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觀察膽寧片對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癥的近期療效和不良反應。方法:采用多中心、開放、非隨機臨床試驗,口服膽寧片治療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癥7 647例,其中男3 382例,女4 265例。結果:經膽寧片治療后,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癥臨床癥狀明顯改善;B超影像學改善率為48.3%(3 023/6 259);血常規改善率為99.02%(6 058/6 117);肝功能改善率為96.91%(5 580/5 758);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4%(138/7 653)。結論:膽寧片治療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癥療效確切、安全有效。
關鍵詞 膽寧片 慢性膽道感染 膽石癥 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575.62,R575.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533(2008)03-0128-03
膽寧片是根據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資深教授驗方,由龍華醫院與上海和黃藥業協作改革劑型,共同研制成的具有疏肝利膽、通下清熱作用的中藥片劑。本文對7 647例使用膽寧片治療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癥的患者進行回顧分析,對療效和安全性作一總結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癥患者7 647例(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7 285例,膽囊息肉227例,膽管結石135例),其中男性3 382例,女性4 265例,男、女之比為1∶1.26。年齡為18~65歲。
1.2 治療方法
膽寧片由上海和黃藥業提供。口服,1次5片,1日3次,飯后服。若每日排便增至3次以上,酌情減量服用。以4 wk為一觀察周期。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癥狀體征變化:按照臨床癥狀評定標準,記錄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排便等臨床癥狀,并對其進行記錄評分,觀察治療前后癥狀積分變化。
肝膽B超情況:根據限定的判斷標準,即膽囊、膽管壁毛糙消失,膽囊壁厚度變薄及膽囊腫大消退為炎癥改善。
血常規檢查:觀察治療前后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比例變化情況。
肝功能檢查:分別檢測治療前后患者空腹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γ-谷胺酰轉肽酶(GGT)、堿性磷酸酶(ALP)、總膽汁酸、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以及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和血糖等指標。
不良反應觀察:將不良反應分為4級。1級為安全,無任何毒副作用;2級為比較安全,雖有不良反應,可繼續給藥;3級為有安全性問題,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應,作處理后可繼續給藥;4級為有明顯不良反應。
1.4 療效評定
療效判別標準: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檢查恢復正常,影像診斷有顯著改善,結石陰影消失;顯效——臨床癥狀緩解,體征消失,實驗室檢查正常,影像診斷提示有所改善;有效——臨床癥狀基本緩解,實驗室檢查基本正常,影像診斷示結石略縮小或未增大;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變化,甚或加重,影像診斷示結石大小、數量無改變或反而增大、增多。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進行統計分析,統計處理采用非參數檢驗方法,P<0.05為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2.1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7 647例患者中、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便秘等臨床癥狀,經膽寧片治療后,大多數癥狀得到控制或改善,表明膽寧片對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癥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2.2 肝膽B超改善情況
7 647例患者中,有6 259例在治療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膽囊、膽管壁毛糙、膽囊壁變厚及膽囊腫大等異常B超表現。經過治療后,3 023例B超影像學上有改善,其中轉為正常者占12.72%(796/6 259),好轉者占35.58%(2 227/6 259),仍為異常者占23.55%(1 474/6 259), 無明顯變化者占28.15%(1 762/6 259)。總有效率達48.3%(3 023/6 259)。

2.3 血常規改善情況
7 647例患者中,有6 117例在治療前存在血常規異常,絕大部分患者經過治療后血常規恢復正常,達98.25%(6 010/6 117),較前好轉者為0.78%(48/6 117)??傆行蕿?9.02%(6 058/6 117)。

2.4 肝功能改善情況
7 647例患者中,5 758例在治療前存在肝功能異常,經膽寧片治療后有96.91%的患者肝功能改善,其中轉為正常者5 201例(90.33%),較前好轉者379例(6.58%)。

2.5 療效總結
根據療效判別標準,對7 647例中的7 209例具有完整隨訪治療的患者進行了療效總結分析,其中痊愈患者占15.77%(1 137/7 209),顯效者占52.55%(3 788/7 209),有效者占30.82%(2 222/7 209),總有效率為99.14%(7 147/7 209)。

2.6 藥物不良反應情況
統計了7 653例患者服用膽寧片的藥物不良反應情況,僅有1.74%(138/7 653)的患者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主要的不良反應表現為稀便、腹瀉、口苦、腹痛、胃腸道反應,其中以腹瀉為最常見的不良反應。138例不良反應病例中,稀便者21例(15.22%),腹瀉者104例(75.36%),口苦者2例(1.45%),腹痛者3例(2.17%),胃腸道反應者8例(5.80%)。

3 討論
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病是臨床常見多發病,并且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治療方法主要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大類。手術治療采用“切、取”結石的方法,能夠有效去除大部分成形的結石,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不能真正改變患者體內膽結石的成石趨勢,術后復發存在一定比例。而非手術治療目前還缺乏有效的藥物。
中成藥膽寧片主要由大黃、虎杖、青皮、陳皮等組成,動物實驗表明,該藥具有消炎、利膽、防石、溶石、抗肝臟脂肪變性和清除自由基等功能,可疏肝利膽,清熱通下。臨床應用研究發現,該藥消炎、利膽、溶石之效與UDCA基本相近[1]?,F代實驗研究表明膽寧片能明顯降低肝臟、膽汁內β-葡萄糖醛酸酶活力,降低膽汁中游離膽紅素與鈣離子含量,逆轉成石趨勢,使實驗動物的膽色素成石率下降[2]。另有實驗證實,口服膽寧片后血清及膽汁中33.5kDa泡蛋白含量明顯降低,促成核因子減少,膽汁中膽固醇的成核趨勢下降,以此推測,該藥具有溶解和預防膽固醇結石形成的雙重功效[3]。
本次臨床觀察表明,膽寧片對于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對B超影像學上的改善率達48.3%,對血常規及肝功能的改善率分別為99.02%和96.91%,而藥物的不良反應僅為1.74%,臨床應用非常安全。證實膽寧片對于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病是一種有效而安全的藥物。近年來的一些文獻表明,膽寧片不僅能改善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病患者癥狀及化驗指標,對于減少術后結石復發也有明顯效果[4]。并且在非酒精性肝硬化,慢性便秘等疾病的治療上也顯示出良好的前景[5、6]。
參考文獻
1 朱培庭,張靜喆,王以實,等.膽寧片治療氣郁型慢性膽道感染、膽石病的臨床研究——附608便療效分析[J].上海中醫藥雜志,1990, 24(5):18-20.
2 朱培庭,徐長生,張靜喆,等.中藥膽寧片抑制膽色素類結石的研究[J].上海中醫藥雜志,1990,24(6): 1-7.
3 楊培民,蔡端.膽寧片對膽汁33.5kDa泡蛋白的影響[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2,14(2):96-97.
4 劉世,劉海波.膽寧片結合膽腸Roux-en-Y吻合術治療肝膽管結石臨床觀察[J].中華中西醫雜志,2004,5(9):366.
5 范建高,劉厚鈺.膽寧片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多中心臨床研究[J].美國中華醫藥雜志, 2000,6(4):32-34.
6 王毓明,鄭家駒,史肖華.膽寧片治療便秘的療效觀察[J].中華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4(21):15-18.
(收稿日期:200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