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它由過去、現在、未來構成連綿不斷的系統。沒有人生活在“過去”,也沒有人生活在“未來”,“現在”是生命確實占有的唯一形態。在偉大的宇宙空間,人生僅是流星般的閃光;在無限的時間長河里,人生僅僅是微小而又微小的波浪。我們的生命由時間構成,哪怕是浪費一點點時間就是虛擲部分生命。珍惜時間,會使我們變得更聰明、更美好、更成熟、更完善;浪費時間,實際上是荒廢了我們的生命。
朱自清在《匆匆》中說:“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里過去。我覺得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的從我身上跨過,從我的腳邊飛去了。當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新來日子的影子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時間無情稍縱即逝。然而,對于珍惜時間的人,它卻饋贈以無窮的智慧和財富。有人把時間比作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只要辛勤耕耘,它將獻給勞動者以甜美的果實。而大凡有成就的人,其對待時間的態度都是“珍惜”。有一篇回憶錄,回憶一位同志向列寧匯報工作,列寧批準了他的計劃,并問道:“那么你們什么時候開始呢?”“明天開始。”那位同志說。列寧卻批評他說:“為什么不今天開始呢,就是現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列寧是非常珍惜時間的。無獨有偶,法國著名畫家柯羅也是位惜時如命的人。一位青年畫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給大畫家柯羅請教。柯羅指出了幾處他不滿意的地方。“謝謝您!”青年畫家說,“明天我全部修改。”柯羅激動地問:“為什么要明天?你想明天才改嗎?要是今晚生命就結束呢?”
我們有多少明日可以等待?有多少今天可以揮霍?我國明代有兩位先生,一位名叫文嘉,另一位叫錢鶴灘,他們分別寫了一則《今日歌》和一則《明日歌》。講的都是要珍惜時間,有異曲同工之妙:“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珍惜時間,珍惜生命,那就要提高工作效率,做好眼前的事,把握好此時此刻。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三巨頭之一的丘吉爾,平均每天工作十七個小時,還使得十位秘書也整日忙得團團轉,為了提高政府機構的工作效率,丘吉爾還制定了一種體制,他給那些行動遲緩的官員們的手杖上,都貼了一張“即日行動起來”的簽條。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在八十五歲的某一天,寫了四幅條幅,并在上面題詩:“昨日大風,心緒不安,不曾作畫,今朝特此補充之,不教一日閑過也。”
珍惜時間,珍惜生命,那就要一絲不茍,持之以恒。巴爾扎克在二十年的寫作生涯中,寫出了九十多部作品,塑造了兩千多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許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他的創作時間表是:從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說,在圓椅里坐十二個小時,努力修改和創作,然后從中午到四點校對校樣,五點鐘用餐,五點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
高爾基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她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只能叫時間留下一頭白發,兩手空空。”我們雖然不能讓時間停留,但是卻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我們來看幾個“枕頭”和惜時的故事。《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的枕頭是用圓木做的,他讀書困倦時就枕著圓木睡覺,只要一翻身,枕木就會滾走,人就會驚醒,他用這種方法來強制自己,擠時間刻苦讀書。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成功者也大多經歷相同。我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野外進行地質勘察時,經常用石頭做枕頭睡覺,一旦被石頭硌醒,馬上又開始工作。還有無產階級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在“多斯塔之窗”寫作時,夜以繼日,工作非常緊張,疲倦時,他常常用大劈柴當枕頭,使自己不至于睡得過久,正因為這樣,他才贏得了比常人多的時間,作出了比常人大得多的貢獻。
如果我們不想荒廢我們短暫的生命,如果我們想在有限的生命里最大程度的實現自己的價值,如果我們想用幾十年的光陰為這個世界留下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那么請珍惜我們指縫里的時間……
有關“惜時”的名言: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篇》)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自勉,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白日莫閑過,光陰不再來。(陶淵明)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終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無名氏)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富蘭克林)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魯迅)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郭沫若)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
男兒奮發貴乘時,莫待蕭蕭兩鬢絲。(《革命烈士詩抄·朱學勉詩》)
每時每刻都有無窮的利息;日計不足,歲計有余。(富蘭克林)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過時間,有才能的人設法利用時間。(叔本華)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莎士比亞)
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莎士比亞)
時間是個常數,但對勤奮者來說,是個變數。(雷巴柯)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鐘。(達爾文)
切莫垂頭喪氣,即使喪失了一切,你還握有未來。(王爾德《書簡》)
勝利往往是從堅持最后五分鐘的時間中得來成功。(牛頓)
在所有的批評家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批評家就是時間。(別林斯基)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歌德)
時間像奔騰澎湃的急湍,它一去無還,毫不留連。(塞萬提斯)
編輯/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