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我國城市居民前三位死因為: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心臟病;農村居民前三位死因為:呼吸系統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2006年,城市和農村居民的首位死因均為惡性腫瘤,死亡幾率分別是144.6/10萬和130.2/10萬。癌癥譜的變化顯示出城鄉區域的不同。中國城鄉惡性腫瘤死亡率20年來均呈上升趨勢,但農村增長幅度大于城市,農村的腫瘤防治工作不容忽視。
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因性別不同而有差異,在發病順位和死亡增幅上均表現不同。2005年,惡性腫瘤總人數接近243萬(男性143.9萬,女性98.6萬),女性癌癥發病順位依次是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及結直腸癌;男性依次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及結直腸癌。
許多國家的研究已經揭示了癌癥發病率與社會階層相關的梯度變化的曲線。如胃癌、子宮頸癌,在教育程度低、住房條件差、收入低、從事非技術性職業的人群中相對較高,而乳腺癌、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在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群中較高。這被稱之為“癌癥發病率的社會經濟模式”。
目前我國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腫瘤;據估算,每年用于腫瘤病人的醫療費用達數百億元。腫瘤不僅嚴重影響國民健康,而且成為醫療費用上漲的重要因素。
2007年9月1日,由衛生部發起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在北京朝陽公園啟動。行動以“和諧我生活,健康中國人”為主題,以倡導居民合理膳食和適量運動為切入點,推出了合理膳食和身體活動的指導工具,設計出一些與居民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簡便易行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導方案,提出了“每日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健康一輩子”的理念,倡導人們自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健康,戒煙限酒、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心情愉快,不斷提高健康素質,摒棄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