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眼睛是一個奇妙的器官,不僅能反映人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欲,還能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這是因為許多疾病在其發生、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在眼睛上留下蹤影,或者說許多眼病并非因為眼睛本身引起的,而是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現。
1.高血壓?;加懈哐獕旱牟∪艘暳捎胁煌潭鹊臏p退,特別是因高血壓造成腦血管破裂出血時,視力會急劇減退?;靡暋⑸?、黑蒙現象在高血壓患者身上時有發生。例如,視網膜動脈痙攣或將要栓塞的時候,視力可驟減或者發生黑蒙。如果能夠及時治療,視力還有挽回的希望,否則就將造成永久性的黑蒙。高血壓患者還會發生球結膜小血管變化和球結膜下出血,后者常常會使眼球出現顏色鮮紅、形狀大小不一的出血斑。高血壓病人當病程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以使眼底視網膜上的血管主要是動脈血管發生改變,出現小動脈壁硬化,動脈變得特別細,有些血管又細又彎像銅絲,動脈會壓迫靜脈;視網膜上會出現水腫、出血、滲出等,嚴重的可導致視神經乳頭的改變。通過檢查眼底來了解高血壓的輕重程度,確定治療方案和預后判定是有根據的。
2.動脈粥樣硬化。眼底動脈是大腦中動脈的一個分支,通過眼底動脈可以直接了解動脈硬化的程度。動脈硬化患者眼底圖上動脈普遍變細,顏色變淡。很多人看上去精力充沛,但一看眼底,動脈明顯變細,血管退化得一團糟。由于硬化的眼底動脈壓迫了同行的視網膜靜脈,使靜脈回流受阻、堵塞,導致出血,造成視力嚴重下降。
3.腦血管栓塞。當腦血管栓塞擴展到眼動脈時可導致眼動脈的供血不足,同時可出現視覺障礙,也可感到眼前閃光,或一時性視力減退。尤其當體位變動,如突然直立或抬頭時更易發生,并且比較顯著,如果出現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失明則說明這種病己經屬于重度了。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有程度不同的視力減退,特別是發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時。糖尿病患者眼部最突出的表現是很快出現屈光不正,也就是視力高度減退,對遠或近的物體看不清。如出現近視性的屈光不正常則通常表現糖尿病正處在急性期或復發期;遠視性屈光不正一般發生在血糖、尿糖己經得到控制并開始下降的時候。糖尿病所造成的屈光不正往往是雙眼同時驟然發生,并常伴有散光。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期,會出現視網膜病變等并發癥,可引起視網膜上出現微血管瘤、靜脈擴張、出血、水腫、滲出,還可導致增殖性改變等,甚至引起視網膜脫離,最后導致視力完全喪失。
5.缺鐵性貧血。眼白發藍是缺鐵性貧血的一個重要體征,其敏感性為87%。因為缺鐵會導致眼鞏膜膠原合成受阻,使鞏膜變薄不足以掩蓋鞏膜下黑藍色的脈絡膜,所以表現為眼白發藍。
6.重癥肌無力。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與肌肉的連接處出現傳遞障礙的疾病,表現為易疲勞,通常是活動后加劇,休息后減輕。患者早上起來時,眼睛與正常人相似,而到了下午,患者眼瞼則下垂,睜眼困難,嚴重者與閉眼沒有什么區別。
7.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可以引起一系列眼睛的改變,其病因到目前為止尚未研究清楚,但已經肯定與下丘腦——垂體——甲狀腺內分泌軸功能紊亂有關,故被命名為甲狀腺相關眼病。臨床上,甲狀腺相關眼病有如下表現:①單眼或雙眼眼球突出,瞼裂增大,呈“炯炯有神”狀;②眼瞼退縮,以上眼瞼為重,退縮的眼瞼可高于角膜上緣數毫米;③當向下方注視時,上瞼下落遲緩或不下落,稱遲落征陽性;④眼外肌肥厚或纖維化,出現眼球運動障礙,視物成雙;⑤眼瞼水腫,結膜充血水腫,眶周軟組織腫脹;⑥淚液分泌減少,眼睛干澀;⑦眼瞼不能閉合,尤其是在睡眠時不能閉合。長期角膜暴露會繼發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潰瘍,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失明;⑧眶壓增高,靜脈回流受阻,可繼發開角型青光眼;⑨眶壓增高,壓迫視神經會導致視神經萎縮,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8.腎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早期常表現為眼瞼水腫,因為眼瞼皮下組織疏松,輕度或者初發水腫常在眼瞼表現出來。隨著病情的進展,因毒素在血液內大量積蓄,會出現高血壓癥狀,同時會刺激視網膜,產生典型的眼底改變,如血管嚴重迂曲,眼底大片棉絮狀滲出等。因原發性(也就是普通型)高血壓眼底血管表現比較輕,所以通過眼底檢查可以判斷病人是原發性高血壓,還是腎性高血壓。
9.腦膜炎。流行性腦膜炎患者發病伊始,眼瞼即有輕度水腫、出血斑,隨后上眼瞼下垂,結膜水腫充血,瞳孔散大;若病情嚴重者,可見眼球震顫或斜視,對光過敏或反應遲鈍。化膿性腦膜炎患者,患病后雙目出現凝視或眼光無神呈嗜睡態,嚴重時可見雙側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
10.腦腫瘤。腦腫瘤患者常常會有視力減退以及視野范圍縮小的現象。有時一也可能有視幻覺、復視。眼底檢查會見到視神經水腫。所以凡是有持續性頭痛和視力減退的患者都應當盡快去醫院做詳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