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氣洋洋迎奧運,健康快樂過春節
●策劃·執行/本刊編輯部
●特邀專家/劉燕萍、周勤璐
●文/王子雷
佳節飲食 健康第一
每逢佳節,合家團聚,喜笑顏開,更何況是2008奧運新年呢!自然是酒宴飄香,筵席豐盛,歡歌笑語,鞭炮齊鳴!然而,面對美味佳肴,在舞箸把盞、頻頻舉杯之際,仍要勸君切莫飲食無度,務必講究飲食衛生,保持節日心情舒暢,身體康寧。營養專家劉燕萍教授提醒大家,越是過節就越可能是身體缺乏營養的時候。營養問題關乎我們的健康,要正確對待。什么才是有營養,佳節飲食又有什么需要我們注意的呢?
主食不容忽視
節日飲食品種必然豐富,在我們品嘗美味、一飽口福的同時,不要忘記注意主食的攝入,尤其要做到“三化”,即簡單化、定量化和雜糧化。
簡單化 就是強調主食簡單,包括米、面、雜糧、豆類、薯類等。然而在節日里,人們常常把主食范圍擴大了,將飯后的點心如春卷、奶黃包、蛋黃酥、奶油蛋糕、燒賣、油條等都當成了主食。事實上,這類食物中脂肪、熱量等含量較高,多吃對健康無益,還會導致體重增加。節日飲食中,菜肴已經非常豐盛,蛋白質不會缺乏,質量也不差,此時最需要的是以淀粉為主的米、面食品,而非各種制作精細、營養豐富的點心。此外,節日期間人們還喜歡吃各種各樣的零食,一些人甚至將零食當成了主食,無疑是本末倒置。一般來說,在就餐前2~3小時就不要隨意吃零食了,以免影響正常的食欲。
定量化 節日里餐桌上的菜肴豐盛,每樣吃幾口就飽了,往往再也吃不下主食。主食攝入量不足,副食特別是葷菜吃得太多,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也相應增多,容易引起肥胖及其他并發癥。因此,應避免無限量地吃菜,將一部分胃口留給主食,健康成人每天吃的主食至少要在300克以上。很多人習慣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這也是不科學的。因為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提供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其糖類含量并不高。
雜糧化 論營養還得吃粗糧。稻米在碾白加工過程中,米糠被全部丟棄,反復碾扎后,就只剩下淀粉及少量的蛋白質。米糠包括果皮、種皮、糊粉層、米胚芽等,包含稻米64%的營養素。白面是人們獲得VB1、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最方便、最重要的來源,如果因為精加工而損失了營養素,則需要通過其它食物來補償。燕麥、大麥、蕎麥、粟米、玉米、高梁米等雜糧中,都含有白米、白面中所缺乏的營養素,并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對節日里的飲食能起到很好的補充和調劑。
喝酒莫忘吃主食
“感情深一口燜,感情淺舔一舔”,在親朋相聚、氣氛融洽的餐桌上,常常會遇到盛情難卻的勸酒。如何做到不傷害身體又能盡興而歡,營養專家劉燕萍建議,喝酒時別忘多吃主食。
人們在飲酒、尤其是大量飲酒時,常常會產生飽漲感,所以喝完酒后就不想再吃飯了,其實這是非常有害的??茖W研究發現,在喝酒的同時多吃飯,補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乙醇性脂肪肝的發生。在正常情況下,飲入的酒經過胃腸道吸收后,在肝臟中經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轉變為乙醛,而后生成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在大量飲酒時,體內的乙醛來不及轉化為乙酸,會生成大量的超氧陽離子自由基,導致人體內氧化和抗氧化平衡的失調。此時如果再多吃些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劑,可減少酒精對人體的傷害。
此外,喝酒的時間最好放在晚上。因為人體肝臟的活性有時間規律,中午時活性降低,晚上活性增加。因此,中午時喝酒乙醇不容易被代謝掉,此時喝酒比晚上容易醉,對身體的傷害也較大。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早上空腹飲酒極容易造成胃黏膜的損害。
巧用保鮮膜保營養
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會遇到這樣的煩惱:滿滿的一桌菜,每盤都只吃了一點點,剩下來的只好放到冰箱里下頓再吃,如何讓這些剩菜的營養不流失呢?營養專家建議人們可以巧用保鮮膜保存營養。
保鮮膜作為一種新型的衛生用品,如今已走向千家萬戶,不僅能防止冰箱中各種菜肴相互串味,使用合理還可以保住營養。專家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將新鮮的西紅柿、刀豆、冬瓜、辣椒、黃瓜、韭黃、萵苣等蔬菜,按照家庭中一般的加工過程炒熟,然后依據菜肴冷熱不同程度,加蓋或不加蓋保鮮膜,放入冰箱中存放一段時間后,再取出來測定其中的維生素C含量。
實驗結果顯示,加蓋保鮮膜確實能起到保護蔬菜中維生素C的作用,但熱菜加蓋保鮮膜不僅不能保護維生素C,反而會加重維生素C的損失,必須等到蔬菜完全冷卻后,再蓋保鮮膜,才能起到保護維生素C的作用。實驗還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保鮮膜對維生素C的保護作用也是因“菜”而異,比較而言,韭黃、萵苣葉較容易保鮮,而刀豆、黃瓜、蘿卜則不宜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