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利福尼亞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制造出存活期是普通同類10倍的新生物。如果這一成果能在人類身上應用,將意味著有朝一日或許能看到800歲的老人。瓦爾特·隆哥是一個在該領域頗有影響力的小型專家組的成員,他認為人類不僅可能活上800年,而且必將這樣。通過在南加州大學的研究工作,他研制出一種能存活10周以上的酵母,而這種菌類通常最多不過存活1周。隆哥去掉了普通酵母染色體中的兩種基因RAS2和SCH9,它們會造成酵母老化,使人類罹患癌癥。同時,減少酵母攝入的熱量,隆哥構普通酵母的壽命延長了10倍。限制熱量攝入,是目前公認的延長多種生命體壽命的方式,包括從酵母、線蟲到果蠅和老鼠的各種生物。但評判人士還不確定這種熱量限制措施是否真的能讓人長壽。
Ⅱ型糖尿病或可手術治愈
《美國醫學會雜志》刊登的一項科研成果表明,身體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減重手術,有可能治愈他們的糖尿病。據報道,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醫學院科研人員以55名Ⅱ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平均年齡為47歲,都比較肥胖。他們被分成兩組,其中一組29人接受了一種胃束帶減重手術,即通過手術將他們的胃縮小,從而通過減少食量達到減重的效果;另一組26人接受糖尿病傳統療法。兩年后,第一組中有22人血檢正常,并且不必服用糖尿病藥物,而第二組中只有4人血檢正常。
肥胖兒易患心血管疾病
丹麥研究人員的一項大規模調查證實,肥胖兒童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遠遠大于體重正常的兒童。接受調查的是1930年到1976年期間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生活的2.8萬名7歲到13歲的兒童。根據跟蹤調查,這些兒童中成年后有1.46萬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已有4104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在這些患者和死者當中,兒童時期身體超重者明顯多于體重正常者。例如,一名13歲的兒童身體超重11.2公斤,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比體重正常的兒童高出33%。
老年恒星孕育二代行星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科學家近日稱,他們最近觀測到一種極其罕見的天象,兩顆古老的恒星正在誕生新的第二代行星。
這些恒星是位于雙魚座的BP Piscium和位于大熊座的TYCHO 41443292。盡管它們的確切年齡目前還未能確定,但是據估計,它們至少在數億或者數十億年前就已經形成了,并且可能已經在很久以前就生成了一些新的行星。這些恒星的奇異之處就在于,它們能夠再次產生出新的行星。多數天文學家們都接受的一個理論認為,行星是在恒星誕生后不久從恒星周邊的碟狀塵云中生成的。太陽系中的8大行星的軌道都在一個平面上,即地球繞太陽旋轉的黃道平面,天文學家認為這是它們由同一個碟狀塵云中誕生的證據。
補鈣可能危及高齡女性心臟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研究人員對1471名平均年齡在74歲的健康女性進行了為期5年的跟蹤調查,其中732人每天服用一片鈣片,另外739人每天服用一片無效對照劑。結果顯示,在5年中,補鈣女性有31人患心臟病,服用無效對照劑的女性只有21人患心臟病。研究人員指出,由于補鈣會使血液中鈣含量增加,從而加速動脈中沉積物的形成,因此可能導致患心臟病的風險加大。
(責編:寧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