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本名鄒青松,“米高”是他的英文名字的音譯。從鄒青松到米高,這個從土家山鄉走出的時裝設計師,29歲的人生起伏跌宕、分外精彩。
1979年1月下旬,鄒青松出生在今萬州區恒合土家族鄉的一個農民家庭。父母給他取名為鄒青松,希望他的人生能像青松一樣,挺拔蒼翠。
鄒青松沒有讓父母失望。一踏進學校,他就展示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小學一年級只讀了一學期,他就直接跳級進入三年級,然后又從四年級又跳入六年級學習,不到16歲,他就讀到了高中二年級。
讀書成績好的鄒青松,本來可以報考一所名牌大學。可是家里窮,需要排行老大的他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1994年春節剛過,不滿16歲的鄒青松到上海打工,在一個批發商場拉三輪車送貨。苦苦支撐一年后,鄒青松和舅舅一起,到陜西渭南一個煤礦打工,在一次吊裝煤炭時,由于裝得太多,突然斷裂的鋼纜,差點把他絞下井去。1996年上半年,鄒青松和舅舅一起,到廣東番禺打工。
這一次,鄒青松迎來了人生的拐點。
服裝廠老板安排他到服裝設計中心做雜工。鄒青松手腳勤快心眼活泛,為設計師們打雜任勞任怨,大家很喜歡他,也經常給他講一些設計方面的基本知識。
聰明好學的鄒青松,一下子愛上了這一行,兒時鄉鄰長輩不辭辛苦制作五彩繽紛的土家服裝的過程與眼前的設計結合在一起,仿佛在他面前鋪開了一幅嶄新的人生畫卷。他對服裝設計越來越癡迷了。由于有美術基礎,他很快掌握了服裝設計流程。同時,他的美術才能被老板發現,老板提拔他為宣傳干事,工資也從每月1200元漲到2700元。在新的崗位上,鄒青松如魚得水,將小小的黑板報辦出了專業水準。
老板派他到香港歐美服裝藝術學院深造。“這在當時是極不容易的。”回憶起這段往事,鄒青松對老板仍然十分感激,“人生的機遇往往是不期而至,我能做的,只是牢牢把握住機遇。”
在香港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歐美服裝藝術學院以培養跨文化素養的創新型服裝設計人才而著稱。鄒青松一方面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提煉出符合當代美學潮流的元素,一方面廣泛吸收世界各國文化的養份。
1999年,鄒青松作為優秀學生代表,被學院委派到西班牙著名品牌芒果(MANGO)進行為期9個月的畢業實習。作為世界四大服裝零售業巨頭,芒果擁有眾多頂級設計師,鄒青松從那些大師那里吸取先進的設計理念。2000年,獲得學士學位的鄒青松回到廣州,以“米高”的名字舉辦個人時裝發布會,一時引起轟動,榮膺“廣州十大設計師”稱號。
鄒青松沒有沉湎于眼前的輝煌,他選擇了繼續充電。2001年,鄒青松放棄兩大法國品牌AnnTaylor與joielavie駐香港首席設計師的職位,毅然再度遠赴歐洲,在為電影《茜茜公主》制作服裝的著名設計師安德魯森身邊,進行為期一年的深造。
在鄒青松看來,服裝的美在于簡約而不繁復,和諧而不沖突。從創意、技巧、面料到裁剪的工藝,無不散發出都市生活的休閑品位及高貴典雅的藝術氣息。隨著一件件讓人驚嘆的霓裳問世,鄒青松就此奠定了“米高”在時裝界的大腕地位。在香港與廣州兩地,“米高”成為一個響當當的服裝設計品牌。他決定乘勢而上,打響屬于自己的“米高MiGo”時裝品牌。在組建廣州千景禮儀策劃公司的基礎上,2004年,他成立了以自己英文名命名的米高(香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如今,從時裝設計到時尚策劃,“米高MiGo”的路正越走越寬。