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上,在首爾市政廳前,韓國總統李明博和全國民眾看著屏幕轉播,一起為韓國首位航天員李素妍升空倒數秒。“五、四、三、二、一,起飛”,李明博宣布,韓國已經進入太空時代。
發射時的眾生相
從聯盟號傳回的圖像中可以看到,在飛船上升過程中,坐在俄航天員沃爾科夫右邊的李素妍興奮地沖著鏡頭豎起大拇指,開心地微笑著,看不出有絲毫緊張。
留在地面上的母親卻比女兒緊張多了。當時航天員們的親屬、朋友和同事在現場靜靜地觀看了高50米的火箭從發射架發射上天,一瞬間,發射場周邊地面搖動,火箭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使人們幾乎無法交談。當火箭帶著飛船呼嘯著進入湛藍色天空時,李素妍的母親由于過度擔心女兒,發出一聲尖叫后,昏倒在地。稍后在醫生的幫助下才恢復了知覺。
與母親的兒女情長不同,韓國總統則表現得躊躇滿志。李素妍成功升空,標志著韓國成為世界上第36個把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也是繼日本之后亞洲第二個有女性進行太空飛行的國家。
李素妍飛天當日,韓國總統李明博高度贊揚此次太空之旅。他在首爾市政廳戶外廣場與數千名民眾共同觀看電視實況直播時強調,這次載人太空飛行將成為一個階梯,幫助韓國實現在10年內躋身世界七大航天大國的目標,激勵韓國在2020年前發射自己的衛星。
李素妍個人檔案
李素妍現年30歲,在韓國西南部城市光州出生,韓國科學技術院生物系統工程學博士。她不但是跆拳道三段,還喜歡游泳。曾在一個樂隊當過歌手。
2006年12月,韓國以公開選拔方式從3萬多名志愿者中挑選航天員,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的高山和李素妍脫穎而出。兩人從2007年3月起,在俄羅斯接受訓練。
替補幸運成主角
根據2004年俄韓達成的協議,俄同意用聯盟號飛船把韓國航天員送入太空。
2006年底,韓國通過公開選拔選出兩名航天員候選人,即高山和李素妍。2007年9月,高山為最終人選。李素妍則成為預備航天員。為準備太空飛行,兩人赴俄羅斯接受訓練。韓國為實現首次飛天夢想向俄支付了2000萬美元。
2008年3月10日,韓有關部門稱,由于高山于去年9月中旬違反規定把訓練教材攜帶到外部,又于今年2月下旬擅自借來使用與訓練無關的教材,屢次違反了訓練規定,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要求換下高山,韓方認為兩名航天員在選拔和訓練過程中的成績沒有差異。因為接受了同樣的訓練,即使由李素妍承擔飛行,也不會對履行任務造成影響,因此決定讓李素妍擔任首飛航天員,不過高山仍擁有航天員資格。
據悉,俄方在陳述要求韓方更換航天員時表示:在宇宙中,一次微小的失誤或抗命就可能招致嚴重后果。尤其是在幾個國家共同運營的國際空間站上,嚴格地遵守航天員相關規定是非常重要的。
太空長高三厘米
4月10日,聯盟TMA-12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李素妍受到了俄美航天員的歡迎。在站上期間,她按計劃進行了18項生物、化學和物理等領域的科學實驗,接受了數次實況采訪,并通過無線電設備與韓國總統及學生交談。
李素妍特意把泡菜等韓國食品帶到了站上。韓國食品贏得了站上各國航天員的好評。韓式太空餐的主食套餐包括泡菜、速凍米飯、大醬湯和辣椒醬等。此外,還有用各種糧食混合制成的“甜點”以及綠茶、紅參茶等。這些太空食品經高溫殺菌和無菌包裝,含有65%水分,由于呈黏稠狀,食用時不會飛散。其中,裝泡菜的罐頭盒中有液體吸收墊,以保證航天員吃到和地球上一樣的濕泡菜;大醬湯被凍結干燥成塊狀,倒入開水后可用吸管喝;而辣椒醬本身黏稠,不會飛散。當然,美食和歡聲笑語背后,是初涉太空的不適與辛苦。
