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病人的疾病診斷明確,治療對路,開出的藥品也是有效的,只是因為醫生少對病人說了一句話——沒有告訴病人服藥后大約多長時間才能見到療效,不少祛病心切的病人,吃藥一兩天無效就加量或停藥、換藥,有的甚至反復到多家醫院復診,導致精力、費用的浪費和治療的延誤。為此,筆者介紹一點口服藥的用藥知識。
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與病人的癥狀減輕、化驗等檢查好轉,其概念是不同的。前者反映服藥后在一定時間內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而后者反映藥物與機體細胞受體結合后,產生的器官功能和組織結構的改變,這要經過血中藥物濃度的逐漸積累,作用的逐漸發揮,器官功能和組織結構的逐漸恢復和修復,才能表現出來。這個過程有長有短,短者數分鐘,長者需數周或更長。因而讓病人知道服藥后多長時間才能見到療效,是非常必要的。
降壓藥:長效降壓藥,每日服1次,見效時間2~4日,有的需要一周,如復方降壓片、北京降壓0號片、利血平等需7~10天。吲達帕胺2.5mg每日1次,一周見效,4~8周有效率84%。安體舒通20mg日3次服,3天后血壓下降。雙氫克尿塞、氨苯碟啶降血壓需一周見效,水腫消退需1~2周左右。卡托普利25mg日3次服,約3天見效,需要在餐前1小時服,若餐后服有40%不能吸收,降壓療效差。
冠心病用藥: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或心絞痛時,見效與療效時間均較緩慢,約需7~10天;在未到療程時,不要任意加大劑量,以防中毒。魯南欣康,日60mg,2周后52.1%心絞痛消失,26.7%心絞痛次數減少,22.2%心電圖改善。潘生丁25~50mg日3次,3周后見效。地奧心血康0.2g,日三次服,1~2周后心絞痛減輕。
降脂藥:多數降脂藥血濃度高峰在服藥后1~2小時,但檢查血脂下降,尚需2~4周。這是因為血脂濃度高低與飲食關系密切。只有當藥物降脂作用大于飲食升脂作用,并經過一定時間后,血脂才會下降。一位高甘油三脂(TG)病人,TG經常在10mm01/L以上,用力平脂100mg日3次服,3周后TG降到3.6mm01/L.4周后TG1.8mm01/L。
降糖藥:血糖來源有二,一是食入的,二是內生的,就是肝臟通過糖原異生途徑產生的,肝臟可將血中脂肪酸、氨基酸轉化為糖,這也是愛吃瓜子、花生、松子等零食的人血糖容易升高的原因之一。有胰島素抵抗時糖原異生活躍,就是不吃飯血糖也會升高的。2型糖尿病的病理改變主要是胰島素不敏感,其次是胰島素數量不足。降糖藥:有增加胰島素分泌的磺脲藥,如優降糖;有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的,如文迪雅;有抑制和延緩血糖在腸道吸收的,如拜糖平;有加強糖在肌肉、脂肪組織中代謝的,如二甲雙胍等。降糖藥的作用因為受飲食和內生血糖等因素的影響,其療效出現的時間也不同。如文迪雅,用后兩周見效。強效降糖藥優降糖,初用病人一天則有效;久用病人由于磺脲藥失效,加大劑量服用兩周也很難奏效。中效降糖藥如達美康,約7天血糖下降。短效降糖藥如諾和龍、美比達、迪沙片、糖適平等雖然可降低每餐飯后血糖,但總體血糖下降尚需3天左右。拜糖平、倍欣是抑制和延緩糖吸收的,可降低餐后血糖,但由于飲食控制嚴寬不同,很難用一次餐后血糖高低來判定藥物療效。上述的藥物見效時間是指總體血糖下降時間,常用糖化血紅蛋白結果表示,不是指瞬間血糖而言的。胰激肽原酶(怡開)它無降糖作用,但是治療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有效藥物,需要3個月見效。
微量元素藥物:如鋅、銅、鉻、硒等微量元素,由于血中含量很少,不易用簡單的化驗方法測定血中濃度,常以臨床表現來判斷。它缺乏是緩慢的,補充也應漸進的。因而見效時間也較慢,如用吡啶酸鉻治療或預防糖尿病,亞硒酸鈉治療或預防克山病,碘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常需4周以上見效。
激素類藥物:內分泌功能低下的疾病,如甲狀腺機能減退,用甲狀腺素,絕經期綜合征,用尼爾雌醇,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用強的松等,都須從小量開始,逐漸加量,約2~4周后方能見效。甲亢用他巴唑治療,它只能抑制甲狀腺合成,不能加速排泄,只有等過多的甲狀腺素自然代謝后,療效才能出現,約需2~4周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