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落花生的種子,又名長生果、落花參、落地生、地豆、南美豆等。花生原產南美洲的巴西、秘魯一帶,于15~16世紀傳入我國。
花生營養豐富,每100克于花生米中含蛋白質26克,相當于250克瘦豬肉的含量;脂肪40克,是相同質量瘦豬肉的1.4倍。此外,花生中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類及氨基酸等。在眾多食品中,花生含鋅量為植物食品之冠。
中醫認為,花生米煮熟性平,炒熟性溫,具有和胃、潤肺、化痰、補氣、生乳、滑腸之功,經常食用可治營養不良、咳嗽痰多、產后缺乳等癥。研究表明,花生仁可縮短凝血時間。花生衣能抗纖維蛋白的溶解,促進骨髓制造血小板,縮短出血時間,從而起到止血作用,因而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類血友病、先天性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出血癥、血小板無力出血癥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另外,花生還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貧血患者 可用花生衣12克,每日分2次沖服,經常服用。
過敏性紫癜患者 用花生米6粒,熟大棗4枚去核,共搗為泥狀,每日劑,分4次用棗湯送服,此方也適用于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
婦女白帶增多 可用花生200克,冰片15克共搗如泥,分2次服,每日空腹時白開水送下。
尿血者可炒熟花生衣約半茶杯,研為碎末,開水沖服。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可用花生米50克,百合20克,冰糖40克,煨食。
血友病患者可用帶衣花生米200~300克,或用花生衣30克,紅棗10枚,煎服,10天為一療程。
腳氣病患者 可用花生米90克,赤小豆60克,大蒜30克,紅棗60克,水煎,一日服2次。
慢性腎炎患者 可用花生米連皮與紅棗各60克,煎湯代茶飲,食花生和棗,連服1周;或用花生米120克,蠶豆250克,同入沙鍋內,加水3碗,微火煮,水呈渾濁的棕紅色時即可服,服時加紅糖。
聲音暴啞者 宜用花生米連皮,水煎熟后,吃花生米,飲湯。每小時1次,每次60~9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