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武隆縣委提出開展“集團式結對聯建基層黨組織”活動,全縣79個機關事業單位、32個企業黨組織組成20個聯建集團,分別與26個鄉鎮84個貧困村黨組織和7個社區黨組織結對聯建,以聯同組織生活、聯同認崗領責、聯同隊伍建設、聯同謀劃發展、聯同排難解困、聯同考核評議等“六聯同”活動為載體,統籌城鄉基層黨組織建設,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以前從縣城回來要三個小時,現在只要一個多小時,手機也打得通了,老爸還喂了兩頭肉牛。”這是務工返鄉青年何兵回到家鄉的感慨。
桐梓鎮是武隆最邊遠的鄉鎮之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經濟滯后,全鎮除烤煙外,沒有其他支柱產業,群眾生產生活困難。
以前,縣交委與桐梓鎮聯建,面對交通、信息、產業等多方面困難,只有公路建設優勢的交委,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制約該鎮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對此,縣委整合交通、通訊等部門優勢,組建了由縣交委牽頭,司法局、統計局、移動公司、義友運輸公司、柏通公司組成的實力強大的聯建集團,對桐梓鎮進行結對聯建:交委牽頭硬化了從縣城到該鎮的主干公路,并協同義友運輸公司出資新修、硬化村道公路19.5公里;司法局、統計局分別為繁榮村、雙鳳村購買碎石機1臺,加寬改造村級公路18公里,協調電力部門提前實施兩村的農網改造;移動公司新建兩座機站,徹底解決了撥打手機無信號的問題……聯建集團還針對桐梓鎮山高坡陡、荒山荒地多的實際情況,為鎮上引進了金銀花種植和肉牛養殖產業,由集團墊資購買種牛發放給農民,并免費提供技術指導。集團聯建后,不到一年,制約該鎮發展的交通、通訊、產業等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我們有一位漂亮能干的女書記,她給村里辦了很多事,帶來了大變化。”這是后坪鄉高坪村村民經常念在嘴邊的一句話。計生委下派干部徐梅,掛職任后坪鄉高坪村支部副書記后,她把自己當成村里的一分子,常常說:“我們高坪村要發展,要致富,要修路……”她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關系,為村里多方協調建設資金7萬多元,實施人畜飲水工程,對村道路進行維修改造,硬化堰渠750米,解決了群眾飲水難、行路難、灌溉難等問題。
在活動開展中,武隆縣抽調84名優秀干部到聯建村任村支部副書記或村主任助理,幫助村支兩委抓好村上的經濟發展,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購買小雞不花錢,養大賺錢歸自己。”剛聽到這個消息,趙家鄉廂房村村民都不敢相信。原來,趙家鄉廂房村在結對聯建機關——縣法院的幫助下,組建了“向天歌”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由縣法院聯系縣科技局免費提供土雞種苗和技術,把雞養大之后,再由合作社統一回收。2007年,合作社養殖土雞種雞10000余只,實現產值300余萬元,農民獲利200萬元。
集團式結對聯建基層黨組織活動開展以來,全縣20個聯建集團共抽調84名優秀干部到聯建村任村支部副書記或村主任助理,共為聯建村實施項目34個,投入資金1660萬元,實施農網改造451戶,硬化公路20公里,修通村級公路110公里,新修水池40余口,1500立方米,維修堰渠48公里,解決人畜飲水1179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