽忠心,救民于水火。這等所作所為,方為英雄豪杰!愚兄自嘆弗如,怎敢言謝!”
接著,辛興邦吩咐部下擺酒設宴,義兄義弟對酒當歌,盡興而飲。席間,辛興邦告訴羊牯,自己的弟兄們身處這窮山惡水間,受毒蟲叮咬之苦,許多弟兄程度不同地染上了各種毒瘡,苦不堪言。羊牯便滿口應承,暫時留下一段時期充當隨軍醫生,為兄弟們驅病怯疾。辛興邦喜不自禁,又連飲數杯。
第二天,羊牯便帶著吳義在附近山上采集了大批藥草,研制成一片片膏藥,散發給士兵。在患處貼上去后,即刻消炎止痛去癢,次日結痂脫落,皮膚恢復如常。大兵們無不欽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這支部隊也軍心安定下來。
然而,誰也沒想到,就在羊牯忙于為士兵們驅疾怯邪之際,吳義卻突然失蹤了。
七 痛失神醫
吳義的失蹤雖然讓羊牯感到心痛,但并不出乎他的意料。知徒莫若師,吳義跟隨在自己身邊多年了,他的惡習不時暴露出來,盡管羊牯一再教育他,要他走正道,但吳義總是頑疾難除,一有機會老毛病又露出了頭。經常背著師父亂收診金,私藏積蓄。每到一處,趁師父忙著給病人看病之機,他獨自溜到外面吃喝玩樂,逍遙自在。羊牯察覺后幾次想趕他走,無奈一想到他曾有恩于自己,就又斷了這個念頭。
也許由于師父的忍讓,吳義變得越發囂張,甚至敢與師父斗嘴。在羊牯為珠寶商的女兒治好病后,吳義要師父平分珠寶商的酬金。豈料師父竟將這批酬金全部給了糧商開倉濟民,自己分文未得。吳義氣得差點嘔血,暗地咒罵師父是個草包庸醫。被辛興邦的士兵請進深山老林后,他就更失去了自由,現在終于找個機會開溜了。
對于吳義的不辭而別,羊牯雖然感到內疚,但也感到慶幸,終于甩了這個包袱,能輕裝前進了。不過,又有一種不幸的預兆襲上心頭,萬一這吳義喪失天良,出逃后將這支部隊的行蹤密告出去,豈不……他不敢再想了,急忙將自己的顧慮告訴了義弟。辛興邦尋思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急忙布置部隊迅速轉移。
然而,一切都晚了。吳義出逃的這天,在山外正好碰上了袁世凱的一支鎮壓革命軍的部隊,吳義正撞在槍口上,被抓后便將辛興邦他們的下落交代得一清二楚。官兵于是布下口袋,準備一網打盡。所以當辛興邦的部隊剛準備撤退,官兵已經從四面八方包抄上來了。辛興邦指揮部隊奮勇還擊,以一擋十,打退了對方一次次進攻。怎奈對方武器精良,彈藥充足,自然占了上風。一場惡戰過后,辛興邦的部隊彈盡援絕,死的死,傷的傷,尸橫遍野,血染溪流。
辛興邦一邊指揮作戰,一邊不時保護著緊隨在自己身邊的義兄神醫。直至自己中彈倒下,身負重傷。羊牯使盡全身力氣將他拖到一棵樹下準備施救。
“師父!師父!”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身后傳來,扭頭一望,只見吳義手中揮舞著一條白手巾正朝他疾步奔來,羊牯便覺身子一顫,仿佛中了一顆流彈似的,全身的血液停止了流動……
原來這狼心狗肺的吳義除了向官兵密告辛興邦這支部隊的駐扎地外,還特別交代了神醫羊牯的下落。因為“神醫”這十多年來一直馳名江湖,家喻戶曉,無論官民老少誰人不知?官兵指揮官聞言大喜,即刻告之部下千萬別誤傷了他。而且再三強調,這個“神醫”能勝過百萬大軍,一旦擒獲,重重有賞。同時,又讓吳義隨同上陣,以白毛巾為號,尋找“神醫”下落。
吳義發財心切,還真冒著槍林彈雨上了陣,頂著炮火四處尋找師父下落。在這棵樹下發現了羊牯,如何不驚喜若狂?當即撲上前來,一把抓住師父的胳膊,向不遠處的官兵揮動白毛巾拼命呼喊:“神醫在此!神醫在此!”
羊牯見狀,什么都明白了,厲聲叱罵:“無恥的小人,幸虧我沒把這醫術傳授于你!”
吳義冷笑道:“老子如今只要將你獻給官府,要金子有金子,要銀子有銀子,還要你這醫術干啥?”
話音剛落,便聽得“砰”的一聲槍響,吳義雙手捂著腹部,朝著不遠處絕望地望了兩眼,像條死狗似的栽倒在地上。
這一槍來自躺在樹下的辛興邦。當他擊斃了這個可恥的吳義之后,便又掉轉槍口朝自己的胸前開了一槍。
“義弟!”羊牯驚呼著撲上前,可一切都晚了。
悲痛欲絕的神醫瞧著四周包抄過來的官兵,笑了笑,猛地從身上掏出那把雪亮的短刀,從容地插進了自己的心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