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區直機關設立圖書室13個,成立讀書興趣小組134個。去年11月,區直機關舉辦“慶祝十七大讀中華美文”朗誦比賽,70余名選手參加,場面熱烈,推動讀書活動深入開展。各部門結合讀書活動,圍繞自身工作深入調研,有15篇文章在理論研討中獲得表彰,近20篇文章在媒體上發表。
墊江:發展黨員工作狠抓薄弱環節
對近兩年未發展黨員的5個村進行督辦。通過下發督辦通知書、每季度公布發展情況、跟蹤調查指導等形式,加強督促檢查,這5個村已發展黨員11名。
激發婦女的入黨熱情。通過辦培訓班、開座談會、組織觀看電教片、邀請參加入黨宣誓儀式等活動,2007年發展女黨員167名。
專題檢查農村發展黨員工作。每個鄉鎮隨機抽取3名黨員的入黨材料進行檢查,對組織委員面對面進行業務指導。對沒有及時召開黨員大會討論預備黨員轉正的5個黨支部及其上級黨委進行通報批評,責令黨支部書記書面檢查。
(墊江縣委組織部)
江北:激發社區干部隊伍活力
完善硬件投入保障和增長機制。每年劃撥至少500萬元,專款專用。已建成星光計劃項目60個、街鎮社區服務中心8個,并配備電腦、空調等辦公設施,改善了社區干部工作服務環境。
完善福利待遇增長機制。建立工資自然增長機制,工資待遇調整幅度也居全市前列,并將社區干部全部納入工傷、養老和醫療保險范圍,切實解決其后顧之憂。
完善選拔任用晉升機制。積極探索社區干部“能上”機制,把素質高、能力強的優秀社區干部公招選拔到街鎮公務員隊伍中來。目前,已有5人被公招到街鎮機關任職。
(江北區委組織部)
榮昌:干部教育培訓突出三個重點
課時夠。按照“縣處級黨政領導干部每5年應當參加累計3個月以上的培訓,其他干部參加脫產教育培訓的時間,一般每年累計不少于12天”的規定,組織有關人員對干部參加脫產培訓情況進行清理,該補課的及時補課。
覆蓋廣。近兩年,全縣各類培訓機構共舉辦培訓班209期,培訓16314人次。
內容精。通過采取跟蹤管理、延伸研究、培訓質量評估等措施,幫助和督促培訓施教機構改進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注重培訓成果的轉化,激勵和引導廣大干部學以致用、用有所成。
(榮昌縣委組織部彭 明)
大足:嚴把“三關”加強黨員隊伍建設
“入口關”。注重在生產和工作一線、知識群體中發展年輕黨員。2007年新發展的黨員中35歲以下的占61%,女黨員占26.3%,有效改善黨員隊伍結構。
“教育關”。采取以會代訓、專題培訓、結對幫帶、遠程教育等形式,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培訓。
“管理關”。在貴州遵義和山西太原建立兩個流動黨員支部,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同時,加大黨內關懷力度。目前已培育黨員科技示范戶230戶,救助困難黨員1320名,補貼老黨員醫療費用42.5萬元。
(大足縣委組織部李燕)
渝北:創新流動黨員管理機制
一是落實責任。在鎮、街成立流動黨員工作委員會,按管理1名流動黨員50元的標準劃撥工作經費。
二是加強指導。選派200余名黨務熟、懂經濟、善管理的機關干部到“兩新”組織擔任黨建指導員,加強管理和指導。
三是完善信息。建立完善1600余人的流動黨員信息管理數據庫,定期和流出地黨組織聯系,形成流動黨員屬地化動態管理新格局。
四是注重激勵。從政治思想、執行紀律、組織觀念、發揮作用等方面對流動黨員提出要求,對表現突出的優秀流動黨員進行表彰。近年來,全區有158名流動黨員受到企業、單位的表彰獎勵。
(渝北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