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天的到來,劉大爺的心情一天天沉重起來。因為每到冬季,他的慢性支氣管炎就會準時發作,這種情況已持續七八年了。咳嗽、喘憋得痛苦和高額的醫藥費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如果排除了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引起的慢性咳嗽,每年咳嗽至少三個月,連續兩年以上,就可確診為慢性支氣管炎。該病多見于老年人,又稱“老慢支”,常在冬季發作,防不勝防,劉大爺就屬于這種情況。
慢性支氣管炎很難徹底愈合,但完全可以預防發作,或減少發作的頻率。為此,我給劉大爺提出如下建議:
保暖,別忘了脖子
劉大爺很注意添加衣服,但忽視了對頸部的保暖。劉大爺還有個習慣就是喜歡睡高枕頭,睡覺時張嘴呼吸。高枕頭會讓頸部懸空,入睡后血流緩慢,頸部的皮膚溫度就會下降;張嘴呼吸時,氣流缺少了鼻腔的加溫加濕,更會使咽喉部的溫度降低。難怪劉大爺每到冬天容易反復感冒呢!
于是我建議劉大爺換一個松軟寬大的枕頭,把脖子也包進去,或穿一件高領內衣睡覺,外出時圍一條圍巾。通過對頸部的保暖,還可以防止椎基底動脈的痙攣,緩解腦供血不足的癥狀,對劉大爺的頸椎病也有益處呢!
不要整天“貓”在家中
劉大爺很清楚感冒受涼最容易導致慢支發作,于是冬天盡量待在家中,這是一種消極被動的做法。待在家中不活動,各種器官的機能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很容易被病毒、細菌打個措手不及。
通過鍛煉,讓身體保持功能旺盛的狀態,遠比足不出戶、被動保暖要有效得多。這時即使穿衣服不多,也不容易感冒。
曾經有一位慢支病人,原先住一樓,后來搬家住到了六樓,冬天里他的慢支竟很少發作了,而且過敏性皮炎也好多了。他認為是空氣清新的緣故,其實更重要的是他經常上下樓,起到了強迫鍛煉的作用,增強了體質。
但鍛煉一定要適度,以不感覺勞累、不出汗為度,循環漸進,持之以恒。出門前,先在家中走走,熱熱身子。出門時,可帶個口罩,慢慢適應寒冷的空氣。還有,別忘了戴圍巾。沒有口罩時,也可以用圍巾先圍一會兒嘴。
勤做呼吸操
慢支病人病情反復發作,就會導致小氣道狹窄,氣體易進不易出,逐漸發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正確的呼吸法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情的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腹式呼吸法 又稱膈式呼吸鍛煉,指吸氣時腹部凸起,吐氣時腹部凹入的呼吸法。腹肌放松,用鼻緩慢吸氣,同時手放在腹部感知腹部的運動。每天練習10次左右,每次做5~15分鐘,逐漸養成習慣。要點是:呼吸要深長而緩慢,盡量用鼻呼吸。這樣不光增加通氣量,促進氣體排出,還可以防止膈肌萎縮,增加咳嗽、咳痰力量。
縮唇呼吸法 以鼻吸氣,在呼氣時,收腹,胸部前傾,口唇做吹口哨狀,使氣體通過縮窄的口緩緩呼出;可在呼氣過程中稍作停頓,再繼續呼氣。盡量做到深吸慢呼,縮唇程度以不感覺費力為宜,逐漸增加力度,讓1米開外的蠟燭火苗可以明顯偏移。還可通過吹笛子增加鍛煉的興趣。
這種呼吸法會讓氣管內呼吸始終保持一個正壓,防止早早地陷閉,所以能呼出更多的氣體來。氣體只有出得來才能進的去,保證順暢呼吸。
擴胸呼吸法 隨著擴胸動作進行同步呼吸,胸廓被動牽拉,會明顯增加肺的通氣量,改善呼吸。
其實劉大爺平時很多細節做的非常好,如:注意手腳的保暖;不吸煙,避油煙,遠離煤爐、燒烤;入冬前注射流感疫苗;平時熱水洗腳,冷水洗臉、洗手,再摩擦至發熱;增加營養,讓自己稍胖一些等。
另外我還告訴劉大爺,如遇霧天,盡量減少外出;清晨的空氣并不清新,晨跑也不利于健康,尤其是在馬路邊上跑步更是相當于慢性自殺;早上醒來不要急著起床,賴一會兒床未嘗不可;冬天的感冒屬于冷傷風,可以通過洗熱水澡、蒸桑拿、喝姜湯促進好轉;如有可能,可試試從夏天開始堅持洗冷水澡,進行耐寒鍛煉。
(編輯/劉慧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