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題·行動者
凈水瓶兒,本名李雪來,石家莊正定縣一個殘疾農民。但經他的手,一群來不相識的農民工、小公務員、大學生、小商販、自由職業者組織在了一起,匯集成一種強大的民間愛心力量。他的QQ個簽這樣寫道:“讓我共同燃燒起愛的火焰,去溫暖那些盼望春天的人們。”
認識“凈水瓶兒”,緣于石家莊一個草根慈善QQ群關于為白血病女童樂樂(化名)募捐的討論。他是募捐活動的發起人。當時2007年春節剛過,樂樂已經在第一筆民間善款的支持下,進行了第一個周期的治療。因為錢斷了,所以孩子在家休息,停著藥。
樂樂,河北某縣一農民家庭的第三個女兒,從小隨母親在石家莊賣菜為生,當時正在西三教小學讀書,家境十分貧寒。確診白血病后,她的班主任老師在網絡上發帖子求助。凈水瓶兒得到消息后,很快趕到樂樂家看望并了解具體情況,決定以河北慈善總會個人會員的名義發起募捐。
眾人幫一人,世上無窮人
在凈水瓶兒看來,一個人活著就要懂得回報。哪怕個人力量如芥子,但那份微小不容小瞧。他自己是正定縣的普通農民,因腦癱落下殘疾,個人發展困難重重。后來得到縣殘聯的幫助,個人事業有所開拓,視野心胸也跟著開闊起來。幫助別人、回報社會,是他這些年致力以求的事情。
然而,需要幫助的人太多了,特別是助困、助學、助醫、助殘,哪樣也離不開錢。而一個個體養豬戶,能拿出多少錢去做善事呢。凈水瓶兒想到了勸捐——眾人幫一人,世上無窮人。
他第一次勸捐,是為一個得癌癥的獸醫。通過“百度正定吧”,他結識了熱心的高大姐和兩名公務員。他們組成一個愛心小組,到街頭去募捐。那是2006年的初春,風寒枓峭。單薄瘦弱的凈水瓶兒站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攔住行人,向人家介紹那位獸醫的情況,尋求幫助。有的人,不屑地看看他,匆匆而過;有的人,懷疑地搖著頭走了。但更多的人,停下腳步,仔細傾聽,并從口袋里掏出了一毛、兩毛、一塊、兩塊、三十、五十。這次行動,募集的錢不算太多,但讓他看到了儲藏在如他一樣的草根中的愛的火種。
以愛的名義集合
2006年4月2日,他發起成立了草根慈善組織402愛心小組,目的只有一個——為民間的愛心,編織一個紐帶?!坝械膼坌娜耸肯霂椭鷦e人,卻不知道去幫助哪一位;有的人需要幫助,卻不知向誰求助。求人是一件難事,人到難處,如何遇見能夠幫助自己的人,愛心社就是要做這個紐帶。”后來,凈水瓶兒這么解釋他當初最樸素的想法。
402愛心小組成立之初,凈水瓶兒采用了最快速也最經濟的組織聯系方式,在網上建立QQ群、創立主頁,并通過各個網站論壇、貼吧發布消息。這樣一來,他了解了更多的求助信息,也結交了更多的愛心草根。到救助樂樂,他已經數不清幫過多少人。
成立組織,畢竟跟一對一的愛心救助不同。凈水瓶兒的家在正定,而救助者多在石家莊市區和其他的山區縣,募捐現場一般也不固定。自從有了組織,他三天兩頭跑石家莊,起早貪黑,有時候晚上回到家累得雙腳都沒了知覺。
而且,勸捐,也不是那么一帆風順。在人流多的省會博物館廣場等地,效果肯定最理想,但紅十字會、廣場管理處、城管等手續要跑下來,沒一兩個月根本不可能。沒有手續,又有“非法”之虞,事辦成辦不成不說,志愿者的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證。給樂樂募捐的時候,是一切的難題暴露最充分的時候。
有人勸凈水瓶兒,應該幫樂樂去跑農村合作醫療或者白血病專項救助基金。但他深深知道,那樣的大事要跑成,不定需要翻多少座“大山”,那是政府的責任,而不是一介草民能干的。現實的情況是,孩子正急等著錢化療。為了救急,他在QQ里跟志愿者們商量好,每人出2元錢做成統一402愛心小組的胸牌戴著上街,再找紅紙糊個鞋盒子當募捐箱,輪流抱著在街上“流動”募捐;分成小組,互相監督,確保善款安全;募捐結束,直接趕到樂樂的家,當著救助者的面開箱清點資金。那一次上街,他們募到的資金達到上千元。
為了愛心小組“合法化”發展,2007年5月,凈水瓶兒接受了河北慈善總會的“收編”。從那個時候開始,402愛心小組改名402愛心社,成了掛靠在河北慈善總會名下的全省第一家合法草根慈善組織。到2007年底,愛心社發起幫助貧困學子50多人、危重病人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