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古稀,“七十三”與“八十四”這兩個數字猶如魔影,總在垂暮之年的老人眼前晃來晃去,“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說法,一直在民間流傳。事實果真如此嗎?
事實上,“七十三”“八十四”這兩個年歲并不神秘,也不可怕,它只不過是我們民族歷史上兩個人死亡時的年齡罷了。一個是“圣人”孔子,他活了72歲,死時虛歲73;一個是“亞圣”孟子,活了83歲,死時虛歲84。因為孔、孟都是“圣人”,他們歸天的年齡便成了不吉利的年齡。這樣一來,就使年近73歲和84歲的一些老人產生一種恐懼心理,認為這兩個歲數是“關卡”。其實,這只不過是以訛傳訛。
一個人壽命的長與短,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而保持心情愉快是極其重要的,所以,為這種毫無科學道理的迷信說法而憂愁,實無必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在逐年增加。歷次人口普查證明,耄耋之年的老人遍及城鄉,而百歲壽星已不足為奇。據老年醫學專家研究,人到70歲之后,衰老的速度和身體原有疾病的發展,反而因代謝遲緩而有所減慢。因此,73歲和84歲并不是“危險年齡”。
生物學家根據動物細胞分裂的次數推算,人類的壽命應在100歲以上。還有生物學家認為,一般哺乳動物的最高壽命,相當于它們性成熟期的8~10倍。如果人類的性成熟期按14~15歲計算,則人類的最高壽命應是112~150歲。事實上。古今中外也確實有不少人是活到百歲以上的,可見健康長壽是完全可能的。
人雖不能萬壽無疆,但只要心情愉快,飲食有節,勞逸適度,起居有常,有病及早就醫,完全可以通過后天的調養推遲衰老,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體育鍛煉的加強,人類壽命將不斷增長是無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