在無重力狀態下的太空,所有的物體都是飄來飄去。由于不習慣微重力環境,到空間站的前兩天,李素妍膝蓋、腳等部分因碰撞而出現淤青。
太空眩暈癥也讓李素妍備感辛苦。這一癥狀主要是由于重力消失導致掌握身體平衡的內耳前庭器官發生混亂而引起的。李素妍表示:“其他航天員忠告說,如果長時間去看窗外的地球,太空暈動癥就會更加嚴重,因此每次都是用短暫的時間看地球。” 在太空,身體形態也會發生變化。隨著重力消失,李素妍身高長了3厘米。
12日,李素妍與李明博總統進行視頻通話時,為了讓人們感受太空,李素妍展示了物體在太空中飄游的場面。由于在太空沒辦法化妝,因此在與總統的視頻通話中她是以“素顏”出鏡。不過在此之前,她艱難地洗了頭發。
飛船偏航考驗
莫斯科時間4月19日9時6分,載有李素妍、俄羅斯航天員馬連琴科和美國女航天員惠特森的聯盟TMA-11飛船與國際空間站脫離,踏上歸途。在返航的3名航天員中有2名是女性,這也是一個紀錄。
12時51分,俄羅斯聯盟TMA-11飛船載著李素妍在哈薩克斯坦北部阿爾卡雷克市附近著陸,比預定抵達時間推遲20分鐘,著陸點偏離預定地點約420千米。飛船采用彈道方式降落,降落軌跡更陡,降落過程也更加顛簸,同時導致飛船上航天員在降落時經受了最高10倍于地面上正常重力的引力作用。由于飛船返回艙觸地點靠近李素妍的坐椅,她可能比其他人經受了更大沖擊,造成頸部、肩部、背部等處受到了超出預想的沖擊,特別是胸椎、腰椎的狀況很不好,已達到了影響行動的程度。醫生將根據精密診斷的結果,確定住院時間。專家說,以彈道方式降落,這種情況也屬于正常情況。聯盟飛船去年10月曾因電纜受損出現以彈道方式降落的情況,當時飛船上載有馬來西亞首名航天員。
李素妍實現了韓國的一個夢想。兩位同伴也各有所獲:馬連琴科完成了第4次太空飛行,在太空累計停留時間為515天,太空停留累計時間排名榜上升到第9位。惠特森累計太空工作時間為377天,打破了美國航天員邁克·福勒創造的374天的紀錄,位居太空停留累計時間排名榜第20位。
相關鏈接
遨游太空的“半邊天”
全世界已有數百人進入太空,其中包括49名女性。俄羅斯人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是人類歷史上首名女航天員。美國曾派遣41名女航天員進入太空,俄羅斯有3名女性執行過太空飛行任務,加拿大有2人,日本、英國、法國各有1人。
李素妍訪談錄
4月21日,實現了韓國人飛天夢想的李素妍在莫斯科郊區的星城對記者說,乘坐聯盟TMA飛船和在國際空間站內遨游太空的體驗給她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
李素妍表示,訓練用的飛船和真正的飛船之間存在很大差別。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飛船返航時因與地球大氣劇烈摩擦而表面正常燃燒的情景。她說:“當飛船外突然出現火焰的時候,我被嚇壞了,以為我們會被燒死。但看到其他航天員都很鎮定,我也只好裝出一切OK的樣子。”回到地面的李素妍對國際空間站內的生活非常留戀。她說:“我想在那里呆上半年時間,可惜這無法實現。”她感慨地說:“我非常幸運,在空間站停留期間,那里停泊著歐洲首艘ATV貨運飛船,為我提供了很好的實驗場所。”
李素妍曾表示要在太空為航天員們傾情演唱韓國歌曲。“我履行了自己的承諾,為他們演唱了名為‘帶我去月球’的歌曲。這是我從大學時代就喜愛的歌曲,但當時可沒有想到,有一天我能遨游太空。”對于實現了韓國人的航天夢想,李素妍表示:“我沒有感到自己是英雄,我只是普通韓國女性中的一員。”但同時她指出,自己肩負著重任,回國后要為研究人員和青少年學生準備一系列講座,同他們分享這次太空之旅的收獲。此外,李素妍還表示:“非常想在即將到來的奧運會期間去一趟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