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大多數都因為高血壓、動脈硬化引起。殊不知,如降壓藥使用不當,也會誘發缺血性中風。
腦組織的血流量主要靠血壓來維持,若使用較強的降壓藥,或服降壓藥劑量過大時,使血壓驟然下降,從而影響大腦血流供應,腦部血流緩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與纖維蛋白容易沉積而形成血栓,血栓會阻塞腦血管而發生中風。同樣,一些作用較強的鎮靜劑,如氯丙嗪等,也可使血壓在短期內急劇下降,造成腦組織缺血而中風。速尿、雙氫克尿噻也是常用的降壓藥物,它們既可以降低血壓,又可使血液濃縮,黏滯性增加,因此,切不可過量或過度使用,以免因血壓過低及血黏度過高而促發缺血性中風。
由此可見,使用降壓藥物應從小劑量開始,切忌快速降壓。因入睡后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睡前更應忌服大量降壓藥。
摘自《健康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