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要求全面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著力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南岸區委緊緊圍繞鞏固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這一課題,以不斷加強黨員隊伍建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內基層民主建設為支點,全面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
改善結構、提高素質,著力抓好黨員隊伍建設基礎工程。一是不斷優化黨員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加強黨員隊伍建設,首先要把好發展黨員這第一道關口。南岸區將加大在新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大中專學生和高層次人才中發展黨員的力度,提高黨員發展質量,改善黨員隊伍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二是加強教育培訓。南岸區按照集中培訓為主、分級培訓為輔的原則,已制定并實施五年黨員培訓規劃,每年對5000名黨員進行輪訓,確保每個黨員至少接受一次集中培訓。健全的黨內生活制度是黨員加強黨性鍛煉、增強黨員意識的基本保證。南岸區在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同時,相繼探索制定了《關于建立黨員考評制度的工作意見》等一系列長效機制文件,有力地推進了黨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三是強化宗旨意識,切實推進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南岸區決定投入600萬元專項資金,在2008年底建成100個以區級黨員服務中心、街鎮黨員服務分中心、社區(村)黨員服務站為體系的覆蓋城鄉的三級服務網絡,以凝聚黨員力量,整合各方資源,服務群眾需求。
健全制度、創新機制,著力推進城鄉統籌的基層組織建設。一是創新基層組織設置,建立城鄉互動的選人用人機制。南岸區在傳統基層組織結構上,采取村社(社區)聯建、村村聯建、村企(園區)聯建、產業統建、社區統建和區域統建等方式,實現城鄉之間黨的基層組織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二是開展城鄉基層組織共建活動,構建城鄉均等的經費保障機制。南岸區組織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農村黨組織結成100對幫扶對子,從黨政機關選派200名副處級以上黨員干部與200名農村貧困黨員結成幫扶對子,積極探索城鄉基層組織結對共建、城鄉黨員結對幫扶的機制和模式。南岸區將城鄉基層黨建經費統一納入財政預算,按照每名黨員每年不低于50元的標準下撥,有效解決了基層組織經費保障和活動場所等問題。三是加強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構筑城鄉一體的工作機制。2008年南岸區將著手建立一支600名規模的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形成黨建工作由黨委主抓、各方配合、社會聯動的良好局面。
強化關懷、激發活力,著力加強黨內基層民主建設。一是充分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南岸區從制度建設入手,積極探索黨員發揮作用的新途徑,大力推行黨務公開制度,建立和完善了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正在研究完善黨內選舉的提名程序、差額選舉的具體辦法,提高黨內選舉及任命干部的公開程度。二是改革黨內選舉制度。基層黨內選舉制度是基層黨內民主的一項根本制度。在2007年村(社區)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中,南岸區分別在一個村和社區成功進行了黨內無候選人直接選舉黨組織班子成員試點,取得了組織滿意、黨員公認、群眾擁護的良好效果。三是切實開展黨內關懷。激勵出活力,關懷出動力,幫扶提高凝聚力。南岸區建立了1000萬元黨內幫扶救助基金,決定每年拿出100萬元對困難黨員進行幫扶救助;開通了黨內幫扶熱線,為黨員提供生產生活、就業保障等方面的幫扶,切實把黨組織建設成為“黨員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