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農民,可愛的民俗
正月里去正定趕了場廟會,逛了隆興寺、榮國府、開元寺等處。從傳統節目到絕技絕活,從祈福盛典到雜技雜耍,從戲曲說書到風味小吃,我們大飽了眼福和口福。趕廟會,讓咱城里人又想起那些大年下的熱鬧事兒:跑旱船、敲大鼓、井陘拉花、常山戰鼓……又記起了那些傳統的“玩意兒”:武強年畫、唐山皮影……
民俗、民間絕活兒這些傳統更多地在中國鄉村保留下來,冰凍雨雪天氣也阻擋不了農民工回家的熱情,因為春節團圓是中華民族最樸實的傳統,這樣的傳承恰恰在最艱苦勞作的農民身上體現。聯想到貴刊2期專題《西兆通的星腕兒達人們》,農民們自娛自樂拍電影,真感到中國農民的偉大,他們是最富有活力和創造力的階層。農民們不再滿足于別人對他們的單向的精神給養,他們開始進行各種文化嘗試,拍電影、民俗游、農家樂……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河北石家莊 王靜
閱讀影像里的故事
貴刊在影像欄目里推出“百姓眼中的河北”之主角故事,我特別喜歡,每期必讀。開陽堡的歷史、西柏坡的光榮、唐山皮影的傳承、曹妃甸的建設等等,咱河北的歷史人文不僅通過圖片直觀再現,還通過攝影者的講述,編輯的旁白,讓我增長了不少知識,更好地領略了照片的信息。看過“我與皮影的緣分”這一期,我對唐山皮影產生了興趣,特意買了專門書籍閱讀,沒想到皮影不僅可以拍出這么有視覺沖擊力的照片,還有這么多學問。尤其欄目的主角是咱老百姓,特別親切,鏡頭記錄生活,影像表達精神, “百姓眼中的河北”主角故事欄目,體現了咱河北百姓的精神風貌!
河北廊坊 王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