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位書生從小就喜歡讀書。因為家里窮,請不起先生,只好租借一些書來讀。書生除了識字吟讀外,幾乎什么也不會做。家里人并不在乎這些,只希望他苦心做學問,將來考個秀才、舉人之類光宗耀祖。書生還算爭氣,一心撲在學習上,對吃穿不在意,也很少與人交往。
書生一天天長大,到了該娶媳婦的年齡。家里人知道他四體不勤,只會讀書,決定為他找個勤快的娘子。請媒婆說了好幾個姑娘,人家都沒看上他。書生心里不是滋味,他看到爹娘成天拉著臉子,明白都是因為自己沒出息。爹娘的話越來越少,書生也變得沉默寡言。
書生越發勤奮,經常挑燈夜讀。終于到了趕考的時候,書生信心十足地進城趕考。爹娘一路將他送到大道口,千叮嚀萬囑咐。
張榜那天,書生全家都去了城里,將榜單看了幾十遍,也沒有找到書生的大名。當書生一家無精打采地回到家里,氣氛變得異常凝重,爹娘只是嘆氣,書生無地自容。最終還是爹娘先開口,下次再試。書生當然只能從命。
趕考時刻又到了,書生沒讓爹娘送他,自己帶了些干糧上路。這一次,運氣還是很差,書生連復試的機會都沒有。他無臉再回村里,就在一棵大樹邊郁悶地呆坐著。后來,著急的爹娘找到兒子時,書生已變得有些精神恍惚。幾天后,書生情緒沒有絲毫改觀。
這孩子分明是傻了,爹娘只好去找郎中。郎中看后直搖頭,說這孩子沒法治。爹娘無奈之中去廟里燒香,一位高僧聽罷他們的訴說,指點道,有個妙計不妨試試,興許能治書生的病,回去后經常對孩子微笑。爹娘半信半疑,無奈又沒有其他辦法,只有照“方”試試。
從此,爹娘每天都會對兒子微笑。奇跡竟然發生了,書生不久恢復了常態。爹娘興奮不已,一邊指導他干家務一邊和他聊天。后來,書生不僅學會了干活,還考上了秀才。再后來,書生娶了媳婦成了家,一家人笑臉常開。
的確,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不如意,只有笑對人生,這個世界才會還你一抹燦爛,甚至一片光明。記住,微笑也能催生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