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對人類的危害日益凸現,惡性腫瘤的發病率迅速上升。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20年全球癌癥患者將增加到近1500萬。我國每年有160萬人患癌癥,近130萬人死于癌癥,癌癥死亡率已占死亡人口的1/5,成為危及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限于目前的診斷水平,絕大部分腫瘤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目前,腫瘤治療的近期療效雖然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但遠期療效仍無大的改觀。隨著對腫瘤防治觀念的不斷更新,腫瘤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日益受到重視,強調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成為腫瘤治療模式轉變的具體體現。
從發病和治療的角度看,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任何一種單一手段的局部治療,均難以徹底治愈腫瘤,根據中醫的基本理論,我們提出了以中醫藥的“立體療法”治療惡性腫瘤的新理念。所謂“立體療法”,是以辨證論治為基礎,針對惡性腫瘤的發病特點和演變規律,根據患者的不同臨床分期,不同治療階段、不同病理分型、不同臨床癥狀,運用中藥系列的口服、靜脈點滴、外用,以及配合針灸、穴位注射療法等,從多角度、多手段、多療法、多途徑給藥的治療模式。通過“立體療法”,一方面可以穩定腫瘤病灶、延長生命,另一方面可以使中西醫有機地結合,充分發揮中醫藥、化療藥,以及放療、手術等多種治療的協同作用,中西醫并舉,相得益彰,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對于提高療效、改善臨床癥狀和體征、延長生存期,顯示出明顯的優勢,是治療惡性腫瘤的最佳方案之一。
對于不能采取手術以及放、化療治療的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或者病理分型對放、化療不敏感的患者,單純采用中醫藥辨證治療,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改善腫瘤給患者帶來的痛苦癥狀,達到延長壽命的目的。其治療的原則是:早期以祛邪為主,中期扶正與祛邪并重,晚期以扶正為主。另外,中醫藥的“立體療法”還可以對惡性腫瘤并發的癌性疼痛、癌性發熱、癌性胸腹水、血液的高凝狀態、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腸炎、貧血等,采取活血解毒、益氣復脈、滋陰清熱等內外結合、針藥同治的治療方法,充分發揮獨特作用,顯示出明顯的優勢。
針對放、化療所致的白細胞減少、乏力等,采用健脾益氣養血法扶正補虛,可明顯提高放、化療的完成率,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對于有些化療藥物需要水化時,可采取中藥水化法,這樣既達到了水化的目的,又可以改善機體的內環境,針對化療出現的惡心、嘔吐,采用健脾和胃法,可改善化療時的胃腸道反應。針對化療藥物導致的心肌損害,采用益氣復脈、解毒活血法;針對化療藥物導致的肝腎功能損害,出現的氨基轉移酶升高、黃疸指數升高、蛋白尿以致尿毒癥等,采用益,腎清肝解毒法;針對脫發可以采用益腎養肝法等。另外,中藥外用也可以治療因化療外滲所致的局部皮損,起到很好的減毒作用;通過針藥并用的立體療法,往往能夠明顯減輕患者因放、化療而產生的痛苦,度過放、化療副作用難關,使患者體質易于恢復,以利于接受下一個階段的治療,為最終康復奠定基礎。
總之,中醫藥的“立體療法”從整體觀念出發,注重調整患者的內環境,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充分發揮機體自身的抗腫瘤作用,注重調整扶正與祛邪的關系,并且使中醫藥與手術、放療、化療等治療手段有機結合,可起到既治標又治本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