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晴
我是一顆小小的雞蛋,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就深知我的使命——為人類服務,最后悄然地離開這個世界。然而,我卻經歷了一次特殊的“旅行”,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自己是那么的平凡。可是,這次旅行之后,我才真正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在一個“昏暗無光”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同伴們被搬運到一個大盒子里,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總算到達了目的地。人們把我們從盒子里搬運出來,我才得以重見天日。忽然我看見靜樂縣委書記王書東和一個農民模樣的人正在說話。王書記說:“孩子們好嗎?”那個人說:“唉……孩子們一個個面黃肌瘦,只能吃一些土豆。”說完,無奈地搖搖頭……通過他們的對話,我終于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他們把我運到這山里來是這么一回事。
王書東關心山里娃的疾苦,當他發現刁兒溝的孩子們不僅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還由于家庭貧困,他們每天只能吃一些土豆時,他的淚幾乎流了下來。于是他提出了愛心捐贈活動——“一顆雞蛋工程”,為的就是讓所有像刁兒溝的孩子們一樣的靜樂娃每天能夠吃上一顆雞蛋。
活動開始以后,城里的孩子們積極響應。為刁兒溝的孩子們捐贈雞蛋。我和同伴們也接受了神圣的使命,踏遍了一個個窮鄉僻壤的小學校。后來,我還親眼目睹了王書記為刁兒溝的貧困孩子剝雞蛋吃的情景。那一幅畫面是那么地讓人感動。雖然我只是一顆小小的雞蛋,但體現的是一顆顆的愛心;雖然刁兒溝的孩子們生活貧困,但今后他們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此時,我不再是一顆雞蛋,我成了一顆能夠幫助他人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